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金达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5,(5)
一、“都试”课本注为:“讲武”。不妥。容易跟课文第二节中的“致民田猎以讲武”句中的“讲武”相混淆。第二节中的“讲武”,是“教练武事”(见课文注释),是周朝训练军队的一种制度。《礼·月令》有“天子乃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的记载。《国语·周语》也说:“三时务农,一时讲 相似文献
2.
黄衣发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5,(3)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在诗、词、散文诸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战守》这篇策论,是他的政论文的优秀代表。嘉祐五年,苏轼在准备“制科”考试期间,写下了《进策》二十五篇。苏轼在他《感旧》诗引中也说:“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由于这组《进策》写于苏轼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因此 相似文献
3.
4.
5.
姜慧仙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5,(3)
苏轼的《教战守》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因这篇文章是作者向宋仁宗所进的二十五篇策论之一,故有的选本亦题作《教战守策》。苏轼这二十五篇策论规模宏大,思想深邃,见解透辟,论及范围极广,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作者自谓“大抵皆劝仁宗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它是者以锐敏的眼光,考察当代时政,针对当日官冗、兵弱、边弛、财乏以及赋役不均诸问 相似文献
6.
李家珍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4,(4)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教战守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1031——1101年)的一篇政治论文.作者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应制科考试时,作《进策》二十五篇,包括《策略》、《策别》、《策断》三个部分,向朝庭提出厉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主张,要求“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以改变政局,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本课是《策别》中的一篇。当时边备松弛,辽和西夏对宋朝有很大的威胁,随时都有武装侵犯的 相似文献
7.
于江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6,(2)
【讲读目的】 1、认识本文提出的“教战守”主张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学习苏轼大胆直言、关心国事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本文采用多种论证方法,环环紧扣、步步深入的论证方法,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已经学过的文言文,掌握“致”“走”“幸” 相似文献
8.
王银清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5,(4)
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终其生写了大量传世的散文。他的散文特点,具有孟子的浩然之气,庄子的诙谐之风,战国策纵横捭合之格。人们惯与韩(愈)、柳(宗元)、欧(修)、苏(轼)同列并论。有“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之誉。从苏轼的《教战守策》中来看,无怪乎人们韩柳欧苏并称。《教战守策》是北宋论说文中的杰作,主旨论证的是国防问题。劈头就提出“尊尚武勇”常备不懈的主张。这是审时度势之后,忧国忧民的高识卓见。众所周知,宋仁宗嘉祐年间,是北 相似文献
9.
吴凉玉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4,(5)
一、暴露(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 有人认为这个“暴露”是“指冬天在风雪中生活”。(《古代文选讲》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年版一四二页)其实“暴露”并不专指“在风雪中生活”。成语有“日晒夜露”,《劝学》有“虽有搞暴不复挺”,“暴”即日晒。“露”这里用为动词,即沾露,指夜晚被露沾湿。合起来就是日夜在露天之下的意思。这和上文“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的“不暴露”形成对照。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教战守策》,是他一组策论中的《安万民》这个大题之下的一个小题。教战守,乃是教民战守;教民战守,乃是安万民之策。所以,欲安万民,必须教民战守,当是苏轼写《教战守策》这篇论文所要阐发的政治见解和主张,亦当是全篇之 相似文献
11.
江觉非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9,(7)
《教战守策》的中心论点何在?人教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说: 《教战守策》一开篇就避开一切冗词套语,单刀直入,斩钉截铁下断语:“当今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这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的核心是一个“患”字,中心论点的全部由三层意思组成,第一层,为患之因(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第二层,为患之形(不见于今日,是隐患);第三层,防患之策(“为之计”就是献策,“策”就是“教战守”)。三层中第一层是关键,第二层、第三层意思 相似文献
12.
苏轼的《教战守策》,是他一组策论中的《安万民》之下的一个小题。“教战守”,乃是教民战守;教民战守,乃是“安万民”之策。欲安万民,必须教民战守,这是苏轼写《教战守策》一文“用意俱要”之所在,即文之“主脑”者也。然,众家皆说文之开篇句“当今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是文之中心论点(见《中学语文教学》84.1、84.5;《语文教学通讯》84.4《语文教研》84.1;等等),我以为此见不当。还是依清代刘熙载之说:“文固要句 相似文献
13.
生活日新月异地变化,“安全”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内涵。每年暑假,老师都告诫我们说,不要到江河湖海游泳,预防中暑,保证饮食卫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这些都依然是金玉良言。但是,如今都说已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我们在数字织成的网里挣扎,所谓安全,也就涂上了浓重的数字色彩…… 相似文献
14.
郑泽民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6,(4)
《教战守策》作为一篇策论,具有条理清晰,长于说理的特点。本章的长于说理固然与它的条理清晰有关,但更主要的则是得力于对比手法的运用。所谓对比,即把完全相反或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分清是非优劣,决定褒贬取舍,以达到肯定与否定之目的。《教战守策》一文,对 相似文献
15.
苏轼的《教战守策》,大约写于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至六年(公元1061)间。是苏轼当时应试时写的时务策之一,其中详尽地陈述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希冀朝廷能接受采纳以实现自已的理想和抱负。众所周知,苏轼的散文长于说理,而“策”这种文体要求立意高远、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因此,《教战守策》在表现方法上,鲜明地体现了条理清晰、长于说理这一特色。 相似文献
16.
17.
18.
徐忠祥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5,(11):48-48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人教社实验语文教材初三册注:“(终鲜):终于没有。”显然.这儿把“终”字理解成为“终于”。这个解释是很随意的.编者可能没有经过认真思考。首先,句子形式上不美,破坏了文章的整饬美。“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是一个对偶句.其对应位置上的词“既”和“终”的词性应该相同。“既”是个连词.“终”也应是个连词。最顺畅的解释应该是“既……又”.当成并列来理解.学生基本上不用看注释就能继续通读下去。把“终”解释成“终于”.破坏了原本顺畅的语势.据此可以初步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19.
孙永亮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96,(9)
对屈原作品的解注,或失之轻率,或失之牵强。兹略举数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1、余幼好此奇服兮课本对“奇服”的注释是“奇特的服装”,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也认为是“与世殊异之服,喻志行之不群也”。其实,“奇服”就是“美服”。“奇”是“美好”、“美妙”的意思。闻一多《乐府诗笺》说:“奇事,犹佳事也。”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清王士祯《游摄山记》云:“予意山之奇,在登眺;登眺之奇,在烟雨。”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就注“奇服”为“好服也”,“言我冠带佩服,莫不盛美”。“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涉 相似文献
20.
詹鄞鑫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6)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目前使用最广的高校古汉语课教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些注释似乎不妥当。其中的问题在其他同类教材和文选中也往往存在。为了进一步完善教材,精益求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