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自由在高处”。“书生校长”程红兵却认为:自由在民间!他眼里的“自由”意指教师的自由,是一线教师身上所体现的那种自由的特质、一种对待教育的情怀,而非政治含义的自由。他崇尚做一个“自由的教师”,这是他所说的理想教师的模样,也是他心中的理想教育在“教师”这一角色上的浪漫投射。在《做一个自由的教师》这本书中,他从课程建设、教师素养、学校管理等多个层面,表达了“自由教师”这一充满理想主义、浪漫气质的角色构想。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是“这一个”,但是并非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写出“这一个”。我们见过太多千人一面的教师形象刻画,读过太多对逝者的浮泛溢美的回忆文章。而张玉新老师为我们描述的两位已逝的师长,却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呼之欲出,如泥土般亲切真实。字里行间,戏谑中见至诚,深情中见肺腑。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大多数教师对学生都怀着赤诚的爱,这就是师爱。大干世界,芸芸众生。在这纷繁浮华的人世问,我认为最富有爱心的人莫过于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铸就的是人的灵魂,所以人们赞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艰苦的,需要一定时间,仅仅靠行政命令是不能完成这个转变的。我们的体会是:只有教师的“心动”,才会有教师的“行动”,有了行动,还要让教师“激动”,换句话说,让每一个教师成为研究者,必须让广大教师想  相似文献   

5.
刘良华 《师道》2010,(5):12-14
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口号,但教师如何成为有修养的研究者,却一直是一个问题。有修养的研究者是相对于没修养的研究者而言。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或日常工作实践中谈论“应该……”、“必须……”及“大力弘扬……”,这没问题。但是,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的理解“主导”与“主体”的含义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两句口号,我们喊了许多年,至今越来越多的教师提出质疑:教师和学生一个是“主导”,一个是“主体”,究竟谁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薛武春 《语文天地》2009,(11):52-53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相似文献   

8.
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有人呼吁我们做“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我认为那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和希望。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创造一个学习型社会。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一种更贴近现实的号召。做为一线教师。要人人成为“专家”、“学者”是很难的,然而要求人人成为主动学习者却是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9.
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课程资源”。相关的说法是:“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教师甲手中拿着一个长方形硬纸板制成的教具,对学生说:“看,我手里拿着一个长方形。”教师乙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长方形,然后指着它说:“这是6平方分米。”教师丙手举一块小磁砖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这三位教师虽然都只做了一个动作,都只讲了一句话,但却均有不妥之处。为丁弄清以上三个教学片断究竟各在何处不尽完美,有必要对实物、图形、名  相似文献   

11.
灌输与启发     
我们教师常用“启发式”、“问答法”,可是有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启”而不“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在灌  相似文献   

12.
对外开放二十多年之后的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管理应当以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为指导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理论课题。一、教师群体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认为,要探讨教师管理的价值取向,阐明最根本的价值理念,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教师,认识教师群体。因为这是我们讨论教师管理价值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教师是人,是个体的人,这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我”,只是“小我”的突出程度不同。大公无私的人不是没有“小我”,而是常常能够做到忘我;自私自利的人,心中不是完全没有“他人”,…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称人民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光荣的称号,是值得教师们引以自豪的。但是做一个真正的“灵魂的工程师”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这也是一种异常艰巨的任务。究竟怎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灵魂的工程师”呢?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各式各样的。譬如有人说:“……灵  相似文献   

14.
“是庸庸碌碌一生,还是让生命焕发着光彩?”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一书,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哲学命题”。“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认真细读了这本书,“一个重要体会就是‘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相似文献   

15.
南海 《职教论坛》2008,(5):44-45
目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与“中职硕士”的使用均比较混乱。这种情况不利于“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一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的专业学位教育形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一个特称命题,“中职硕士”也是指一个特定的在职攻读某种特定学位的学员群体。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提出的“三不朽”观念,是一个以“立德”为核心、以“有所立”为“不朽”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人生价值体系。虽然这三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兼得,却暗合了人们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所应秉持的价值追求的期许和愿望。“立德”、“立功”、“立言”正是对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的精炼表述,是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应成为构建教师价值观的基本参考维度。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界定。如有的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关注教师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和争取资源与权利分配”的同时“,更着重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1]有的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教师掌握良好的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2]无论哪一种说法,在一线教师看来,这都是一个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界定,是一个静态的描述。然而对于他们来说,更为关注的是:在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是什么?应当如何发展及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师者熏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职业定义中流传最广泛的一个。古往今来,教育工作都把“传道”放在了首位。“道”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思想品德。教师如何传道,如何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发挥榜样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的事。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榜样作  相似文献   

19.
意识,也是一种素质,是一种潜在素质。 中小学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最近一个时期,关于教师素质问题讨论得很多,这实在是很切中要害的。 关于教师素质,自然包括这样、那样若干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基本精神、总的原则还是大体上一致的。笔者认为,在关于教师的诸多素质要求中,“充电”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惜的是,这往往被忽视了。 “充电”,多好的一个词组,它是以“未来”和“动力”为核心的一个概念。因此,“充电”乃是今天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科…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这一个小说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时,将主动权移交给学生,这是值得嘉许的,因为这是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交给学生。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环境下,小说教学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一千个读者心中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现象,这一个“哈姆雷特”是教师心目中的,或者是教师从于教学参考资料中得到的。这一个“哈姆雷特”形象虽然有其准确性和普适性,但是由于这个“哈姆雷特”不是从学生中来,当然也很难回到学生中去,这个形象会因此而失去亲和力。随着新课程标准学习的深入,人们意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