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琴蛙     
高高山上有一眼云泉,云泉叮叮咚咚,日夜弹着琴弦,天上的白云听见,不再飘走,就缠在高高山上。 云泉里住着一群青蛙,青蛙天天听泉水弹琴,自己也学会了许多歌。你听,叮咚、叮咚,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里回荡。山里人把云泉里的青蛙叫琴蛙。 云泉日夜弹琴,琴蛙天天唱歌。云泉弹一曲《春天到》,琴蛙就唱“青青的杨柳随风飘……”,天上的白云就变成一只只小鸟。云泉弹一曲《坐上我的小帆船》,琴蛙就唱“划向江河、划向海洋”,  相似文献   

2.
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一句中的“素琴”,课本编者注曰:“不加装饰的琴”。我们认为此注犯了以一般对待特殊的错误。谁也不否认在通常情况下,“素琴”作不加“装饰的琴”解,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应补注一句“此处作无(?)琴解”为宜。把“可以调素琴”中的“素琴”理解为“无(?)琴”有根据吗?符曰;有。梁·萧统《陶渊明传》云:“渊明  相似文献   

3.
(3)不要盲目上琴,学会离琴看谱。说起练琴,就把孩子抱在琴凳上坐下。其实,同孩子一起玩玩游戏,把李斐岚、董刚锐合编的《少年儿童识谱教具卡》拿来,先于动手作些铺垫,会更有益和有效。如果在上琴前学会“研究”乐谱,像看书一样看谱,把上琴后需要运动手指而分散的精力集中于事前看清谱号、调号、拍号。注意到谱上除去音符的别的记号,先认一认音  相似文献   

4.
赵爱兵 《学语文》2002,(2):7-17
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名作《陋室铭》,脍炙人口,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课本的注解,把“素琴”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欠妥,应该解释为“无弦之琴”。  相似文献   

5.
一天, 我们《红星部落》的《追星一族》,得到了《音乐世界大抽奖》的消息,乘上了《银色直通车》进行《琴蛙行动》。一路上,《心理分析家》《碟碟不休》地剖析大伙的《音乐心情》,并把《琴蛙搞笑队》  相似文献   

6.
对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素琴”的解释,基本上是众口一词:“没有华丽装饰的琴”(江苏文艺1988年版《中学古文鉴赏手册》),“不加雕绘装饰的琴”(上海古籍1988年版《古文观止新编》),“不加装饰的琴”(初中《语文》第三册),“古琴”(上海古籍1981年版《历代名  相似文献   

7.
很长一段时间,我作为一个忠实崇拜者,追着看严锋的文章。最早是从哪篇看起的呢?《好书》、《好琴》还是《好棋》?真是好文章啊。而且是让人看着满心欢喜的好文章。有时候心里也会忍不住想:严锋到底“好”在哪里呢?最体现在纸面上的,当然是他聪明之极,懂得多。他写《好琴》,能从一架斯坦威的babygrand说起,说到贝希斯坦,说到波森道佛,——听着这些没听过的拗口名字,不由得就要对他生起景仰之心,再听他说些“一架9英尺的德国波森道佛(Bosendorfer)钢琴,有18000个部件,琴体能承受20吨的巨大压力”之类的掌故,更觉得他像是古龙笔下的百晓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相似文献   

8.
筝,乃琴之流,往往与“琴”、“瑟”联系,同用于雅乐,是为雅乐器.这一雅乐器与被一直看成流行歌曲的“曲子词”联系起来时,又表现出怎样的文化意蕴?考察《全宋词》、《全宋词补辑》,有“筝”名称出现的词约180余首,关系到91位词人,且有秦筝、宝筝、银筝、钿筝、哀筝、瑶筝、玉筝等十多种名目.透过这些意象了解“筝”这种乐器不失为一新视角;而比较词中所吟乐器,“弦多管少”的现象又如何影响着词体的形式产生,对词体研究亦当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9.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笔者从几对对比性的美学思想入手,从而分析《溪山琴况》中所包含的部分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称:陋室中“可以调素琴”,却“无丝竹之乱耳”。同是乐器,何以厚此薄彼呢? 琴和丝竹,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琴代表阳春白雪式的高雅音乐,丝竹代表下里巴人式的通俗音乐。古之操琴音,须先净室,焚香,净手,处所须清静幽雅,以示操琴者之高雅。确实,古之操琴者多为文人学士,墨客骚人,如孔子、诸葛亮等,琴曲也大多正统高雅,比如《文王操》、《高山流水》之类。琴在古乐器中的地位类似今日的钢琴,是高雅音乐的象征,专用来演奏登堂入室的雅颂之乐。而丝竹则要通俗得多,大众得多。牧童可在牛背上吹短笛…  相似文献   

11.
根据今年一月召开的“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征书研讨会”的建议,国家教委对初中音乐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科目和进度作如下凋整。考试科目取消《音乐欣赏》和《视唱练耳》中的“练耳”部分;《钢(风)琴》改为《钢(风)琴或  相似文献   

12.
《琴赋》是嵇康集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于一身而创作出的佳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皆颇有值得称道之处,尤其是“变汉体之旧”,在很大程度上脱出了前人同类赋之窠臼,更使其成为传世杰作.而成就《琴赋》诸多“闪光点”的原因,多认为在于嵇康的思想、性格和富有自然色彩的音乐理论;其实,归根结底,是在于魏晋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3.
新干县七琴中学多种形式宣传《教师法》、落实《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七琴中学党支部、工会为了让每位教师手中握有用以规范自己的言行,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尚方宝剑”,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教师法》。还结合学习《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14.
素琴=无弦琴     
在《陋室铭》中,对“素琴”的注释通常采用:①古朴的琴;②朴实无华的琴。设想,古朴的琴是怎样的?朴实无华的琴又是怎样的?舜,最早削桐为琴,既古远又质朴无华。凡唐之先的琴亦可。有一点是无可否认的:琴,抚之则吟,弹之则嘶,鼓之则鸣,调之则宫商角徵羽相协。这样,岂不与“无丝竹之乱耳”相悖!丝之属,琴其中也。偶然读起《十七史蒙求》(宋·王令纂辑)来,其中有“陶琴无弦”项,注为:《晋·隐者传》,陶潜字元亮。性不解音,唯蓄素琴一张,弦徵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由此可见,“素琴=无弦琴”无疑。  相似文献   

15.
“素琴”是“无弦琴”吗?翟光《语文知识》(总第83期)刊发的《“素琴”索解》一文,指出“素琴”应作“无弦琴”讲,否定了中学课本“不加装饰的琴”的注释,进而又推断出《辞源》所引《晋书》的例子为“断章取义”;而且我们近年发现有的中学老师也据此把“素琴”释...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享誉文坛的广西籍小说家何诹,其作品《碎琴楼》曾被誉为古典写情小说的绝唱,"挽近文言长篇之眉目"。《碎琴楼》的艺术眼光多聚焦于《红楼梦》,无论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还是叙述方式和艺术风格,《碎琴楼》对《红楼梦》的参照都不言而喻。可以这样说,《碎琴楼》就是民初的一支《红楼梦》短曲。  相似文献   

17.
错别字大王抱起龙头琴,告别老鹰,飞下白云崖。看守在小凤尸体旁边的小迷糊、小粗心听到空中传来的优美歌声,心旷神怡,小凤竟动了一下。小粗心有些恐惧“:小——小凤好像动了一下?”小迷糊也很紧张“:没——没有,可能是你看花了眼。”琴声越来越近,错别字大王出现在空中,小迷糊和小粗心大喊“:错别字大王!”错别字大王落到小凤身旁,脱下羽毛披到她身上,含着眼泪说“:小凤,谢谢你《,太阳歌》取回来了!”他坐在小凤身边,龙头琴响起如泣如诉的乐曲声,小凤慢慢睁开眼睛。错别字大王惊呼“:小凤活了!小凤活了!”《太阳歌》在龙头琴上演奏得更加欢…  相似文献   

18.
琴在周人的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周人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的琴用途颇多,体现在礼仪方面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用于相处之礼,将琴作为交际工具;二是用于敬神之礼,将琴作为祭祀用具。  相似文献   

19.
琴行老板说:“这架钢琴是进口的,这是国内名牌钢琴.那个牌子的钢琴是贴牌,某某钢琴的零部件是日本原装的.这台琴是120的,这台琴是118的.这把小提琴出自制琴名家,这是老牌琴有几十年历史.这把琴贵,因为它是欧料.” 琴童家长说“为什么这把琴在琴行卖三千,淘宝网上三百块就能买到一把?松香、琴弦这类附件有几块钱的,有几十块的,还有几百的,我该为孩子怎么选?”  相似文献   

20.
村口做场风不顺。民帮助琴家扬净一大堆小麦 ,荡了一身土 ,累出一头汗。他把锨把子一放 ,顺手抹把汗 ,脸上立刻出现几个花道道儿。琴一看 ,笑得直不起腰 :“哈哈哈 ,三花脸 ,三花脸!”民故意给琴扮了个鬼脸 ,又往脸上一抹 :“琴 ,再看!”这回 ,琴没有笑。她忙拍拍民身上的土 ,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新手帕 ,小声而柔和地说 :“民哥 ,给 ,快擦擦脸吧!”民摸摸自己汗津津粘乎乎的脸 ,又看看琴那块叠得有角有梭的新手帕 ,摇着头 ,直往后退 ,嘴里连连地说 :“不 ,不!”“民哥 ,”琴往前凑着 ,“给你嘛 ,接住!”“不 ,真不!”民往后退着 ,脊梁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