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以庆,当过十年工人,没有上过大学。然而,他从业电视十五年,却几乎囊括了国内外全部的纪录片大奖,其中包括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大奖、编导单项大奖、日内瓦南北电视节特别提名奖、四川国际电视节四项国际大奖等等。去年,他又成为第五届范长江新闻  相似文献   

2.
米博华,从事新闻工作25年。1978年至1989年任《中国青年报》编辑、记者、评论部副主任、主任。1989年调入民日报评论部,任要论组组长、评论部副主任、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范长江新闻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5,(9):F0002-F0002
高艾苏.1973年入伍,第二年从侦察连战士调师宣传科当报道员,后连任师、军和军区新闻干事。自学考试获中专业大专学历。1985年至2005年任军报记,整20年。历任驻北京军区记、站长,机动组记、组长,记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4.
徐滔,34岁,1991年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电视台,现任《法治进行时》专栏记者。1992年,参加工作一年后的作品《传单诊所》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993年,新闻系列报道《大山托起绿色的希望》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995年,长消息《跨世纪之路》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电视奖一等奖。她还连续三年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闻一等奖,并四次获北京新闻奖一等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997年徐滔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5.
徐文良,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大校军衔。1955年8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73年1月上山下乡,1976年1月入伍,1978年4月考入解放军报新闻培训班。当过团、师、军新闻干事,1983年1月调入解放军报社,历任驻兰州、成都、海南和广西、云南前线记者站(点)记者,成都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新闻作品《华阳礁上补给忙》、《铁肩担国防》连续两届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六百勇士斗死神雷场放飞和平鸽》获全国报纸头条比赛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杜献洲,1980年11月入伍,毕业于乌鲁木齐军区呼图壁军医学校,曾任新疆军区政治部新闻干事。1994年起任解放军报驻新疆记者站记者、兰州军区记者站站长,现任解放军报记者部机动组组长、主任记者。他始终把目光投向祖国的海边防,足迹遍布全军150多个艰苦的海边防连队,还参与过抗击非典等重大事件的报道,4篇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两件作品获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作品奖。主要作品有《走向界碑七昼夜》《迟来的家书胜万金》《勇士一去不回头》《用生命丈量念青唐古拉》等。2003年获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记者,2004年获范长江新闻奖,被国家…  相似文献   

7.
马国力,现任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而后,从记者、编辑到组长,从副主任到主任。1993年起担任国际田径联合会电视委员会委员。1989年作为中央电视台代表参加亚广联体育组会,现担任亚广联奥运会报道工作委员会主席。 马国力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电视顾问,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体育研究会会长、中国体育电视记者联合会主席。2000年3月,英国媒体评选“20世纪对世界体育影响最大的50人”,马国力名列其中,是中国惟一的入选者,亚洲地区仅有两人入选。  相似文献   

8.
益西加措,西藏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别看他个头不高,身体瘦弱,但他在西藏这个艰苦地区,在自己钟爱的新闻岗仕上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曾多次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和“十佳”记者称号;参加工作还不足十年,就已经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了;去年,这位勤奋好学、爱岗敬业的藏族小伙子,又成功地实现了他新闻生涯中的又一次跨越,成为中国新闻最高奖——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的获得者。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新华社建社70周年纪念大会上,新华社浙江分社采编主任、高级记者慎海雄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时谈到他坚持党性原则,顶住重重压力进行舆论监督时,说自己并没有多少本事,关键是名字前面有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新华社记者!语惊四座,令人久久回想。  相似文献   

10.
把党的声音传遍全国于芳,本名吴忠伟,女,汉族,中共党员,1953年生于江苏徐州。1968年参加工作,原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作广播员,1971年5月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播音工作至今。1991年11月被聘为主任播音员。1975年入党,现任播音部二组组长,党支部组织委员。于芳是我国当代中青年播音员中的一位优秀代表。她以其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力、杰出的播音艺术才华、鲜明的播音艺术特色、丰硕的播音艺术成就,在全国播音界和广大听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自1987年至今的十多年里中央台一系列弘扬主旋律的重大报…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圈里转悠了25年,圈里圈外许多人认识何加正。他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因为他1.82米的大个子,走到哪儿都是“鹤立鸡群”;二是因为他寡言少语,与“伶牙俐齿”的同行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其实,熟悉何加正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宽厚随和,喜欢思索,埋头干活的人。 何以“高出一筹” 作为一个资深记者,写出几篇好作品也许不算太难,难的是经年累月在一个领域里埋头耕耘、深入开掘,写出一大批有见地、有影响的好作品。 从1974年大学毕业来到人民日报社至今,何加正始终没有离开过农村报道这片沃土,他参与了农村改革报道的全过程,是从事农村报道时间较长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记者之一。 农村改革初期,许多理论问题似是而非,没有现成答案,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局面非常复杂。何加正怀着对中国  相似文献   

12.
王瑶,女,五岁起开始学习摄影,11岁以一张《开学了》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中学担任北京市中学生通讯社社长。 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学习,成绩优异。1992年进入中国新闻社。同年赴桂林空难报道,照片获1992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6年赴美国采访亚特兰大奥运会,成为第一位采访奥运会的女记者,所拍照片获多个专业比赛大奖。1998年派驻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以一张《特首董建华为香港回归首个赛马日开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同年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称号,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记者。 2000年,她以《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金奖。这是中国记者在“荷赛”系列奖项中的最高奖。同年当选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东方之子”栏目对她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杨凯 《新闻与写作》2003,(11):14-16
2002年8月26日,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屏幕上出现陈小钢的身影,当播音员播报黑龙江电视台年轻的记者陈小钢获得范长江新闻奖的消息时,对于每一个关心陈小钢、关心黑龙江电视台的人来说,一种喜悦和欣慰油然而生。面对荣誉,陈小钢淡然地说:“这个奖项不仅仅是颁发给我个人的,因为电视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做好的,摘取桂冠的是我,但我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集体。”这就是陈小钢,朴实得如同秋野里一束火红的高梁,坚强得宛如雪域上空高翔的雄鹰。  相似文献   

14.
邵薇 《军事记者》2002,(12):25-27
徐滔备忘录:1991年,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毕业,分配到北京电视台新闻部工作。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995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电视奖一等奖;1996年,北京市“严打”开始后,开始做政法记者。1997年,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1999年,与同事一起筹办大型法制栏目《法治进行时》,担任栏目制片人和出镜记者。该节目的收视率在北京地区所有的频道中始终名列前10名。2001年,《法治进行时》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颁发的全国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获第5届范长江新闻奖,时年34岁。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不是马国力亲口这样说,我肯定不会相信:当年,当中央电视台人事处告诉新分来的大学生马国力,他的去向是体育部时,他竟然以为,自己要去的,是工会里负责开展职工体育健身活动的部门。那时,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电视体育报道是什么概念。而马国力,之所以进了电视台,也纯属偶然。 1977年,曾经做过航空摄影兵的马国力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摄影专业。毕业时,表现优秀的他可以留校做老师,那其实也是他最希望的职业。但是,当时他的家在清华,离广院将近40公里。正好中央电视台也需要毕业生。只是出于工作方便的考虑马国力选择了电视台。  相似文献   

16.
摄影大师卡蒂埃·不列松曾经说过:“我们是恒变世界中的被动观者,惟有的创造就在于那按快门的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的确,摄影的魁力就在于把握那难以预知的瞬间。新闻摄影记者手中的相机更是担负着记录生活的使命,它要求把持相机的人能够在那短短的一瞬间拍出真实且富有创造力的想像。获得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的王瑶,无疑是同行中的佼佼者,走进她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一张张精彩的影像,更有影像背后那颗热爱摄影、关切生活的执着之心。  相似文献   

17.
“到处都是新闻,只要有足够的记者,我随时能组织一场战役性报道。”  相似文献   

18.
潮头逐浪,是记者的职责所系,也是出精品力作的必然途径。要做一名优秀记者,首先要有不惧艰险、行万里路的胆识和气魄。——张亮  相似文献   

19.
1979年进入解放日报,悄悄收藏起大学时代文学创作的热情,宋超从此把自己交给了新闻事业。从农村部到工交财贸部,从普通记者到副总编辑,一干20年。今天,当宋超捧过代表中国记者最高荣誉的“范长江新闻奖”时,同事和朋友们纷纷祝贺、羡慕他的成功,而他自己最清楚,多年来在新闻这条坎坷而光荣的路上,他留下了多少艰苦跋涉的足迹。 一、“顶天立地”做报人 “我心目中的记者,只需六个字就可以勾画出来,那就是:同呼吸,共命运。”宋超经常说,新闻工作者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写顶天立地的报道”。 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是小农经济思想。现代记者要有宏观视野,“要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看新闻”,这就是“顶天”。上海是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改革实践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站在高处看风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应该是新  相似文献   

20.
慎海雄,1989年杭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在新华社浙江分社长期从事农村报道。现任浙江分社党组成员、采编室主任。1994年被评为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1997年破格晋升为新华社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记者,200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连续三届被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