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狗委员会     
张维理 《留学生》2010,(11):52-52
有一天.一个丹麦朋友问我:“你猜绪看,在丹麦家庭里.谁的地位最高?”“那当然是父母喽!”我说.“父母除外,我指的是小家庭.”他说.我想都不用多想,说.“那肯定是妻子喽.”  相似文献   

2.
孩子     
想当年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每每跟父母闹起矛盾来,最常用的抗议词就是:我已经长大了,别老是把我当成小孩子!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可父母笑着对我说:"在我们眼里,你永远是孩子。"  相似文献   

3.
我家孩子是男孩,而今读初二了。我把孩子“穷”着养,是我的养儿经。 在他上小学时,有一天,我就拉住他的手,语气郑重地问:“儿子,你出生在我们这个家庭后悔吗?”儿子眨眨眼,表情惊讶:“爸爸,你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呀,问题是,我能有后悔的机会吗?”儿子聪明,他知道,任何一个孩子,都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只有一次,我听见他说,他想出生在丹麦,那是他看了丹麦的童话故事,知道丹麦是一个童话王国。  相似文献   

4.
豆瓣有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现在这个小组有69000多名组员,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刷新中,每天都会有新的成员加入。代沟是一种会传染给每一代人的病毒,仿佛一道围墙平地而起,挡在父母与子女这种最亲密的关系中间。没有足够的体谅、宽客、理解,家便成为了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父母经常教育我们的话叫"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而我们的内心也有一个"别人家的父母",他们开明、轻松,符合我们心中对于父母的一切想象。事实却是,父母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把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强硬地嫁接在我们身上。你倾倒了城池来博我这平顺一生的喜,你拱手了河山来讨我这琐碎岁月的欢,而我们压力倍增,不敢叫你失望。  相似文献   

5.
大约3岁左右,部分幼儿开始对自己从哪里来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孩子探索自然、探索自身的重要表现,体现出孩子对生命奥秘的渴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父母能直面孩子的性问题,正确解答呢?在我们的调查中,当孩子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时,有34%的父母对孩子说"你还太小,不懂这事",35%的父母告诉孩子错  相似文献   

6.
"少女妈妈"的泪水人生心理咨询中,一位少女妈妈倾诉了自己痛心的故事,让我们来一起倾听——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去年父母又一次吵架之后,我孤身一人远离了校园,远离了家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2日,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童话中充满的,都是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丽、最善良的东西,因此,这个创作了无数童话的丹麦人,才这样被我们缅怀、追忆、景仰。 现实世界中,我们生活得目的性太强,心态太浮躁,就连小学生,也被课业的负担和父母的期望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我们更需要童话,以及和童话一样充满了向上的力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只有这样,在面对丑陋、残酷和黑暗时,我们才会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 丹麦人是幸福的,他们有安徒生;而我们,也应该寻找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安徒生"。  相似文献   

8.
来丹麦旅游,在哥本哈根一下飞机,接我的朋友就说要请我吃一顿丹麦大餐。但在酒店住下后,朋友却把我带到了一处健身房,然后说:"今天你想吃什么就完全靠自己了。"我不理解,我吃什么和健身房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执  沈建国 《高中生》2012,(19):10-11
昨天有个同学跑来找我,说他在学校里遭受别人太多的白眼,问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用各种条条框框来划分人群,所以我被划分在"外来务工子女"这一块,昨天跑来找我的那个同学也是。我的家乡有我可以上的高中,它们当然不能够跟大城市的相比,但也是正规的公办中学。然而,父母还是坚持把我带在身边。他们始终觉得一家人就是要生活在一起才像一家人。留守孩子的问题总是接二连三地被报道,母亲有时候会唏嘘:他们就像是被抛弃的孩子。我相信有很多外出打工时执意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的人,他们都是负责任的、热爱家庭、热爱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庆幸,父母在那么高强度的工作当中和辗转艰难的生活压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班会上,我对学生说:"过几天,我班要开一次家长会,而且要开好,开出成效。"话音刚落,张明同学倏地站起来说:"我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身体又不好,怎么来开家长会啊?""我的父母也不在家,家长会怎么开呀?"同学们议论纷纷。"同学们,家长会越是难开,我们越要想办法开好。"我说,"我的想法是家长会就定在下周四下午3点准时召开,要求所有家长不得缺席。"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困惑的眼  相似文献   

11.
今天要讲的"流星雨"有一个比方:我们的父母是恒星,我们回家,他们永远是在的;我们的朋友是行星,有的时候来,有的时候去,但是他们也是天空中的星;那么流星我把它看为哪一种人呢?我把它看为在我们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一些可能你今生再也不会碰到的人,我将他们叫做流星。  相似文献   

12.
张开贵 《成才之路》2014,(34):104-104
正一、梦起——朦朦胧胧的小学时代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不是父母却胜似父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恰是对老师的真实写照。从小,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热爱老师。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名叫蔡云贵的女老师,她是我的启蒙老师——铁矿子女、二十来岁的下乡"知青"、活泼、漂亮,有一副动听的歌喉,上我们的音乐课。她教我们,只有短短的一年。在音乐课上,她那悦  相似文献   

13.
母爱     
爱尔兰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在手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画了两个兔子的故事:她们互相表述自己有多爱对方。小兔子使劲儿伸直手臂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大兔子也伸直手臂说:"可是,我爱你有这么多!"很明显,大兔子的手臂远远长于小兔子。然后,小兔子又比谁蹦得高、跳得远,但总是输给大兔子。其实,这就像父母的爱,无论怎么比,父母给予子女的爱总是远远超越子女对父母的爱。虽然有一天,我们的身高可能会超过父母,但是,父母还可以用生命的长度来告诉我们,他们有多爱我们。尤其是母亲,她们为了儿女,甘愿付出自己  相似文献   

14.
在上午的考察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那就是我同以色列GET学校的高年级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上学吗?有没有人逃过学?"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逃学呢?"然后我又问:"孩子们,你们都喜欢你们的父母吗?你们的父母打过你们吗?"齐刷刷,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了手,大部分同学都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父母,而且没有一个父母打过他们。我又问:"同学们,你们都怕你们的老师吗?"结果同学们再次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非常喜欢我们的老师。"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我发现几乎每个  相似文献   

15.
在上午的考察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那就是我同以色列GET学校的高年级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上学吗?有没有人逃过学?"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逃学呢?"然后我又问:"孩子们,你们都喜欢你们的父母吗?你们的父母打过你们吗?"齐刷刷,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了手,大部分同学都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父母,而且没有一个父母打过他们。我又问:"同学们,你们都怕你们的老师吗?"结果同学们再次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非常喜欢我们的老师。"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我发现几乎每个  相似文献   

16.
王国军 《家长》2014,(Z1):92
正多抽点时间回去看看,不是简单地去陪他们,而是陪他们玩,下下棋,吃吃饭,聊聊天,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对待父母。父母老了。每次回家,父母总会早早地在路边等待,然后争相去提我的行李。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父亲越发凸显的驼背,我的心里不由一阵心酸,父母是真的老了,而且在人生路上渐行渐远……我轻声喊妈,母亲一脸微笑地转过头来说:"你上次带过去的干菜吃完没,还好吃吧,这次,我又给你做了一些,还有你喜欢的腊肉,我也给你做了些,还有米酒……"我全然答应了,母亲衰弱的眼神里,全是满足。  相似文献   

17.
<正>"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走进教室,我对学生们说道,"今天我们换一种新颖的上课方式,我们来进行电视访谈。现在老师是节目主持人,而你们是电视台邀请来的表演嘉宾。"依据课文内容,我将学生分成四组:莫顿·亨特、小伙伴杰利、莫顿·亨特的其他小伙伴、莫顿·亨特的父母。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融入到自己的角色中,积极发言、踊跃讨论、认真演绎。大家都沉浸在我精心设计的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之友》2012,(Z5):78-79
如果你有话想说:又放暑假了,但我一点也开心不起来。每个暑假都是我的"第三学期",不是在学校补课,就是被我老妈逼着去上一个又一个的提高班。你说这哪是放假啊!简直比开学还累!其实家长们不知道,就算我们坐在教室里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我们补习班一共有几十个学生,有一半在认真听讲就不错了。大部分同学都是被父母逼着来的,来了也是看小说聊QQ睡觉。我觉得大人们花钱让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小时候,跌倒在地上希望父母来扶我们的时候,假如父母说一句:"我相信宝宝是可以自己站起来的!"我们便会擦干眼泪,带着微笑自己站起来。参加工作后,有时领导不经意间的一次表扬,也会让我们激动许多天,而且那段时间我们做什么事,都感觉浑身有劲,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好。联系一下我们平时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16,(Z1):42-43
写作,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要问如何让写作变成快乐的一件事,当然还得靠我的"四大法宝"!名师来引路我在写作上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的老师和父母。我的语文老师是黄小的闾小荣老师,他非常善于引导我们写作,经常举行各种活动来让我们获得生活体验,如通过班报的方式激发我们写作的欲望,如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