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们发现,最让人欣喜的变化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觉醒,随之而来的是在师生平等关系基础上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交流的深度、广度、效度还有待加强。那么,如何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让学生在课堂中"唱主角",让学生在课堂中"确有收获",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要求具有针对性、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操作性、课堂教学的方式具有灵活性、课堂教学的过程具有参与性和评价性。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1.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的机会。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因此,创造性地改变教材,让教材变的图文并茂,使学生学会观察,并尊重他们的兴趣,先让他们随意看,然后提出数学问题,使他们主动支配自己的感知觉,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定的现象上,学会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寻找身边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已经实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广大的教师在教学中纷纷大胆的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学生需要的有效教法,语文课历来是被认为难教、难见效又枯燥,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语文课“活”起来。笔者在教学实际中作了一些初步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因此数学教学应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创设活的课堂氛围,要让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采莲》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采莲小船、采莲人,教室墙壁四周挂了一些荷叶、荷花、莲蓬,给学生营造了置身满湖荷花中的情境。课一开始,我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说:“小朋友,你们欣赏过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  相似文献   

9.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强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把握最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弃学的念头。激发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本人认为,必须优化课堂结构,打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突显个人魅力,来激发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差,与其强制其学习,倒不如因势利导,在教学的趣味性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课堂里有目的地"动"起来,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11.
走进新课改课堂,我们发现,最让人欣喜的变化莫过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唤醒,随之而来的是在师生平等关系基础之上的教学方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本从学习兴趣、师生互动、点拨促动和自动实践四个方面论述了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还要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1、培养能力的主渠道.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曹波 《考试周刊》2011,(4):93-94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同时,能否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我以为,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依自己原有经验对现有情境积极内化和顺应的结果,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自我建构而不是依外界传授或灌输的。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发展是学习效率提高和意义学习发生的关键。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结合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成就=f(智商、非智力因素)。智商是遗传的,后天几乎无法改变,但非智力因素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积极的学习态度是非智力因素重要品质之一。因此,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即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有效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数学老师,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做到让学生课堂上“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冰 《考试》2009,(7):77-78
“学历史就是‘贝多芬’(背多分)”!“历史是副科,随便学一下就行了!”这是很多人在学习历史时的观点。这种观点在初一学生中也是很普遍的。因此,怎样在这种大环境下怎样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就成了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最棘手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活力注入历史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或许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王春雷 《考试周刊》2013,(25):119-119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认识水平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的需要,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动"起来呢?一、点燃兴趣的火花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兴趣,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才会积极地认识和探索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激发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故事中设置悬念。历史学科故事性较强,所以我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