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成败归因倾向与知识转化模式理论,构建失败归因、经验-知识转化模式、后续创业意向关系模型,对珠三角地区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展开调研.研究发现: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的内部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对其后续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稳定性归因对其后续创业意向提升并无显著作用;失败归因均能促进探索式和利用式知识转化,但只有探索式...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9,(7):34-39
基于动机理论和调节聚焦理论,构建了"成就需要—风险倾向—创业意向"和"成就需要—创业警觉性—创业意向"双路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成就需要对风险倾向、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倾向和创业警觉性在成就需要和创业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失败是创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更好地挖掘创业失败的价值,本文探究了连续创业者的先前创业失败经历对其后续学习行为的影响,并从创业者不同的归因倾向出发,探究了失败经历对失败后学习行为影响的边界条件。基于创业学习理论和归因理论,对181位创业者的调研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创业者失败经历对于该创业者后续创业活动中的探索式学习行为有促进作用,抑制了利用式学习行为。而在失败后,失败归因对于创业失败经历和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当创业者将失败原因更多归咎于外部归因时,创业者更倾向于采用探索式学习行为,而不倾向采用利用式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较高,从创业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方能实现“失败是成功之母”。基于239份大学生创业失败调查问卷,按照“失败归因-失败学习-失败修复”理论逻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失败归因对创业失败修复的影响。研究发现:失败归因对失败学习具有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对失败修复具有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在失败归因和失败修复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由此提出提升大学生创业元认知能力、创业运作能力和创业心理恢复能力的措施,从而帮助大学生由创业失败转向创业成功。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基础观和企业成长理论,从情境、主体、内容、过程4个知识共享层面对科技型衍生创业企业知识共享的要素进行探究。以此为核心,构建基于共享情境的科技型衍生创业企业的知识共享模式,创业生存期-迁移式知识共享模式、快速发展期-协同式知识共享模式和成熟蜕变期-驱动式知识共享模式,为科技型衍生创业企业进行知识共享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知识共享是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核心知识开发的助推器,也是军民知识资源优化配置的引擎.从军民系统、参与组织、转化团队以及员工个体的视角,提出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的多层模式,这为促进知识共事在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乃至整个国防工业系统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7.
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心理模拟和替换以预测和推理未来,并为未来行为和事件提供指导的认知机制,可为失败情境下探索创业者的思维和认知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基于203位具有失败经历的连续创业者及其创业企业的经验数据,检验哪些因素会导致创业者失败后产生反事实思维。研究表明,失败后内部归因、创业者自我效能感以及经济成本均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反事实思维,而失败时间对反事实思维产生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丰富了反事实思维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身处失败阴霾的创业者从失败中获益也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9.
国际创业模式与组织绩效关系:一个基于知识的概念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国际创业模式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这个过程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是一个权变的过程。本文从基于知识的角度出发,为解释不同创业模式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提供一个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学习是知识的积累和提升过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力和支配性愈加明显.指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的根本目标,基于这一视角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的模式,提出由微观到宏观、由客体到主体、由战术到战略逐步升级的知识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创业知识、创业学习和创业成长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基于288份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样本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创业知识、创业学习以及创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相比创业默会知识,创业确定知识对创业成长的直接影响作用更大;创业学习在创业知识影响创业成长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在创业默会知识影响创业成长中发挥的不完全中介效应更为明显;默会知识会通过创业学习转化为确定性知识从而间接影响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优秀企业家能力从何而来?传统研究分别从经济职能视角、特质视角、行为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近来,研究者开始从学习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文章从隐性知识学习的视角,对企业家能力差异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企业家能力包括机会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概念能力和承诺能力。企业家能力主要来源于隐性知识。企业家隐性知识是一个包含了内容、情境和取向的三维立体结构,其形成与企业家创业活动、价值观和认知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的隐性知识结构进一步导致了不同的企业家能力以及企业家绩效。  相似文献   

13.
史丽萍  唐书林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797-1806
 通过大量的观察、统计和研究发现,知识创新的过程跟原子的跃迁过程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讨论了知识创新与玻尔原子模型的关系,并提出知识创新具有“波粒二象性”以及知识创新存在能级跃迁现象的假设。尝试利用玻尔原子模型来解释知识创新,将知识群所包含的信息量、创新投入、知识创新质量、社会效益、发展年限等相关因素作为知识原子的运动描述变量,计算出知识创新的相应能级及轨道半径,绘制出知识创新的光谱图,并以此来解释船舶动力装置领域知识创新的量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雯  夏清华 《科学学研究》2016,34(12):1847-1855
基于网络嵌入的视角,本文探索大学知识溢出驱动的技术创业过程中,企业通过对学术与产业网络嵌入来构建创业能力,获得成长动力的机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新探索能力和资源开发能力所组成的双元创业能力是创业企业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并转化为成长绩效的内部关键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向学术与产业网络的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中,创新探索能力得到了更显著的提高,对企业成长绩效的促进效应也更积极。并且,创生属性的特殊性导致大学衍生企业(USO)与产业衍生企业(CSO)的双元创业能力构建模式呈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话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解大学生创业态度、意愿和能力,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既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途径。本文借助SWOT模型分析法,对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就业意愿的S-O发展战略,W-O约束战略,S-T多元战略以及S-W紧缩战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团队知识交流的组织知识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戴俊  朱小梅 《科研管理》2005,26(3):121-128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本质是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不依赖于具体个人的组织知识,知识转化的基本途径是知识交流。知识交流大量存在于企业的基层团队组织中,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和情感理论分析了团队组织中的知识交流的实现机制,对Druskat的情感作用模型进行了完善,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交流的团队组织知识转化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7.
新产品开发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目标之一。集成创新是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常规性策略。集成创新是在知识管理的平台上展开的。基于国有企业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地研究检验了知识转化、集成创新和新产品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揭示集成创新模式下知识转化对新产品竞争力的促进机理,发现优势路径和不足之处,提出新产品研发的具体改进策略,为新产品研发能力的培育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发现,知识组合化的促进功能较为完备,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和知识内隐化的功能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吴绍波  顾新  彭双 《科研管理》2011,32(3):9-14
摘要:本文研究了知识链组织在研究与开发协作中,开发活动必须由代理组织完成,而研究活动既可由核心企业完成,也可由代理组织完成的知识分工决策过程,分析了研究与开发完全委托和部分委托不同情形下的最优支付。研究表明,如果核心企业从事研究活动所获得的技术能力增长收益越高,研究阶段向开发阶段转移知识的效率越高,研究活动相对于开发活动的重要性越高,则核心企业越倾向于把研究活动控制在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19.
李华晶 《科学学研究》2010,28(7):1001-1007
知识过滤是新知识与最终实现商业化的知识之间存在的屏障,导致知识投入与创新成果乃至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基于我国31个地区2003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制度过滤还是市场过滤,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而创业活动是突破知识过滤的有效路径。其中,生存导向创业会降低市场过滤程度,机会导向创业则会降低制度过滤程度,同时,创业活动对知识过滤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此,可以通过学术创业等活动,突破知识过滤的屏障,进而对知识过滤、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三者关系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