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雄珠玑巷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四□葛剑雄在珠江三角洲,南雄珠玑巷几乎尽人皆知,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那里迁来的。而且在家谱的记载和民间传说中,都流传着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在南宋末年(有的记为宋度宗咸淳九年),宫中有一位姓苏(一作姓胡)的美...  相似文献   

2.
文际平 《寻根》2013,(2):29-31
南海联和果岗村与联星上边村,是以江姓聚族而居的村庄。据有关资料记载,他们都是江一龙(唐朝光禄大夫)的后代。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其先祖从原籍四川避祸南迁,经南雄珠玑巷到广州江村落籍。宋绍兴三年(1133年)江西斋携长子文远、次子文旺又从广州迁居南海罗村,长子落籍联和果岗村,次子落籍联星上边村,分别成为两村江姓开基始祖。  相似文献   

3.
山东枣林庄与麻城孝感乡、南雄珠玑巷和洪洞大槐树等著名的移民出发地、集散地相比,实在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名.要不是去淮北调查,我们也不会知道枣林庄.由于朱元璋是濠州人,明朝开国后,他就在故乡设立了一个跨淮河两岸的凤阳府(治今安徽凤阳县).凤阳府虽然辖境极大,但因长期受到战乱、灾荒、瘟疫的三重打击,已经残破不堪,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土著人口还相当稀少,估计不过13万.根据文献记载,从洪武三年至七年(1370~1374),官方对凤阳府至少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的移民,这些移民来自江南的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府和山西北部的弘州、蔚州、定安、武朔等地.迁自江南的移民主要分布在凤阳府城及临淮、怀远、定远、五河等县,迁自山西的移民则集中在灵壁、虹县、  相似文献   

4.
周肖谦 《寻根》2015,(3):125-129
宅第八世祖汝、汝弼、汝玑三公老三大房分家以后,老三房仍居牛食畈及附近一带。老二房散处千家山、石家冲、晏家冲等地。老长房自九世祖鸣履公始即迁居商城城内。十世祖兄弟二人,长房建鹤公居东门内之朱氏巷。二房建公居北门内后巷西口(即以  相似文献   

5.
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反映,禹羌族群早期曾居息于岷江流域为核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并在其地治理水患,发展农业,形成跨血缘、地域的大型族群联盟,促进了当地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文化的昌盛繁荣;正是其后裔代表的氐羌族群与来自东南方向的濮越族群一道,创造了蜀地三星堆文化以来极为辉煌的区域文明,为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苗岭南麓,都柳江畔,侗寨风情,分外迷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角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的侗族人民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古代遗风,被中外旅游者视为不可多得的好去处。侗族自称“干”,是古骆越的后裔,历史上曾被称为“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僚”、“他传”、“闹人”、“洞蛮”、“洞苗”、“洞家”、“洞民”等等。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毗连地带,其中贵州人口最多,目前约有150万。黎江、从江、榕江是贵州侗族的主要聚居区。当地侗族与湖南通道、广西三江、融水、龙胜一带的侗族同操侗语南部方…  相似文献   

7.
牛思涌 《寻根》2005,(6):116-119
追溯牛姓起源.据传说是微子启后裔的一支。微子本名启,因做王子时,封在微(今山东微山一带,一说在山东聊城一带),爵位属子,所以称微子。徽子与暴虐无道的纣王,本是亲兄弟,微子为兄,纣王为弟。  相似文献   

8.
宋明以来,广东士人对孔氏入粤始祖的追溯,经历了由孔戣到孔昌弼的变化.这两个广东孔氏先祖均为唐代人,最先落籍于今广东南雄.宋代以后,其裔孙由南雄逐渐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扩散,官修史书和私家文献对广东孔氏源流的构建也由分歧到渐渐统一.  相似文献   

9.
杨柳 《华夏文化》2002,(1):63-64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这一地区群峰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雄伟,气势磅礴,作为古尧人的后裔,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劳作,在与自然抗争融合的漫长岁月中,他们不仅塑造了本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民族性格,而且创造了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郑金洪 《寻根》2013,(1):134-138
康姓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出自姬姓,为康叔后裔。《通志·氏族略》载周武王幼弟康叔谥号“康”,其后人以谥号为氏,姓康。二是出自外族。据《汉书》《旧唐书》等记载,古代西域有康居国(在今巴尔咯什湖和成海之间)、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曾受汉唐管辖,出使来中国的王子和使者中有居留不返者,其后裔就以原国为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