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2004年将全面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对“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进行中期评估;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校科技创新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等,形成全方位促进高水平大学和重  相似文献   

2.
“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以来,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办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等学校总体实力增强,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适当、学科综合和人才会聚的高水平大学。这些高水平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源头,同时也对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牵引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育规划纲要》从大力支持发展和依法规范管理两个方面,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并提出要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选择,是破解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难题、促进民办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是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积极尝试.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采取有力措施,实施"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项目".比如在中央和地方教育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为民办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组织力量研究民办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和建设计划,并在此基础上正式实施建设项目,等等.  相似文献   

4.
关爱和 《河南教育》2011,(11):11-13
近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将符合条件的高校纳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河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韩国李明博政府实施的《世界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学(WCU)建设计划》已经接近一个周期。文章通过《WCU计划》出台的时代背景、政策重点及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最后,结合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实际,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水平大学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采取了院校合并、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及“985工程”和“211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其中“部市共建”、“部省共建”在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且我国高校还应谋求其他发展途径。建设高水平大学或高水平特色大学,并促使二者有机结合,使高校在特色的基础上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在分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性的基础上,针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切实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引进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进一步健全高校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核心.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参与到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活动中,建设和发展自己的教育学科.“985工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其教育学学科建设水平对建设我国一流高水平大学至关重要.文章对28所“985工程”大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从研究领域状况、师资力量状况、人才培养状况和支持机构状况分析“985工程”大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对“985工程”大学如何更好地建设教育学学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是确立准确的学科方向;二是组建优势的学科组织;三是制定健全的学科制度;四是培养合理的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0.
试析研究型大学的边界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析研究型大学的边界条件马陆亭马桂荣“211工程”的启动与实施,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许多大学也纷纷提出了向一流大学迈进的口号。对此现象,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在答《了望》记者问时曾明确指出:在“211工程”建设上,“有些高校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在分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性的基础上,针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切实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引进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进一步健全高校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2.
加强重点建设 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需求,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即“211工程”。“211工程”提出以后,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并拨出专项资金实施“211工程”建设。同年,作为教育战线唯一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被列入“九五”计划。 据统计,“211工程”“九五”建设资金总量…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时代的呼唤,“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世界上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从科研创新、办学理念、国际合作、办学经费及学科师资的优势等方面阐述了高水平大学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和推动作用,并指出了我国目前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部署与要求,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扮演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创新示范等角色。研究型大学应紧抓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机遇,通过实施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科技创新以及影响力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尽快建成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应对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提高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国家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计划”,希望通过重点建设,形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应该如何建设?一流学科如何建设?应该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办现代高等教育?如何认识现代高等教育办学功能?科研在现代高等教育,尤其是在创建一流学科、一流大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必要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一、科研与人才培养过去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  相似文献   

16.
原春琳 《教师》2013,(16):119-119
为了补齐高等教育的短板,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振兴计划》)近日正式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计划的亮点就是要完善优质资源的布局,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大学。该负责人说,2012年,中西部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占全国的65.5%。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办学规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韩国高等教育领域最新的教育政策改革主要包括"留学韩国计划"、"新大学区域创新"工程、建设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WCU计划"等。韩国高等教育对其社会、经济转型和技术升级改造起到了"发展引擎"式的推动作用,同时,其盲目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造成人力资源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18.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并于5月22日发布。《计划》确定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中西部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为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策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实施了旨在提升办学质量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广东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以启动早和投入大而备受关注。该计划首个建设周期已满,评估其政策效应能为改进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提供参考。通过收集2012年至2020年校际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构建计量模型,评估“冲补强”提升计划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后,入选高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层次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冲一流”高校、“补短板”高校、“强特色”高校分别实现了其在ESI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目标。展望未来,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应更侧重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政策的持续性,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建设。  相似文献   

20.
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是国家重点大学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其实质是在省域高等教育中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目的是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原则是坚持扶优扶强,路径是重点大学培育发展计划。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坚持效率优先、自上而下、多元发展的价值选择,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施过程中,高水平大学遴选标准的缺失,建设的目标悖论,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设的统一以及发展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