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史铁生,在此我想用几个词来评论一下他一生的变化:狂妄,自卑,软弱,坚强。有点语文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四个词是自相矛盾的。但读完他的书后我发现,这四个词恰好反映了他人生的蜕变。说史铁生狂妄,是他对青春的态度。其实,在这里,狂妄可以打个引号。因为说他"狂妄",不如说是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读了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后,我发现他在乡下插队时,与村民们和谐相处,就像他是清平湾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转来一个小孩,在两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双腿。从此,这个孩子便注定终身与轮椅为伴。而他的母亲,从此也多了一项任务——陪读。别人的孩子去哪里,母亲就把他抱到哪里。孩子一天天长大,身体也一天天变得沉重,母亲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只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看着这位母亲,我想到了史铁生的母亲,一位受尽苦难、坚韧不拔的伟大母亲。《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已读  相似文献   

3.
史铁生的让千万读者共鸣的《我与地坛》,令众多评论者"笔耕不辍"——从各个角度挖掘它的内涵。有感于母爱的震撼、有感于灵魂的拷问、有感于终极的追寻、有感于生命的涅槃,透视人文精神、透视宗教精神。通过悲哀、女性、思考、追寻四个角度解读《我与地坛》,记录点滴感悟。  相似文献   

4.
当代作家史铁生以残疾人的身份和眼光,描写独特的生命世界,表现出强烈的残疾意识和人类情感。吏铁生的残缺只是躯体,追求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价值的平等才是他的理想,当然,这也是全人类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4月7日晴虽然这本书中的有些文章早已在初中的阅读练习题中出现过,但是再次拜读后我又有不一样的体会。同时我自知仅凭自己现在的阅历不能完全体会到文章更深层的内涵,所以就在此把自己的一些小体悟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6.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通篇贯注着一种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他那种对人生根本困境的洞察和直言不讳的揭示,以及作者在失去双腿后所受的精神折磨,是任何语言都难以尽述的。然而,病残之后,地坛却成为史铁生大难之后的再生地、避难所和精神上的弟兄。同时,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从死开始。且从中揭示出生命、人类和宇宙的真谛,同时,演绎生命意义和终极价值的哲理。  相似文献   

7.
<正>《我与地坛》是一篇哲理散文。要读懂它,一定要知道史铁生。而读过《我与地坛》后,则会更明白史铁生的人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成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对他的一生,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相似文献   

8.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一种在教堂里听牧师布道的感觉。殿堂高耸、烛光朦胧,布道的声音宁静、从容、圣洁、亲切,让你的心超凡脱俗,俯视苦难的人间和人生。这是经历了“炼狱”的凡人的心声,这是大彻大悟后的人生诉说,它的话题是关于生和死的。当代作家如群星璀灿,但惟有史铁生有这样的境界和这样的声音。因了篇幅的限制,《我与地坛》在课本中只选了第一、二节,其实原文共有七节,它展示的内容更开阔、更厚实,我们应当通读一下全文。史铁生曾是北京知青,1967年赴延安插队落户,因积劳成疾下肢瘫痪,1972年回到北京,此…  相似文献   

9.
读史偶记     
(一)当荆轲义无反顾地拔剑刺向秦王时,不知他是否想过身后的毁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视死如归的凛然,太子丹惊恐而狡黠的目光以及秦武阳眼中不堪一击的脆弱,时时交杂地出现在我的心头,令人悲之叹之。有人说,秦的存在,是历史的使命。荆轲,无异于逆流而上的孤舟——在飞流直下的湍水中,至死都背负着血泪与失败的宿命。感情上,他是个英雄;理智上,他只是个无知小儿。我无语,此时仿佛回到了两千年前的深秋,哀鸿遍野,残阳如血,马啼声响彻天霄。他手握宝剑,蓦然回首。将那凄楚深沉的一瞥,投向更加凄楚深沉…  相似文献   

10.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给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相似文献   

11.
读史偶记     
(一) 当荆轲义无反顾地拔剑刺向秦王时,不知他是否想过身后的毁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还!”荆轲视死如归的凛然,太子丹惊恐而狡黠的目光以及秦武阳眼中不堪一击的脆弱,时时交杂地出现在我的心头,令人悲之叹之。  相似文献   

12.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运用细节描写再现母亲,用假想的方式阐释母爱,用贴切、朴实的语言突现母爱,对母爱作了真情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一、自然的治疗:地坛———人生的导师《我与地坛》是一篇感悟生命的诗歌。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了“我”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我们来推敲。我不禁要问: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我们还可以就此不断地发问下去。但问题显然在本段内难以找到颇具说服力的答案。只是到了第5段时,我们才渐渐理出文章的一些眉目来。于是作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14.
成旭梅 《师道》2014,(9):54-55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读到这一句,我想,一个活得有滋有味的人,无论如何是会感到有点凄惶和悚然的。世俗的中国人,大凡活着的时候难以想到死,想到死而能豁然就更是艰难。  相似文献   

15.
读史一得     
近读中华书局1982年1月出版的《竹简帛书论文集》,发现郑良树先生所著的《<尉缭子>和<孙子>》一文中也谈到:“总结前贤的说法……今本《尉缭子》是后人所依托的。”(郑先生所举的“前贤”,据他自己的注释包括明代宋濂)记得不久前,我在《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读史献疑     
1.刘邦唱《大风歌》的时候得意洋洋吗?刘跃进的《楚歌声中的屈原(下)》(《文史知识》2009年第12期)一文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平定黥布后.返回长安的时候路过沛地。衣锦还乡.他得意洋洋,召集家乡父老饮酒作乐,酒酣耳热之际击筑自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虽只有二十三字,但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然已有奠定四百年基业的霸气。引起我注意的是“得意洋洋”四字,因为我此前刚刚看过刘蓉的《汉世悲歌——两汉社会的精神风貌》(《文史知识)2009年第9期)。在这篇文章中,  相似文献   

17.
每每读到史铁生的散总有一种通脱彻悟的感觉,他似乎在我们闲谈,而在闲谈之中我们又会发现他那真挚的感情正如泉水般地汩汩涌出,悄然滋润着那久已干涸的心田,给人以更多的人关怀,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其感染,而我们的灵魂却也正是在他那清新隽永的字的淘洗中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语文》2005,(8):36-38
我是一个孤儿,也许是重男轻女的结果,也许是男欢女爱又不能负责的产物。是哲野把我拣回家的。那年他落实政策农村回城,在车站的垃圾堆边看见了我,一个漂亮的,安静的小女婴,许多人围着,他上前,那女婴对他璨然一笑。他给了我一个家,还给了我一个美丽的名字,陶夭。后来他说,我当初那一笑,称得起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相似文献   

19.
这是散文般的奇迹,奇迹般的散文,只有沾着生命的汁液书写,才能使这些字如玑珠,带着无尽的深情,一粒粒地漫化在读者心中。古园是“我”的古园,“我”是古园的耳朵,和它一起,倾听着生命走来走去的脚步。“我”的古园和别人的不同。这园子就是作者命运的外化。它的残垣颓墙,宣告着世事的变迁莫测,时间的流逝无情。而愈见苍幽的松柏和自在坦荡的荒草野藤,又夸示着生命的顽强与蓬勃。落没与沧桑渲染着生命凝重、滞涩艰难的底色,我的痛苦被呼应、召唤出来,在这里尽情地铺展、蔓延、释放;苍悠与蓬勃则激励着我坦荡地对待命运,倔将地…  相似文献   

20.
爱铁成钢     
王文娟 《山东教育》2012,(Z5):30-31
他,甄鸿飞。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目光踊跃,推剪整齐的小平头更显出他的精神。可也就是他,在前年我刚接手教他的时候,竟是一个出了名的"学习难管生"。布置的作业,第一次交了,写得不怎么整齐,再后来就没见过他作业的影子。我问他为什么不交作业,他总是抬着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