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来先后从新闻媒体上读到不少有关重大的突发性事故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对于当地以及上级政府部门与领导赶往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等善后工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是政府及领导对当地民众的关怀。这类“关怀”之词,读得多了,也不由地有些疑惑了。   其实,事发之后,当地及上级政府的领导与有关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施救,这本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其职责之一就是要为当地群众提供良好安全的生存环境,并让人人都具有安全感。尤其是一些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重大灾难性事故,更是说明其防范管理工作中尚有疏漏之处,是其严重失职…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3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台北拜会已故海峡交流基金会会长辜振甫先生夫人辜严倬云女士.各类媒体报道时,普遍称辜严倬云女士为辜振甫遗孀.如新浪网11月4日有一标题就是:陈云林拜会辜振甫遗孀.  相似文献   

3.
以“8”谐“发”的谐音迷信热,似乎刚刚过去。近来又有一种新的谐音热兴时起来了,这就是乱用成语的“谐音广告”。比如,某止咳药广告。取成语“刻不容缓”之谐音为“咳不容缓”。某大曲酒广告取成语“天长地久”之谐音为“天尝地酒”。某服装广告取成语“蔚然成风”之谐音为“蔚然晨风”。某茶叶广告取成语“引以为荣”之谐音为“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取成语“有口皆碑”之谐音为“有口皆杯”;某口腔医院广告取成语“脍炙人口”之谐音为“快治人口”;一家报纸近期为某减肥茶有奖征集广告用语,报上择优刊登了63条,其中有两条就属于谐音广告,一是“××祝您福‘瘦’(寿)双全”,一是“××帮您独‘瘦’(树)一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4.
石月平 《视听纵横》2008,(1):119-120
某地电视台最近播放了一条电视新闻,说是经过蚕农的精心饲养管理,当地中秋蚕茧生产获得好收成。孰料节目播出后,在该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原来,这条新闻中用了不少资料图像,是当年春蚕饲养期间拍摄的。其中一幅画面中的一位农妇,已经于前些日子因为车祸而身亡。死者家属看到这条新闻后,感到精神上受到了伤害,跑到电视台,要求电视台赔礼道歉。经过台相关人员一番艰苦工作后,此事才告平息。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外来字母缩略词在报纸文章.甚至在新闻报道里大量涌现。有的加了汉语注释,有的未加注释。对于对英语字词生疏的多数读者来说,不仅不解其意,阅读的兴致也顿减。面对汹涌而来的英文字词,报刊要有一个审慎的态度,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中要发挥好沟通、交流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6.
慎用"惟一"     
李频 《编辑学刊》2001,(5):46-48
报刊在自我宣传推广中标榜"惟一",由来已久.如有人翻阅"五四"以来的报刊,摘抄排列,当不难看出这一宣传方式的历史发展情况.近几年,期刊市场竞争加剧,从各省市报刊发行局印行的<简明报刊征订目录>,不难得到下列印象:"惟一"已成了各刊社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相似文献   

7.
慎用"航母"     
孙小伟 《传媒》2003,(3):14
时下,也不知从何时、何人起,“航母”成了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最常用的词之一。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几乎每天能够看得到。广告中有把自己比喻成“航母”的,新闻中有我们的编辑记者把采访对象形容成“航母”的,诸如《x业“航母”起航》、《xx行业打造“航母“》等。零售商业有“航母”,家电业有“航母”,餐饮业也有“航母”,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一  相似文献   

8.
近来,一家报纸报道某地成立了“粮食银行”,笔者初始以为该地粮食部门也设立了银行,待仔细阅后,方知该地粮食部门办了一家专门为群众免费保存粮食,群众随时凭条去取的企业。此外一些地方又出现什么“绿色银行”、“森林银行”等。笔者认为,给单位定名时请不要随意使用“银行”一词。银行是一专有名词,指经营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由于其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性,我  相似文献   

9.
慎用"最"字     
古代历史学者记事论人,讲究的是措辞严格而有分寸,所谓“一字褒贬”指的就是这一类。 在撰写人物传记时,评价人物的思想、言论、事功、成就,有一个字是千万不能滥用的,这个字就是“最”字。因为一旦“最”字用得不恰当,结果不是溢美,就是失真,而无论溢美还是失真,都是  相似文献   

10.
陈健 《青年记者》2007,(22):1-1
从"史上最牛女秘书"开始,一些媒体似乎与"最"字较上了劲儿,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扩大新闻影响力,一系列"最"字头的新闻铺天盖地地砸向读者,"史上最牛开发商"、"最牛钉子户"、"史上最毒后妈"、"最美丽的大学生"……一时间,形式各异、褒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媒体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第一时间".目前各媒体对其运用是否恰当?研究发现,当前"第一时间"运用在某些新闻报道中并不能准确表明一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时效,反而是个容易被媒体用于掩盖其时效落后的概念.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应当慎用"第一时间",而代之以具体时间清楚交代发稿和报道的准确时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5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台北拜会已故海峡交流基金会会长辜振甫先生夫人辜严倬云女士。各类媒体报道时,普遍称辜严倬云女士为辜振甫遗孀。如新浪网11月4日有一标题就是:陈云林拜会辜振甫遗孀。  相似文献   

13.
5月9日 ,南京出版的《金陵晚报》以头版头条位置刊出《我省“带薪休假”法规基本确定》的消息。消息称 :“我省劳动人事部门已基本确定了有关带薪休假的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 ,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的过程中。”看完这则消息 ,笔者感到 ,消息作者及有关编辑的法律知识严重匮乏 ,亟待“进补”。依照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 ,行政法规的制定权限在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限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须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除此以外 ,…  相似文献   

14.
5月9日,南京出版的《金陵晚报》以头版头条位置刊出《我省“带薪休假”法规基本确定》的消息。消息称:“我省劳动人事部门已基本确定了有关带薪休假的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的过程中。”看完这则消息,笔者感到,消息作者及有关编辑的法律知识严重匮乏,亟待提高。依照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法规的制定权限在国务院,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限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 ,国内许多报纸在报道已故男性的在世妻子时 ,屡屡使用“遗孀”一词。如《新民晚报》在一篇介绍《钱钟书林非打架事件始末》文章开篇时这样写道 :“钱钟书遗孀杨绛先生……” ;再如《舟山日报》一篇特写《社会没有忘记他们》 ,记者这样写道 :“今年68岁的顾美英是烈士李树章的遗孀。”“孀”是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歧视妇女情况下造出的一个字 ,从女从霜 ,“霜”既是声符 ,又兼有表义作用。丈夫死了 ,妻子要“守节” ,不再婚 ,才像霜那样冰清玉洁 ,所以“守节”又叫“守孀”。其实 ,早在1988年施蛰存先生就撰文指出 ,不可如此使…  相似文献   

16.
罗亮 《新闻导刊》2006,(4):53-53
轰轰烈烈的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比赛已经尘埃落定.对这次世界杯的评价还余音缭绕.球迷们还津津乐道地谈论赛事。许多报纸在比赛期间连篇累牍地给予了大量的报道.新闻报道的标题也花样翻新.版面也比以往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不过我以为把德国队比喻为“德国战车”不太恰当.以德国战车喻德国队.是形容德国队横冲直闯.势如破竹.本来是对德国队的赞誉之词.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月14日,某市工商报在三版《社会新闻》栏以《罪犯纪某因贫污被检察机关拘留》为题发了一条消息。消息称,纪在任某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2万元,目前已被拘留,此案在进一步审理中云云。1月25日,纪某和委托的律师找到报社,指出检察机关已查清,纪的行为是错账,不是贪污,并已撤销了案件。报社的报道用肯定的语气说纪犯罪不符合事实,不舍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其名誉构成了侵害,要求报社公开赔礼道欺,清除影响。报社经与检察机关核实,在报上为纪恢复了名誉,并对失实报道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8.
人是艺术活动的主体,电视新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大量是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最新信息,突出人的活动应当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美国《最佳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一书中有一句西方新闻界奉为经典的话:“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  相似文献   

19.
20.
电视纪实节目引入"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法,是目前电视节目比较普遍的一种创作方法.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电视表现手法,虚构和真实这两个矛盾体如何有机调和?"真实再现"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