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课本第三册中《从甲骨到缩微图书馆》一,错误地认为甲骨是书籍的雏形。甲骨是古代(尤其是商代后期)书写或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一种古老字,其内容是当时人们占卜的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甲骨的这种性质和用途就决定了它只是当时字使用的一个特殊方面而已,不是当时流行于社会的主要字形式,甲骨卜辞更不是所谓的书籍。当时的书籍是先商时代就已经产生并一流传于后世的“典”、“册”。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课本第三册有一篇课,题目为《从甲骨刮缩微图书》。这种内容的章很好,中学生天天读书,了解一些有关书的演变史很有必要;但是,课中某些地方的说法欠妥,  相似文献   

3.
×××同学问:《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中,作者为什么按时间顺序介绍书籍演变的过程? 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主要根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和目的来进行安排。说明顺序常用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程序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往往以时间为序。《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重点说明了书籍演变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而书籍的演变从三千多年前的有文字的“甲骨”到当代许多奇妙的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头绪纷繁,内容庞杂,若不采用合理的顺序,必然很难说清楚。课文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说明,有助于层次分明、脉络清楚地说明书籍演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一篇文章的篇名。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将此篇名改为《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笔者认为,不论是《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抑或是《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其说法均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5.
李辉同学问:“《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中‘韦编三绝’的故事,为什么不是用来说明孔子勤奋好学的?”在说明文中,举例子是最常见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或科学道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属于说明事物的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书籍。书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代谢、丰富、完善。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上问世的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是用来证明春秋战国时期确曾有过“简”或  相似文献   

6.
甲骨卜辞中涉及到“求生”的刻辞约二十多条,如①:  相似文献   

7.
曾有多篇被论为“诗”的甲骨卜辞,如“四方雨”、“一日雨”等,实非诗,这从卜辞的属性、甲骨的原文、论“诗”的误区、诗歌的特性等可以清晰得见。以此商榷。  相似文献   

8.
本全面梳理了甲骨“降”和“陟”的语义和用法,粗略显示了甲骨一对反义词的发展演变,并由此排除甲骨卜辞的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9.
拓展作文思路,即写作思维具有多视角、多侧面、多方位等特点,避免孤立地、片面地、呆板地从门缝里瞧。构思文章要打破常规,沿着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多层面、多角度推进,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古今中外,全方位扫描,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切入点,确定行文全程。下面介绍五种基本方法。1.时空变换。《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以时间先后为序,介绍了我国自殷商甲骨文的出现到现今的缩微图书,各时期书籍制作的材料、优缺点等清楚明白,给读者留下了书籍演变发展的整体印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展示了少年鲁迅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和在“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在内容面存在的问题和语言中存在的用字,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图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在我国,图书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纸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除了把文字记录在甲骨、金石上之外,使用最为广泛,时间最长的便是竹和木。而经加工后写了字的竹和木称之为“简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简、犊也,从竹、闻声”;“牍,书版也,从片”。由此可见,简,竹为之,故称之为“竹简”;犊,木为之,故称为“木牍”。在甲骨文中,  相似文献   

12.
第一步,泛读。方法:快读文章标题、首尾段,浏览中间段。通过泛读,可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文体和篇幅。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以下简称《图书》)一课,通过泛读可以了解到:1.文体是说明文;2.内容:写书籍的演变,书的起点是甲骨文,目前已经发展到缩微图...  相似文献   

13.
说"杏"     
从象形、会意、形声上解说“杏”字,均会产生一些不能回答的问题。通过考察“杏”在甲骨卜辞中的字形和用法,发现作为果名的杏借自作为祭事的杏。“果也”并非“杏”的本义。  相似文献   

14.
释"告"     
本分析了“告”字的甲骨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牛”下“口”的会意字。“告”一词的本义为祭告义。“告’,的形体下方的“口”则用来表示祷告义,“告”的字形义为祭祀时用牛牲并面对牛而祷告。《说》分析“告’’字的形体不确。  相似文献   

15.
“图书银行”就是集存书、借书、租书等多功能于一体,师生可自行选择存放图书的品种、数量和时间的一种管理方式。把闲置的图书存放在“图书银行”里,“图书银行”则按书价总和以年息10%予以回报。在“图书银行”里可以用书息换回自己喜欢的书。倘若借书,则按书价交纳一定押金。出租的图书还可以视情况给予折扣及办理优惠卡。存、借、租的书如有损坏,“图书银行”视损坏程度予以适当补偿,丢失则照价赔偿。下面,笔者就学校创建“图书银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精读篇目《故宫博物院》《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万紫千红的花》训练角度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作文训练题作文范围:全面地、细致地、准确地  相似文献   

17.
释"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舍”字的金形体,“舍”字由两部分构成,其上方为甲骨里的“余”形,下方为“口”。“余”的本义为房舍义,“余”在卜辞里已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这样,“余”的房舍本义则是通过另造新字“舍”来表达。“舍”的形体下方加上的“口”,作为同源分化字的造字手段,用来表示该字读成上方部件的语音。  相似文献   

18.
本从人类学的角度阐明甲骨中“人”字的化内涵,并从“人”字的甲骨构形和许慎的说解说明古人的化智慧和传统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9.
释"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姼”早就出现在甲骨卜.绊中,但古今学界对其仍有不同的解释,甚至有错误的解读。从汉语方言以及壮侗语相应同源词来看,“姼”的本义应是《方言》记载的“母姼、父考”,而且上古时期更多用于称谓“外公、外婆”。  相似文献   

20.
一篇课文标题的再推敲江苏丰县李寨中学高霭亭1987年版的初中语文第五册曾选入《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一文。对于此文标题,记得曾有人提出过异议。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三册,亦将此文收入,只是把标题修改成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然而,修改后的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