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工科”是应新经济发展而生的新型工程教育,其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文章以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以“新工科”理念为契机,以培养双创型复合人才为目标,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层面出发,通过改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任务驱动模式,以提升教育质量,服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新工科"的背景出发,以高校人才培养实际要求为导向,在认真总结归纳国内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新工科"背景给高校带来的新趋势、新要求,从而提出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新工科"建设,提出了人才培养新目标和新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概述了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并以南昌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着重探讨了围绕该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计划等内容。以期为"新工科"建设,提升学生工程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进行,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势不可挡。加强"新工科"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时代赋予工科教育的神圣使命。作为我国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支撑点,高等院校传统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新工科"建设与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从高校微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出发,寻找融入"新工科"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下工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受到“新工科”、大类招生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内外驱动力的极大作用和影响,亟待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重新构建。该文针对工科改革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改革措施和工科大类培养模式的当前发展动态,基于对原工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讨论,提出了“新工科”专业实践体系改革设计的四大模块,需以“引导、拓展、专业实践及综合实践”为阶段课程核心,平衡好扩展和进阶的关系,全面提升工科专业人才质量,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以期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的内在需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高度契合,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均衡、教育能力与教育意识不到位、教育内容与学生思维不匹配以及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不恰当等现实问题。对此,应当通过“三全育人”的实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工科”建设,提高高校政治站位,实现全员联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全程引领,打造完整育人链条;全方位渗透,组建多维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7.
8.
从2016年开始建设"新工科",给青年教师指导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在总结"新工科"建设以来指导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基础上,试图探讨"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新范式,既可为青年硕士导师提供新的培养思路,也可为电力系统提供更高质量的"新工科"电气工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新工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成为重要关注点,研究热度持续上升。通过梳理和分析文献报道中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原因发现,实验室管理粗放、安全意识薄弱、法律意识淡薄、实验操作不当等人为主观因素不容忽视,并对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结合“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点和不足,针对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监督检查、规划保障等方面提出“三全五实”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为构建科学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依托"新工科"建设,电子科技大学发挥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工科优势,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从创新性实验改革、工程实例课堂教学以及挑战性思维新理念推进"新工科"建设,助推创新引领性人才培养,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在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该教学成果荣获全国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需求,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达成"新工科"建设共识,启动了"新工科"建设工程,要求高校"新工科"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系统的开放性、融合性与创新性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搭建产教融合教育平台。地方高校应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构建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地方高校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智能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智能化升级.为了适应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这一迫切的新需求,本文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研究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探讨该类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发展目标,进而提出了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的具体模式,为各高校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实际,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优化、办学模式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着力探索具有药学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黄华娟  韦修喜 《教师》2024,(11):105-107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模式。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对计算机类研究生的培养要求,高校应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殊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产学研办学特色,培育更多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解析计算机类专业对“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特殊需求,并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研究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新工科创新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林凤 《英语广场》2023,(9):105-108
“新工科”理念对工科类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给出了新的指导方向,加强工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已是势在必行。现阶段,绝大部分的工科院校都存在重知识技能培养,轻人文素养培育的现象。笔者以《大学英语指南》为指导思想,探索通过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建设,增强工科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有效路径。校本课程建设围绕教材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新方向。研究生教育应坚持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理念,设立对接国家行业需求的特色研究方向,构建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建设跨学科队伍和导师团队,协同校内外科研资源、产业资源,建立起学科交叉、协同融合的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业院校人工智能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对人工智能职教师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通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人工智能师资人才就成为解决职教师资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针对人工智能专业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人工智能职教师范生培养总体思路和框架,围绕交叉共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与内容优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四个主线环节,通过改进教育方式和育人模式以期培养出具备良好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素养、掌握较强教育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更好地助力未来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如何有效地开展新时代工科交叉复合型师资建设成为实现“新工科”目标的关键之一。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能够加快工科教育改革中各个不同环节的实施进程,并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原动力。本校建设满足“新工科”改革需求的师资队伍,需要在确立改革建设的创新性指导思想的同时,切合民族背景特色调整改革的各项实施内容,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培养教师的新时代专业素养能力上着眼,探索完善“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师资团队建设方案,确保“新工科”专业建设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建设服务于新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作为新工科建设排头兵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支撑国家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敢闯、会创、合作为核心要素的人才为己任,能够有效支撑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教育,通过建立“人工智能+X”培养新模式、双创模块弹性学分制、科教+产教融合双创平台、三级递进竞赛驱动的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机制,满足新时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重点抓住新工科对工程教育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等方面的探索需求,围绕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平台创建、创新实践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等问题,提出以“运动控制”为专业特色,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进行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以提高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与当前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符的合格自动化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