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广乾 《语文知识》2005,(12):27-27
《杂文报》1686期(2005年2月25日)6版《“过滤性病毒”一例》中说:“今天我们最缺的不是对皇权的生疏,而是对民主的无知,对权利与义务的陌生。” 很明显,这个句子犯了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我们最缺的”怎么能是“对民  相似文献   

2.
余秋雨的《道士塔》讲述了一个敦煌石窟的罪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全文对王道士批判的篇幅不占少数,但仔细想一想,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过?他能承受如此之苛责吗?王道士在莫高窟内粉刷壁画,锤毁雕塑的确给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带来了不少损失。可是我们一直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苛求王道士是不公平的。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爱好,所做的一些事无非是打理他的“家”。他的“无知”与“愚昧”都是我们强加给他的“罪名”。我想如果王道士当初知道这块圣地的价值,他是不会做出这一切的。可是在那个吃喝都成问题的时代,又…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指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这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领域,是全体公民共同生活的准则。就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未来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该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中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中的一部分内容。该单元突出“权利”二字,目的是唤醒中学生的权利意识,培养其对法律的亲切感和热爱之情。该节内容从理论阐述到活动设计均有助于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格权是法律确认的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使学生能够热爱法律,积极地运用法律为权利而斗争,在维权的同时履行义务。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我与他人关系”的第三部分“权利与义务”中3.4:“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一、教学…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 10 7页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上引课文中的“人民”肯定错了 ,大错特错 ,将“公民”错成了“人民”。195 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三章的标题就是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 1982年宪法的第二章标题仍是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由第三章调整到第二章 ,更显示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视的程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由国家法律明确加以规定 ,但在这些法律中 ,宪法是处于国家根本法的地位 ,是国家所有法律制订的根据 ,那么…  相似文献   

6.
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普及、强制、免费的新阶段。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同时也是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适龄儿童、少年在任何一所国家认可的学校接受的都是义务教育。新《义务教育法》对国家强制实施义务教育所做的相关规定.需要我们调整目前社会上默认的关于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中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非法律专业开设《法律基础》课,是全民普及法律常识的需要,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以法治国的需要。因此,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讲授法律基础知识,又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在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使学生懂得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宪法和基本法律的精神和规定,增强法制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成为国家民主、科学和法制的先导,成为21世纪祖国现代化的栋梁,是我们法律课教学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储朝晖 《中国德育》2010,(12):73-7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养合格公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需要明确目标,切实贯彻落实。公民教育就是教人明了作为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对这个国家有哪些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双向的,有义务的人必然拥有权利;如果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也无法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人们对有关“性”的问题比较忌讳,很少有人在公开场合讨论涉及“性”的话题。据调查,大部分高中生是依靠同伴、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获得性知识。而通过这种自我摸索、“无师自通”的方式获得的性知识很多都是不准确甚至是有害的。社会的“性忌讳”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高中生的性无知与性愚昧,而性无知和性愚昧又直接导致了高中生不健康的性心理以及不当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家永 《家长》2006,(10)
柯玲同学:你好!编辑部将你的来信转给我,现在答复如下。就来信所述情况看,你继母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虐待。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或精神上蒙受损害。如,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患病不予医治或强迫过度劳动等对家庭成员进行摧残和折磨。我国《婚姻法》强调“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职业》1997,(4):32-34
《职业教育法》讲座(四)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本刊编辑部六、公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职业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教育法》都有专门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第四十六条...  相似文献   

12.
刘建军 《红领巾》2005,(1):105-107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正逐渐步入法治化轨道.为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须对该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正确处理好诸多关系,使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上达到司法民主与审判职业化、人民陪审员权利与义务、立法上的原则性与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无知的美德与提高执业素质的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13.
●回归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内容标准“权利与义务”部分明确提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的目标。具体阐述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在“法律与秩序”部分提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14.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韩寒、郭敬明、《几米漫画》、《老夫子》……中学生们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而对《红楼梦》、《子夜》、《战争与和平》之类的经典名著却越来越陌生。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一直“身  相似文献   

15.
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他便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认知这个世界,不断地变无知为有知。人类前行的历史,也如同这婴孩一般,是一个不断走出愚昧,摆脱愚昧、摒弃愚昧的过程。愚昧,是人身上的枷锁,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阻碍人类的前进,并随时有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和痛苦,历史上因愚昧造成的千古遗恨真叫人不堪回首。于是,我们在内心深处重复着一个永恒的声音:我们要走出愚昧!走出愚昧,首先要认知愚昧。一个人或许无知,但他若能知道这一点,便总有办法补救。最可  相似文献   

16.
又一次,我们站在了“年”的门槛上,眺望新的四季。然而,无法否认的是,过年的“年味”正在越来越淡,面对即将到来的“年”,我们感到一丝失落和困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春节还会不会是中国人最期待、最隆重的节日?“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所消解的。它缘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的无知,对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无知。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我们要设法把“年”从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使传承千载的生活的“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责任、权利在法律上日益确定,我们有必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即未成年人应承担起哪些权利和义务。我国现行法律就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权利义务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1款也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  相似文献   

18.
有幸拜读了“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汪先生在该书中用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论证了“细节”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其中“细节决定成败”成为一时的流行语。仔细琢磨,在我们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何曾不是如此?如青年教师培养,绝大多数中学都采取了类似大学的导师制(师带徒、一帮一)的方式。但是许多学校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以下细节。1.制度制定上,把重点放在导师的职责履行上,忽视其权利的规定。义务与权利是对等的,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享受,片面强调义务而忽视权利,在客观上势必造成指导教师心…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关于公民权利义务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比如有关“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学术争论使得人们从民主法治的角度去认识有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即公民义务的相对性问题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说一下看法,仅当引玉之砖。 一、公民义务相对性的涵义 我们都知道在法学理论之中,有这样一个被经常强调的观点,即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这种观点重点强调公民权利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包含三个内容即:(一)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是无限的,而是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分析】“法律是什么”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中第一板块的内容。这个板块是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法治观念”中的“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及“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树立用法律保护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等目标编写的。教材以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的逻辑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