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的新课改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因此在科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呼声是越来越高,每一位科学课老师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其间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使课堂变得异常民主热闹,在这种良好的民主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了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形成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承载着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的重任.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探究活动,而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打好科学探究的基础和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我市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技能大赛中,我们发现: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动手能力、规范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在此仅用两个实验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学习能力,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对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让他们不断地有收获,从而进一步地主动学习和探究,并从中整合更多的知识,也提升更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融化学知识、物理知识、自然知识于一体。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又具有抽象性,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亲身体验到的科学知识才会内化为学习科学课的动力,才会学好科学用好科学,把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吸引到研究科学的实践活动中来,使其感受到科学课的无穷魅力。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作为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看到或感受到的。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堂知识与学  相似文献   

5.
谭玉波 《科学课》2013,(6):66-67
小学科学课要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开展探究式学习,既是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科学课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而要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多作工作,让实验室处处充满科学创新的活力,成为科学的殿堂、开放的场所、创造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科学课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而要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多作工作,让实验室处处充满科学创新的活力,成为科学的殿堂、开放的场所、创造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开设科学课的初衷,就是希望教师不仅仅教学生知识,且要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来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因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好奇心的阶段,就没有科学探究,所以,呵护好奇心的有效手段就是把学生引上科学探究之路,而科学探究之路的起步是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在农村学校中,科学课的教学一直没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教学方法单调,不善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科学课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科学课的。一、新颖的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强,大脑中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追寻问题的答案。我们科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仅是科学课程本身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更是上好科学课,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林雅玲 《天津教育》2021,(4):174-176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课程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对学生的发展起关键性的影响作用。2017年小学新课程改革,低年级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科学课教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周边的环境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更乐于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探索和发现。选择恰当的室外教学教学内容,高效的组织课堂,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更好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学生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小学科学课正是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而设立的科学启蒙课程。如何对待科学教学,用什么方法教学科学才能真正发挥科学课程独特的教育价值,实现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功能呢?笔者通过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多年的科学教学经验,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科学课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科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主学生对科学实验容易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儿童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用生动丰富的科学实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记录、积极动手实验,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爱科学的兴趣,创设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思想动机。因此,我认为作为科学课任教师要善用实验教学打开小学科学课之门。下面我结合自己执教的科学课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16.
探究活动.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整理与交流的一种探究学习方式。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探究就是小学生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问题的方式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提问、乐于动手操作,这一时期是激发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因此,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而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是落实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法转变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改革对科学课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储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科学课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满足他们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想象力。现在提问式的教学手段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而如何将课堂提问中的设问做到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还能展开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是现阶段小学教师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对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做了一系列研究,然后提出了如何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运用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教会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极高的孩子怎样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影响孩子一生的学科。怎样才能做好科学教学活动呢?1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用科学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索中走近科学,感受科学,认知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只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科学教育变成科学知识的教育。1.1好奇心的保护与培养  相似文献   

20.
<正>1.激趣导入,开启学习兴趣大门小学生对自然界总是带着好奇心,充满神秘感,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希望从中窥见自然界的奥妙,教师应把握时间,利用这股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开启这扇大门。小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科学课的最基本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紧密结合自然现象和事物,启发学生参与、想象、猜测、探索,老师要因势利导激发探索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