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媒体生态格局的不断演进,"内容为王"的理念开始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被逐渐解构.本文旨在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视角出发,从资源、流程和价值观等角度分析传统媒体坚守"内容为王"的原因,探讨了电视媒体行业中视频网站自制剧对传统电视剧的影响,对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理念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内容为王"成为中国媒体发展领域的高频词.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内容为王"受到各种观念和论断的冲击和挑战,它所呈现的内涵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面对现实和理念的双重变化,在变与不变之间,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该如何取舍,引发了媒体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4):70-72
本文从业界视角,透过纷繁的电视竞争市场,抓住"版权"这一主要矛盾,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介,尤其是以卫视为主体的省级电视机构,如何延续"内容为王"这个金字招牌打造属于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以期在媒介融合中发挥主动性和主导性。  相似文献   

4.
面对互联网的强烈冲击和新媒体的挤压,传统期刊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是当前的严峻课题.<知音>的实践说明,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是分别以阅读、视听等形式向公众传播故事、资讯等内容.传媒要彰显传播内容的价值观,首先就得获取价值.无论对于传统媒体还是对于新媒体而言,内容为王,打造高质量的内容,是成功和发展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传统媒体要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增强信息辨别、甄选和整合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实现渠道融合,在新闻的快与准、时效与深度之间找到平衡,增加报道的厚重感、专业性和权威性,增强自身的信息传播力和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郭津 《新闻爱好者》2012,(22):61-62
在全媒体变革中,坚持"内容为王"对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有着重要的意义。党报不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更要充分运用全媒体思维提升影响力,运用哲学思考体现引导力,"内容为先、内容为上、内容为王",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强化党报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娟 《新闻爱好者》2012,(11):61-62
在全媒体变革中,坚持"内容为王"对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有着重要的意义。党报不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更要充分运用全媒体思维提升影响力,运用哲学思考体现引导力,"内容为先、内容为上、内容为王",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强化党报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新技术条件下,新媒体的内容已扩展到产品形体、渠道占有等更宽广的范围。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的"内容",转变内容生产机制和集成方式,将是主流媒体提升传播能力、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2009年开始,究竟是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的讨论此起彼伏,中文在线提出了"全媒体时代运营为王".在笔者的理解里,"运营为王"应该是所有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上的定位和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0.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08,(12):21-23
当前,在传媒业流传着"技术为王"、"内容为王"、"经营为王","渠道为王"诸多似是而非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传媒业的各种理念自然会折射到传媒业实践中,导致传媒业的实践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制约了传媒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都片面和过度拔高和重视传媒业价值链条里的某一个环节,而忽视了传媒经营的系统性、协同性.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些理念都是典型的"瞎子摸象"思维,都只是看到了事物的某一个方面,必须完全予以摒弃,并基于系统而统一的传媒业价值链条建立起"信息服务为王"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省级卫视的发展长期局限于行政分割下的中国电视市场,因此资源的整合成为了各大卫视实现持续竞争的源泉。但长期以来,各省级卫视都将资源聚集到了节目的开发环节,然而内容差异化战略本身有着难以弥补的缺陷,突破"内容为王"的理念势在必行。面对如今多样化的媒介渠道资源,如何对其进行挑选和整合,通过联动效应扩大受众覆盖面,实现有效的内容呈现力,并于新渠道中扩散节目价值、获得利润,是省级卫视应考虑的。本文以湖南卫视为例,通过分析其内容差异化战略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渠道整合现状,望能给处于"超女后时代"的省级卫视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体在往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还要不要坚持"内容为王",是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其实,在新媒体尚未形成气候的年代,"内容为王"就受到了挑战。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早些年广州日报在广州地区率先实行自办发行,提出"广州日报比太阳还早"的口号,一早将报纸送到报摊,送到家庭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网络、移动终端等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受众获知信息的渠道也不断丰富,可以说,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人人参与的传播多元化时代.但是,无论何种传播媒体,其核心依旧是“内容”,即传播的关键在于信息,“内容为王”依旧是媒体发展的根基. 恪守“内容为王“ 传播媒体进入多元化时代,受众往往可以通过手机等自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多元化的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渠道,而信息传播的目的是影响受众.  相似文献   

14.
吕晓虹 《视听界》2015,(2):81-82
传统媒体历来主张"内容为王",强调以优质内容取胜。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媒体环境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内容为王"也被赋予了新内涵。谨慎解读,碎片处理,订制推送",内容为王"应适应受众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学界和业界,“内容为王”都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作为这个口号的创造者和倡导者,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有详细的阐述,但在之后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支撑系统中的关键信息.文章认为,大众传播的时代背景和维亚康姆的整体优势为这一口号的传播提供了牢固的支撑,建议中国媒体从渠道拓展、大公司战略和内容的优先国际化等方面补充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杜鹃 《青年记者》2020,(12):66-67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更加依赖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作为纸质传统媒体,新闻专业期刊一直秉持着"内容为王"的发展理念,在打磨精品内容上下功夫。然而,随着受众范围固化、传播渠道狭窄,期刊的影响力难以得到持续提升,制约了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全媒体变革中,坚持“内容为王”对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有着重要的意义.党报不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更要充分运用全媒体思维提升影响力,运用哲学思考体现引导力,“内容为先、内容为上、内容为王”,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强化党报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彪 《新闻世界》2009,(10):115-115
“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更为迅捷和广泛,给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自然也会给报业带来冲击,在市场、受众的筛选中,注定有一部分报纸要被淘汰。但在网络时代,都市报“内容为王”的理念更要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19.
融媒体时代,广播要转变思维方式,立足本土,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优势,生产精品节目,满足用户需求,以提升舆论引导力为目标,落实"内容为王"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是新闻的前沿阵地,但也只是新闻的载体。刚开始时没人觉得互联网是媒体,如今它被称新媒体只是拜技术所赐。通过互联网能看电影、视频,能够移动阅读和发布消息,这些都归功于两个字:技术!与一般的渠道为王、平台为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