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学方法论与《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对科学方法论作阐释 ;然后用科学方法论探究《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 ,包括该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中介概念、中心概念、后继概念、过渡性概念、逻辑终点 ,并提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最后对《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作具体分析、论证 ,说明确定逻辑起点是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最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认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衍生发展的成熟度为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架构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确定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的开端范畴,并且具备唯一性。揭出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确立必须从研究生教育存在入手,对研究生教育活动进行合理抽象。“研究”作为研究生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符合三个条件:在研究生教育活动中,它是最简单、最基本、最一般的现实存在;蕴含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一切矛盾和可能的胚芽;与研究生教育学的历史起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理论体系的构建,概念是基础。我国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处于初始阶段,厘清概念,是建立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的最基本工作。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学位教育的错误使用既对学位制度、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也会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重提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意义,回顾了关于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已有观点,认为知识增值是研究生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知识增值包括知识广度的延伸(量增值)和知识深度的延伸(质增值),具有简约性的特征。从外延与内涵上看,概括度高,一个范畴下统摄着一连串层次不同的概念,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学的质的规定性,而且对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起着统一概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立研究生教育学必须对其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进行合理抽象。认为影响合理抽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研究生教育学科衍生发展的成熟程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理论体系建构者探索的态度,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教育管理学——理论与范畴》独创性地揭示出教育管理现象的四个核心范畴,即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通过对教育管理现象的分析构建了由教育管理学科论、教育管理活动论、教育体制论、教育机制论、教育管理观念论、教育管理人论组成的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完整而严谨,教育管理思想深刻而独到,体现出理论高远、哲学厚基、逻辑严密和诗性之思的教育管理学特点,对当代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有: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在性质上归属于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中采取课程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实施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教育是中国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学术研究。从内在逻辑来看,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然逻辑;精英教育的定位是研究生教育在教育性质上的实然逻辑;采取课程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中的过程逻辑;导师负责制是中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控制逻辑;将研究生阶段设置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阶段,是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层级设置逻辑。  相似文献   

8.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基本问题的回答,并进而影响整个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定位是从现在研究的逻辑起点出发,通过对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概念及现状分析着手,探讨教育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从而提出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的教育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增强问题意识,以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综观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教育管理学体系的建设,大多围绕着“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原理”三合一内容而展开。一方面,这是由我国教育管理学科100余年发展历程的内在逻辑使然;另一方面,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管理学界约定俗成的基本共识。科学的教育管理学,应立论于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大史学,是教育管理学史的逻辑展开的基本观点,综合运用经典逻辑与价值逻辑相统一的逻辑思维和方法,找准学科的逻辑起点和基点,将学科的逻辑中介概念和范畴串联起来,构成学科的逻辑链条和体系。科学的教育管理学,其学科基础应该是人类一切的教育管理实践,特别是本国的教育管理实践;其基本内容也应是人类对教育管理认识成果的综合体现,尤其是对本国教育管理认识成果的逻辑演绎与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0.
建立研究生教育三维质量保证体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作者运用质量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概念、涵义及其四重属性,进一步研究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三大标准,即最高标准、最低标准和个体标准;探讨了研究生教育全面质量保证系统的特征,以及建立研究生教育全面质量保证系统的核心任务和目的,提出了构建研究生教育三维质量保证体系的设想,并对其三维体系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财务会计逻辑体系建设是财务会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起逻辑起点的内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财务会计逻辑框架是若干个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构成的一个体系,各个财务会计概念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形成财务会计逻辑体系;财务会计逻辑体系建设需要与会计假设、会计环境、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体系中的逻辑矛盾及其本土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普通心理学的概念体系中,由于进口概念,臆造概念,借用概念的混杂,使心理学理论体系充满了逻辑矛盾,不仅毛了理论交流的诸多困难,也使科普和教学工作无所适从,因此,必须按照本土化的原则,建立适合中国文化中语言规范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概念体系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在民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民法学理化的法理逻辑构建"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关系-民事责任"的民法基本概念体系,有助于实现民法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物种概念的讨论,归根到底是理论形式如何在分类学实践中运作的问题。非本质主义的物种概念摒弃了经典分类学中的本质主义预设,用共同属性解释了分类学与进化论的逻辑矛盾,更为符合分类学实践的工作机制,为现代分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在物种概念多元论的基础上,整合适用于不同实践环节的合理性要素,进而在实践层面上建立一种多维度的可操作性概念。这种概念不再寻求同一性标准,强调时空约束性,将更有利于指导发现自然实体和构建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理论将若干定律通过一些基本观念在一定框架下建构成统一的、自洽的公理化演绎体系。理论的发展则依靠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不断创新。本文试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和历史行程探析物理学理论框架的创新和发展 ,并从这一新的视角勾画出物理学理论图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逻辑是由逻辑原则、逻辑对象即"第二次相结合"、逻辑立场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逻辑内容等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法学概念范畴体系应当以规范法学的基本概念为对象,只有此类概念才能形成共识;可以分别以权利和法律主体为中心将基本概念组织为一个逻辑体系;其他的法学概念是围绕此类概念的非基本概念,对它们的研究要以规范法学的概念研究为基础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女性学与女性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起承担着带给中国妇女福祉的使命。从学科化角度看,两者是一种互构关系。所谓"学科化互构"指中国女性学与女性社会学学科之间的相互建构的关系,以及达到两个学科共变的学科化过程。学科化互构包括学科概念、学科性质、独特视角、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采借、对话和反思是互构的途径,学科携手成长是共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情节"略论     
对情节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三种情节观:传统情节观,形式主义情节观和结构主义情节观。三种情节观是在不同的文学现象、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形成的。哲学研究逻辑出发点的变化带来了叙事重心的变化,从而使得叙事学研究对象有了变化,最终赋予了情节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An instrument was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logical reasoning capacity of adolescents in the content area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haracterized as a group test, the instrument consisted of five concrete experience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concepts, to which pencil-and-paper responses were made. The instrument was validated through (1) logical analysis of item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iagetian theory, (2)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interviews and group test results in physical science, and (3) factor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an acceptable level of validity for the instrument in each category. Concurrentl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reasoning level of the subjects was well below the theoretical levels predicted for them by theory.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reasoning 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was lower than in areas associated with the physical concepts usually tested. The data suggested the presence of a horizontal decalage, or time lag,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reasoning skills in areas of familiarity, such as physical science, and areas of content less familiar to the subject or those in which logical structures may be les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