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笔者在很多场合听到人力资源管理经理们对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不满,认为“管理”这个词给学生设置了障碍。“当今,管理类应届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能直接从事管理工作的几乎是凤毛麟角”,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传化集团战略总监黎恒一语惊醒梦中人:“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管理者,而不是有知识的管理者。”难道上大学、学管理,真的就业无门吗?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是一种规模宏大、组织复杂、功能多样、对社会负有多种责任的特殊组织,其管理以科层制和专业化基础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学管理者不仅要从现有知识中学习教育理论与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从国内外大学办学实践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还应该从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吸收宝贵的理论和经验。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管理,可以从学习《论语》开始。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学参与国家实验室管理的积极行为,主要由依托大学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的国家战略、大学对国家实验室资源和平台的需要、国家实验室与大学具有一致知识创新使命等内外动因促成。成为承包商是美国大学参与国家实验室管理的主要途径,存在大学独立运营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参与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管理国家实验室两种模式。21世纪以来,美国大学参与管理国家实验室呈现出管理资格从固定承包转向动态竞标、参与方式从独立管理逐渐转向大学成立公司合作管理、内部管理结构从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运营模式从大学管理转向公司治理等趋势。其优势是企业管理经验丰富有助于提高实验室运营效益;合作运营避免单一管理者过度吸纳实验室资源;扩大企业参与有助于技术转让;有限责任公司有助于提高管理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大学治理中普遍存在的管理者企业经理人化、大学成为政府的下属部门、行政权力不断挤压学术权力等弊端,在辨析大学治理特殊语境中领导与管理、领袖与管理者的差异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几位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办学业绩,分析了当代中国出不了大学领袖的原因,发出了大学需要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的呼吁。  相似文献   

5.
大学管理活动中的现代思维方式□陈士衡陈士衡/同济大学高教所副研究员(上海200092)大学管理活动是受办学管理者的思维活动支配的。办学管理活动越复杂,就越需要现代思维。所以,大学办学管理者应掌握现代思维的基本特点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校管理水...  相似文献   

6.
王秋峰 《文教资料》2007,(29):135-136
大学大体上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高校在鼓励越来越多的学术型大师涌现的同时,也应给教学型大师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大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传播知识,在敬仰科研型大师的时候,也期待出现更多的教学型大师。  相似文献   

7.
办好一所大学,需要有大师、大楼和大策。其中大师是根本,决定着一个大学的水平,而大楼和大策都得围着大师转:大楼是让大师有工作的好条件,大策是让大师有工作的好心情。大策,就是大学管理制度。大学内部管理制度,归根到底是两个问题:谁来决策?如何决策?前者是决策权力分配问题,后者是决策程序民主问题。我曾以大学管理中的外部制约与内部权力问题为题,撰文谈过一些想法。这里,根据学校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改革求索,深入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大学"级别","丝不断,理还乱"。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是没有按照大学的理念办大学,而是以行政系统的标准来裁量性质上原本不属于行政机构的大学。大学就是大学,不是行政,不是企业,也很难说是"事业"。大学是思想的圣地、知识的殿堂。大学要学者云集,是大师所在,生产思想,发现真理,执着于学问,沉迷于知识,超然于现世,云游于精神。大学教授要能够跳出三界,不在五行,鄙视功名,祛除物欲,搞学问、迷学术、做学者、慕大师,致力于真理的追求,沉缅于探索的快乐,以享受原创的幸福。做学问、搞学术决不是学人"谋生的手段",而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9.
大学知识管理中的组织文化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知识社会,大学管理要向知识管理方向转变.但目前,科层文化、组织内部关系、知识工作者的兴趣以及能力差异等问题阻碍了大学有效展开知识管理.为此,需要大学展开组织文化的变革,要求大学的组织文化向创新、共享和协作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线管理者的工作进程包括四个阶段:管理不完善、管理正常、被动革新、主动变革。这四个阶段要循序渐进、逐次引导。企业的一线管理者通常都是从普通员工经过上级的不断培养、层层选拔,通过各种考验期和最后的预备期,最终才被任命的。一线管理者乃一方诸侯,统领四方。于是,很多一线管理者会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职业生涯中相当成熟的阶段,驾驭工作游刃有余,事实上并非如此。虽然一线管理者的业务知识及技能已经到了运用自如的阶段,但管理意识还需要提升,如思维的转换、方法和手段的丰富化等方面。所以,日本管理大师畠山芳雄特别提示一线管理者的上司,也就是部长层,要对一线管理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