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发展催促着知识管理的推进.隐性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和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重要.本文从隐性知识的概念梳理和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对两种典型的隐性知识结构模型进行分析,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对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任兴洲 《教书育人》2007,(11):63-65
一、隐性知识的概念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85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察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隐性知识的情境性和活跃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Blog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应用隐性知识,能够充分发挥Blog的技术优势,灵活多样地呈现教师Blog上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关注教师Blog。促进教师Blog在教学中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诸多要素中,教育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事关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起着导航和定向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在全国上下尤其是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深刻反思,推进了积极行动。《总体方案》提到的五项重点任务中,教师评价改革是其中一项。教师的知识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隐性知识"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性[1],很难直接测量和精准评价。  相似文献   

5.
教师隐性知识是教师通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长期积累,所获得的深藏于教师头脑内部,难以用语言、文字等形式清晰表达的知识。教师隐性知识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转化为显性知识。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利于知识的多元供给,拓展教师知识面;彰显教师的教育经验,增强教学有效性;聚合教师集体教育智慧,促进教学活动的理性开展。教师应主动履行教学思考责任,开发隐性知识;自我反思教学生活,外化隐性知识;破除自我封闭的教学惯习,凝聚隐性知识;自觉融入教学共同体,奉献隐性知识;最后,学校应制定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共享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高校教师在科研与教学过程中隐性知识的特点,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测量指标体系。采用同行评价法对部分高校教师进行了隐性知识的测量,发现高校教师隐性知识与教龄显著正相关,与职称部分显著正相关,与性别、学科类别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黄红培 《现代语文》2005,(11):121-12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已不满足于对具体的知识内容的探索,而是上升到了对知识本身的性质及其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研究。“什么是知识,如何管理和高效使用知识”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作为知识传播最前沿的阵地——教育界理所当然对此不能回避,必须积极思考应对。  相似文献   

8.
隐性知识理论研究及其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知识的研究历经四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章简要介绍隐性知识的特点、价值、外显机制和操作空间,并由此角度对深化我国当前的教师培训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与交流的意义及实现的困难,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隐性知识是超越显性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知识。教师拥有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教师隐性知识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分析影响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探寻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方法,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绩效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工作大致可分为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两大类.[1]依据这两种工作的性质构成两种评价模式: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显性工作是指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与教师职业相匹配的、易量化可操作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教师隐性知识就是知识创新的源泉,但是就目前来说,对教师隐性知识关注尚不够。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教师,也就是人的因素,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是在知识管理组织机构环境下,发生在教师隐性知识拥有者与需求者之间的活动。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社会对"人的关注"正在引起教师职业根本性的变革。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教师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因此,教师需要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教师的隐性知识作为深埋于知识系统中的、实际的"引导者",更需要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开发。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与这种需要有着天然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15.
石瑞  张新海  李政 《天中学刊》2013,(6):116-118
教师隐性知识是专业型教师的必备知识,具有个体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教师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表达是教师个人自主的、内在的行为选择。教师隐性知识需要不断被生成和表达,使教学以一种更加贴近现实的场景展现出来。教师隐性知识的生成需要依靠教师个体的信念、自身的纯粹性知识以及自己不断的实践反思。教师隐性知识的表达有行动表达和教师隐喻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金龙  漆艳春 《文教资料》2010,(14):161-162
本文在分析高校教师隐形知识共享的内涵及对专业发展的意义基础上,根据隐性知识所具有的特征.从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隐性知识共享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师隐性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是个人成为教学专业成员并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可通过镜面反思、生活体验写作、师徒学习、建立学习型团队等方式,使隐藏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层面的隐性知识上升至理性层面,有利于教师间知识的共享与交流,转变其教育观念、拓展其知识结构、增强其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的成熟与圆融。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最具关键性的资源。教师隐性知识更能反映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只有推动隐性知识的获得、交流、共享和转化,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价值,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对影响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一些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作为特殊的知识传播组织、学习组织、知识密集型组织,拥有丰富的隐性知识资源.高校隐性知识就足高校知识创新的源泉,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进行其隐性知识的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知识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分析信息化视野下高校隐性知识的涵义、分布和价值,并提出高校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4类:第一类是Know-what,知道是什么的知识,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第二类是Know-why,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是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讽第三类是Know-how,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术和能力;第四类是Know-who,知道是谁的知识,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知道如果出现了问题应该请教谁。在这4类知识中,第一类和第二类属于显性知识,容易以文字等形式表述出来,易于传递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