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命科学是小学科学的重要部分,生命科学的学习不能脱离实践,不能脱离大自然。《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心灵与自然界和谐,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未来幸福的条件。现在的科学教育,很多都是闭门造车,课堂上教师海阔天空,隔着窗户看蓝天,拿个花盆就能讲森林。科学不仅是实验、操作、拓展些知识面,为以后学习理科打基础,科学还要让学生去亲自体会生命的价值,体会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让纯净的自然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森林里有勃勃生机,我们要让他们感受生命的可贵,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其他的人、其他的生物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3.
仇传银 《化学教与学》2011,(12):59-60,22
文章从大自然就是最好的问题情境、实物最能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等四个方面谈了走进大自然对学习化学的益处,并提出了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能量,同时也赋予我们生存所不可少的内容——环境。在幼儿园里环境教育显示了它不容忽视的地位与能量。我们应该珍惜环境,珍惜大自然所赐予的最好的教育条件,让孩子们真正的享受自由,快乐,享受新鲜的空气。  相似文献   

5.
看到培训主题“激发幼儿自我充实的自然环境”时,我就非常感兴趣,不禁问自己:我是否能创设出既吸引孩子又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充实的环境?两天的体验式学习让我沉醉其中,在和陈欢博士以及同伴们轻松的对话中,在与小组成员不断的思维碰撞和合作中,在各种开怀大笑和“哇”时刻中,我放慢了脚步,放松了心情,也放下对于学习结果的执着与焦虑。我感受到:有野趣、有童趣的自然环境,不仅能让身体回归自然,也能让我们的心灵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6.
目前,幼儿教育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在现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健康发展是摆在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卢梭曾说:让教育回归自然。诚如此言,教育和自然的结合,自然成为教育,是目前一种较为新颖的学前教育方式。从自然出发,借助大自然的先天条件,对其进行整合,使其变成游戏化的课程,可以使幼儿在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成长。把幼儿游戏课程化的意义作为研究的起点,重点探究了其实施途径,希望为学前教育和幼儿的全面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师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但在中学美术课堂上,却出现一种怪现象,不少教师的课流于形式、滥用教具、过分强调和依赖课件,给课堂穿上华丽外衣,制造出各种热闹非凡的场面,有的甚至变着法儿追求虚伪的美丽,使课堂教学失去真感实和朴素感。面对此种状况,我们急切地呼唤课堂教学返...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坐在灯光柔和、坐椅舒适平稳的写字台上写东西,经常感觉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激情和灵感;如果此时换一换地方,拿个小凳子,到客厅的玻璃窗户前,一边看外面下雨,一边想事情,这时的情况很有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拿上小本子到山上、到河边,让凉风热风吹吹你的额头,让鸟语花香、美丽的大自然的风情淡化你的忧愁和不快,这时,你灵感的闸门就会大大地打开!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的农村幼儿家长们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比较重视。他们肯于花钱为幼儿购买玩具、图书等,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不过,他们往往忽略自己居住的环境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是任何图书、玩具都代替不了的。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幼儿家长卫生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之科学教育目标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  相似文献   

11.
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朦胧中顿时心头一亮,感到鸟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异常亲切。我沿着鸟叫声的方向寻去,来到一个小树林,我忘记了草上的露水,整个人躺在湿露露的草地上,闭上眼睛。听到了,我听到  相似文献   

12.
发表于1876年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第一部独立完成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自诞生以来,就被看做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之情。作者在小说中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儿童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13.
让美术课回归大自然,让学生在课堂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与追求,从而让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并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无尽的快乐。笔者就从欣赏、对比、实践三方面展开论述,继而总结可靠论点。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探寻大自然的秘密。怎样才能使科学课堂“动”起来呢?一、让学生“动”起来1.让学生动脑。要想让学生动脑,最好的方式是将问题抛给学生,促使其思考,然后再解决问题。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善于动脑。  相似文献   

15.
<正>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项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确实,家长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孩子。很多家长今天参加亲子培训,明天带孩子上亲子课程,忙得不亦乐乎。然而汹涌而至的育儿知识让很多家长眼花缭乱,变得茫然。因此,幼儿园要综  相似文献   

16.
当前,儿童艺术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儿童作为天生的艺术欣赏者和创作者,如何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值得研究。本文批判了目前社会众多的儿童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四个明显误区,提出必须重新思考儿童艺术教育的理念,以真正保护儿童的天性、启发儿童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自然是一座大课堂,自然中蕴含着幼儿成长和发展中所需要的一些资源。在充满野趣的大自然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释放天性,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若将自然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可对幼儿身心、智力、潜能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幼儿园可以自然环境为课堂,以自然万物为教材,构建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自然课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探索了幼儿园自然课堂的构建,旨在为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们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所谓自然朗读,应该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朗读,它是指朗读作为情感的流露、表达的方式,不矫揉造作,不装腔作势,要像说话那样自然,但又不能等同于说话,而是融入自己对作品的感知。教师在指导时,应把重点放在情感的激发上,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努力倡导个性化阅...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所谓自然朗读,应该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朗读,它是指朗读作为情感的流露、表达的方式,不矫揉造作,不装腔作势,要像说话那样自然,但又不能等同于说话,而是融入自己对作品的感知。教师在指导时,应把重点放在情感的激发上,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努力倡导个性化阅读。一、充分研读教材,让理解为朗读奠基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领会内涵的基础上,用声音、表情、动作来演绎,活化语言文字。学生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教师要认真  相似文献   

20.
1模糊也是—种教育技巧 教师遇到学生提出的奇怪问题,不可枉加指责,因为追求未知是学生的本能和权利;也不必对此类问题详加解释,只是告诉学生有些问题长大自然会懂。凡事不必都要让学生弄个一清二楚,有些问题不是想解决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强求,不但不见成效,有时还会弄得一塌糊涂。譬如,学生问什么叫“意境”,教师的解释就不一定能让小学生领悟,就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准确表达出来也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