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时期是孩子对于社会认知的早期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社会处世与人际交往的早期阶段,对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创造良好的礼仪行为环境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途径多种多样,本文从幼儿游戏活动的角度探讨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透。  相似文献   

2.
何莉香  王琳瑛 《考试周刊》2012,(64):193-19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幼儿发展目标之一是“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纲要》还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从《纲要》中看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向他们的生活回归.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重要的职责是支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礼仪,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怎样让礼仪教育从单纯的“礼仪集体活动”中走出来,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二是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礼仪环境,发现和挖掘幼儿感兴趣事物中的礼仪教育价值,做幼儿礼仪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最后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环境和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礼仪.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行为品质。一、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幼儿一日生活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礼仪意识.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间对幼儿进行礼仪用语教育。每天幼儿来园.见到教师要问早、问好。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礼貌教育。教师先主动热情地向孩子问好.为幼儿做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扬讲礼貌的孩子.然后再教幼儿与家长分别时说“妈妈再见”或“爸爸再见”。课间盥洗和喝水时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4.
栾霞 《山东教育》2020,(5):38-39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也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应该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而幼儿园尝试礼仪养成教育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通过班级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幼儿园一日生活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其中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如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有时不被人们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注重礼仪教育,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小班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是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小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通过结合感恩教育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养成文明用餐礼仪,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三个方面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6.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和生活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文明礼仪教育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琰 《考试周刊》2012,(72):192-193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园文明礼仪课题研究的引领下,针对贫困地区幼儿文明习惯的现状,作者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活动,使孩子们通过认识礼仪、感受礼仪、表现礼仪,身心健康及行为习惯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幼儿园精神风貌和幼儿园园风的缩影。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蕴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时期不仅要开发智力,更要重视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这不仅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9.
刘亢亢 《家教世界》2022,(33):43-44
<正>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未来,而3—6岁的幼儿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期和关键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养成,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一、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比较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扰。学前期也是幼儿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阶段,更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
<正>从幼儿的阅读和实际生活场景出发,让幼儿在唱儿歌、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中学习"基本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五方面的内容,培养幼儿养成各种礼仪的好习惯。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1.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善于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让孩子在快乐的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1.
<正>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使我园幼儿养成"懂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全力打造幼儿园的礼仪办园特色,我们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一、礼仪教育园本课程研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古伟玲 《时代教育》2012,(10):174-175
在《纲要》的指导下,我们把礼仪教育纳入教育课程并渗透到一日生活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氛围,开展丰富的艺术表现专题活动,并与家庭教育同步,有效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礼仪行为的重要时期。我们要让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以适合幼儿并为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去组织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观念和礼仪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纲要》中指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而礼仪教育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在今天,针对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的幼儿来说,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可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陈烽华 《广西教育》2014,(41):127-128
正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然而,有的幼儿园虽然比较重视礼仪教育,但是却找不到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和教育载体,因此,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弟子规》是幼儿进行伦理道德学习的读物,而教师巧用《弟子规》进行教学能够优化幼儿礼仪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一、巧用《弟子规》,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  相似文献   

16.
杜璇 《教师博览》2023,(3):81-82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幼儿、教师、家长及幼儿园多方受益的活动。优良的品格及行为习惯能够让幼儿受用一生,所以幼儿园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文明礼仪教育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策略实施礼仪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中受启示、明事理,在实际生活中体现文明礼仪,进而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弟子规》是一部以学规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教育的启蒙读物,它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8.
王燕 《新教育(海南)》2023,(S1):169-17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既是一个人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入手,通过游戏使幼儿懂得谦让和文明守纪,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应将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幼儿在点滴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感受到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身心健康、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个性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丹东市5—6岁在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家园合作教育训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