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亦琪 《视听》2016,(7):120-121
《复仇者联盟》作为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集大成者,自然蕴含了深刻的国家话语。其通过各类超级英雄将美国精神具化再现,借助精妙的故事文本巧妙地传递意识形态,令受众在不经意间接受美国主流文化的询唤,成为这一现世神话的共谋者。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全国公映的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建党伟业》延续了几年前建国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的超级明星阵容,并继续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探索之路.主旋律电影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被指定担负确定的意识形态生产任务,而这一传统最早可以溯源到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传统.本文回顾并分析了上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策略及其历史发展,试图揭示其与近期主旋律电影策略的相似性,并将其看作是在市场化背景下主旋律影片策略的演变与回归.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由于电影产业本身政策变革,我国电影产业格局呈现出主旋律影片、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三分天下的态势。就主旋律电影本身来说,其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也呈现出适应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由此主旋律电影形成了国家主流电影和主流商业电影两种不同风格。就国家主流电影来说,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为代表的国家叙事将超级大片的商业元素包装进电影,形成了"新红色电影"这一独特类型,成为呈现国族空间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类型,为华语电影的发展开创了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和意识形态研究,有助于电影学批评的分析与质疑。本文试以电影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考察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是如何在电影中体现的,以及电影如何运用这种理论潜在地表达了美国精神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1932年之前的旧市民电影,其所有暴力行为都属于伦理层面的善恶对决,而1932年出现的左翼电影打破了这种道德框架并将其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进入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孙瑜编导的《火山情血》可称之为新中国电影模式的胚胎。影片所表现的阶级性的四个层次及其暴力性的内涵,颠覆了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并就此完成了从旧市民电影的个体暴力向集体、阶级暴力的过渡转换。影片后半部分的情色元素和对情感个体性的侧重,以及知识分子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又呈现出与后来新中国电影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6.
梁欢 《大观周刊》2012,(7):15-15,58
从商业角度来说,电影是制片商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手法,电影中包含着一系列蕴含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文化符号。源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产业想要在世界各国取得成功,就需要对各国的文化有深入了解以迎合各国观众的文化偏好。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入手,对新影片--功夫熊猫2中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引入做简单解读。  相似文献   

7.
廉晓洁  焦阳 《出版广角》2015,(9):100-101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特殊分支,是文化传播领域最能代表时代文明的媒介形态之一.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一部影片就是国家社会生活行为方式的展示窗,是整个国家价值观的缩影,也是对外交流和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输出,对很多国家的电影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以吕克·贝松为代表的当代法国电影新模式,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从法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分析法国电影的经验与教训,以期给中国电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每年如约而至的叶问系列影片俨然撑起了华语功夫电影的半壁江山。尽管叶问系列影片屡获殊荣,实际上它却承载了电影界给予的过高评价与期望。叶问系列影片自身的美学价值与其在电影界所得到的认可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该系列影片在其所表现出的矫饰的人物情感、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英雄片类型模式上的欠缺也折射出当下华语武侠功夫片所遭遇的叙事空间及寓意输出的狭窄现状。  相似文献   

9.
电影《扬名立万》导演为刘循子墨,影片既遵循了传统悬疑电影本体化叙事规律,又叠加使用了多人物视角、封闭场景与交互性等沉浸式“剧本杀”叙事的创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影片积极适应青年与大众文化交融背景下观众的思想认知,构建二者在叙事价值观逻辑上的认同,保家卫国、坚守正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成功引起受众共鸣。  相似文献   

10.
华语武侠电影具有明显的"中国性"(Chineseness),其叙事与传播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叙事与传播。进入新世纪,欧美主导的国际影坛上出现了两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语武侠电影,即李安的《卧虎藏龙》和张艺谋的《英雄》。本文以全球本土化、文化杂合及文化话语构建分析框架对这两部经典影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李安的《卧虎藏龙》呈现高度的文化杂合与全球本土化叙事特征,即在中国传统武侠的江湖情仇语境下融合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呈现出一种侠义江湖和"理智与情感"的艺术糅合;张艺谋的《英雄》则呈现较低程度的文化杂合和全球本土化特征,但电影的核心思想具有高度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即,"家、国、天下、大一统"的价值观。影视文艺作品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对作品内容的批评阐释,还需考虑其建构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通过对《卧虎藏龙》和《英雄》为代表的经典华语武侠电影的文化分析,结合全球本土化、文化杂合与文化话语的维度,可为当今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影像叙事与传播提供一个批评分析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批评修辞,又称意识形态修辞批评、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是修辞批评的一种形式,强调透过修辞话语符号发现其背后的理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其中暗示的假设。批评修辞学大体分为两个领域:一是针对话语霸权进行批评的传统意识形态批评,二是针对日常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批评的自身批评。  相似文献   

12.
黄宗柯 《视听》2023,(5):59-62
超级英雄题材已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但在影视改编过程中却逐渐陷入同质化的困境之中。电影《新蝙蝠侠》从观众和创作者的共同期待出发,凭借独特的黑色电影风格、谜题元素的结构召唤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期待创新,呈现出当下超级英雄漫改电影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3.
公共叙事( public narrative)是一种传递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叙事活动,叙事作品与社会大众(公民)所持有的价值观保持契合与互动的关系,以大众为消费对象的电影、电视剧、畅销小说都可以称为应具有公共叙事性质的作品.好莱坞电影经营多年仍然保有其影响力的原因之一在于影片与公众的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契合与互动.公共叙事需要代理观众完成对公共关注和焦虑问题的解释与想像性解决,对社会问题、社会危机以叙事的形式传递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主导意识形态.电影叙事者应该不局限于角色个人的得失立场,而应具有一种高度,从普适性的精神价值角度完成叙事.  相似文献   

14.
《我不是药神》采用了"英雄之旅"的叙事模型,讲述了一个法外英雄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英雄的角色命运被有意识地与英雄叙事对立。这一对立强化了影片的戏剧性,增强了英雄形象的崇高与悲剧性,同时使得影片具有更深刻的对现实生活的关涉。  相似文献   

15.
范佳佳  刘磊 《传媒》2022,(18):48-50
主旋律电影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作为“时代最强音”引领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传播。中国主旋律电影通过构建符号化的英雄形象完成从政治产品到商业市场产品的转变,立足于时代潮流完成文化自信并进行我国特色民族文化的输出。本文以主旋律电影蜕变的主题思想、叙事与影像,探讨构建英雄形象的人物符号、表演符号、类型符号和情境符号的嬗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英雄     
依我看来。英雄崇拜是一种最为普遍最为长久的社会现象。英雄崇拜几乎是不分人类种族、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每一个民族。都必有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英雄偶像,而且就英雄的界定和评判而言。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习惯的民族,几乎有着共同的标准。比如,我们就曾经在美国、俄国、阿尔巴尼亚等等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电影屏幕上。被他们塑造的英雄而感动过。看来人类的英雄崇拜标准。确有许多不约而同、无法解释的共同点。又比如日本人就崇拜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关公。美国人要学习中国当代英雄雷锋。  相似文献   

17.
美国超级英雄漫画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新闻爱好者》2011,(22):42-43
超级英雄漫画是一种极具美国特色的流行文化形式,作品多采取惩恶扬善的故事模式、充满昂扬的乐观主义、五彩纷呈的人物形象和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深受美国民众的喜爱。文章在梳理超级英雄漫画发展历史、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对超级英雄漫画进行了文化解读,归纳总结了其中蕴涵的个人英雄主义、救世主义、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等美国社会特有的审美特色和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8.
吕颖 《出版广角》2015,(14):90-91
电影能够通过视听语言直接展现影片的情感内涵和表达主题,这是电影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温莎·麦克凯创作的动画电影是美国动画电影界的重要代表,其影片风格对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温莎·麦克凯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魅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冯小刚以《私人订制》重归喜剧类型,但他一贯擅长的喜剧却遭到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批评。文章基于叙事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尝试从观众参与、观众批评以及意识形态的隔阂方面来分析影片遭遇批判的原因,着重讨论观众对电影的接受机制以及创作者和观众认识上的差异问题,证明了"理想观众"的虚幻性以及本片不被观众喜欢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意识形态、族群电影以及身体政治等方面展示发生在美国本土新闻娱乐产业中的一场文化战争,并分析概述在这场战争中日益破碎的美国文化身份.首先,本文通过描述显现于新闻娱乐业的意识形态之争,概括美国内部文化战争的基本内涵.其次,通过好莱坞院线的黑白大战,揭示身体政治如何成为相关影片不容忽视的主题和突出特色.最后,以卡梅隆的《阿凡达》为例,说明美国主流社会在肉体的疲惫中,企图通过超验主义超越种族矛盾,却又端起文化剽窃的钵盂,落入文化殖民的樊篱.而引发这场文化战争的原动力,一言蔽之,便是崇尚竞争的美国社会“胜者为王”的基本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