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购销形式的改革,促进了图书征订方式的改革。近年来,许多出版社与发货店联合举办图书看样订货会,把30多年一贯制的“隔山买牛”变成了“产销见面,看样订货”。新华书店天津发行所在看样订货的基础上,吸取年画发样征订的经验,从1985年开始对部分图书试行发样书征订,成效显著。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干部小百科》一书的发行为例。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发展超级书店林穗芳书越出越多,书店越来越少,卖书买书越来越难,研究如何使发行工作摆脱这种困境,已成为出版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我国年出书量早在1992年就已超过9万种,但读者比图书产量更关心的是在市场上有多少种书可供选购。订书如“隔山买牛”,书店要...  相似文献   

3.
一盼多出好书:围绕“两优一高”多出农、林、牧、副、渔这类好书。当前尤其要快出水稻优质高产和栽培、管理新技术的书。 二盼图书下乡:出版社应列出一批批农技图书,发到新华书店,让他们选订;新华书店应开大逢车或流动书摊送书下乡,方便农民选买;书店门市部应多多陈列农技书。 三盼开办、办好庄稼医院:庄稼医院要四季常开,同时供应一些与之相关的图书,供农民选购。 四盼农技干部下乡开办夜校读书班:特别是就一些农业新技术,发图书、上辅导课。 五盼村村都有图书室:农民自己出点钱,新华书店帮助办好图书室,让农民能借书、学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看样订货”对改变书店过去的进货中存在的“隔山买牛”,不明好歹的状况,无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于是,各家出版社争相效法,订货会此起彼伏,各种邀请书、信纷沓而至,进货单位应接不暇,业务人员马不停蹄,忙于奔命,群众对此议论纷纷,看法不一。应当肯定,看样订货势在必行,“图书看样订货会”在提高订货的准确性、克服盲目性,保证社会效益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还应当坚持。但如果仅仅把开“看样订货会”作为搞好看样订货的唯一形式,则未免有点片面了。我们认为,搞好看样订货应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出版社召开看样订货会,各进货单位业务人员聚集一堂,当场看书样订货,拍板定案,这对出版社来说是比较省事和有益的,但于进货单位却很不利。其不利之处有三:一是各出版社都争相开看样订货会,有的相隔几天,有的是同时开,销售店业  相似文献   

5.
简讯     
○最近,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为确保“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任务的完成,举行了“国家重点图书目标责任书”签字仪式。安徽科技出版社等9家出版单位的法人代表分别在目标责任书上签字。据悉,安徽省有40种图书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在今年元月举行的第八届沪版图书看样订货会上,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图书深受欢迎,共成交码洋1712万元,占订货会总成交额的近1/5。该社的《世  相似文献   

6.
当前,图书出版行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跟风书”、“平庸书”、“盗版书”越来越多。为此,政府和出版单位都采取了不少管理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是政府的管理不到位?是出版单位的管理不到位?还是图书市场的不完善?然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先知道政府该管什么?出版单位该管什么?对管理对象进行科学的评价是进行管理的基础。因为要想知道管什么和如何管,就要对管理对象进行评价,以确定具体的管理目标,看看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本文试图就有关图书出版的评价做一简单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图书出版中的哪些问题是政府应该…  相似文献   

7.
图书订货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的历程。它以现场看样订货直接交易取代看目订货中间代理,对几十年一以贯之的“隔山买牛”式的书目征订方式而言无疑是一种改革,对计划经济下“一店经销全国”的垄断式经营体制而言也是一种挑战,显示出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就即将于新世纪之初举行的“北京图书订货会”而言,它的前身是“首都图书交易会”,首届仅有44家出版社、290名书店代表参加,订货码洋也只有676万元;到2000北京图书订货会,出版社设置摊位达750余个,住会正式代表有3 500余人,几乎全国的出版社和地…  相似文献   

8.
图书精品纵横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出版界“精品意识”、“精品工程”、“书出精品,社创名牌”、“多出精品”成了颇为时髦而且喊得相当响的口号·出版界关于如何“实施精品战略”的学术讨论也逐渐热起来。要想“实施精品战略”,首要问题应该明确什么是精品。关于什么是精品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很不一致。有人认为,精品就是受读者喜爱的精神产品;有人认为,精品是一个质量概念,糖品主要看图书的内容质量。有人认为大部头、豪华精装、获奖书、名家作品都是精品。究竟什么叫精品?精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精品都具有哪些特征?怎样才能走出图书精品的误区?本文想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肖楠 《出版参考》2009,(18):29-29
什么是“靠谱”?拿过来能用,用之有效即是“靠谱”,对于健康书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靠谱”,就是别虚,别做老百姓看不懂的,做那些有用、有效的健康书,要做这样的健康书就必须在编辑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从选题策划、内容选定、图书定价、营销宣传几个方面做实做精,才能最终出来“靠谱”的、老百姓喜欢的健康书。  相似文献   

10.
试论面向21世纪的选题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中国编辑》2005,(4):36-37
在计划经济时代,策划并不占主导地位.编辑工作主要是围绕作者进行,大多数情况是作者写什么书出版社就出什么书。编辑也多以修改加工书稿为己任,即所谓的“坐堂编书”,工作重心主要是案头书桌。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图书与绝大多数商品一样,已由原来的短缺逐步变为相对过剩,加之读者日益成熟,图书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这就要求出版活动要由围绕作者转向围绕读者和市场进行.策划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各图书馆都在大幅度削减外书刊的订购量。我们工大馆自1995年起暂停外图书订购。为什么要停订,停订后带来哪些问题,图书馆应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种状况,下面就我馆实际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绿色图书?在200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向参会的出版社发出了“用再生纸、出绿色书”的倡议,国内首次完全采用再生纸印刷的图书正式对公众亮相,这本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儿童环保行为规范》所采用的每一页纸都是环保的。绿色事业是指环保事业。因此,有的绿色图书是指环境保护的图书,如《绿色经典文库》中的书都是在世界绿色环保运动史上起到过关键作用的经典著作;另外,由于绿色是健康的颜色,因此,人们也将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图书称为绿色图书;还有,国内一些出版人士将正版的图书称为绿色图书;更有出版社对图书进行了新分类,即:买回来就看的图书,叫做绿色图书。而在美国,“绿色书”的内涵早已确立下来,并且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关注,美国的“绿色书”到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它会越来越受欢迎?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11年1月9日至11日,被誉为"出版行业风向标"的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京举行。本次展会除常规的图书馆看样采购、书稿版权交易、评书荐书活动及业务研讨交流外,首次提出了"全煤体出版物看样订货"的理念,设立了数字馆,将数字出  相似文献   

14.
书评是宣传图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能够更深刻地揭示图书的内容,还对图书内容和形式的优与劣、成与败作出评价。 书评与图书发行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的图书发行工作是坚决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的。是以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的。图书发行工作要贯彻“两为”方针,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并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必须通过多发好书去实现。书店如果不多发好书,贯彻“两为”方针就会落空。多发好书是我们发行部门的根本任务,是新华书店的优良传统,是广大图书发行工作者应尽的职责。为了多发好书,首先要鉴别什么  相似文献   

15.
书店悄现为读者个性化配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 《出版参考》2009,(13):I0006-I0006
某公司的李某最近遇上了一件烦心事。公司为给员工“充电”,准备开设一个小型图书馆,由他负责去采购书籍。 几百号人的公司,该买多少书、买什么书,才能让上上下下都比较满意?他的烦恼没多久就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一本畅销书面世,多本封面相似的“克隆”图书就会紧跟步伐出版上市,对于读者来说稍不注意就会买错书,抄袭的书不仅封面相似,而且内容粗糙,给读者带来了不少困惑,在业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新民网对此报道:有业内人士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图书编辑从原来只做指令教材“等米下锅”转变为自己走向社会“找米下锅”,组稿已经成为一个图书编辑必练的基本功。那么,怎样才能组到好稿子,怎样才能出有特色的图书呢?一、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编辑要分析市场需求,就要研究读者心理,既可以到书店、到图书市场上去调查已经有了哪些书,哪些书需求量大,也可以随意和周围的同事、朋友聊聊他们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希望出什么样的书等等,并随时观察他们用书的过程。将收集到的信息经过去粗取精,综合分析,对图书市场的需求就…  相似文献   

18.
一本畅销书面世,多本封面相似的“克隆”图书就会紧跟步伐出版上市,对于读者来说稍不注意就会买错书,抄袭的书不仅封面相似,而且内容粗糙,给读者带来了不少困惑,在业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新民网对此报道:有业内人士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出版发行部门的生产力,缓解读者买书难。具体来说,特别要解决好以下几个“老大难”问题: ①如何让读者及时知道有什么新书(特别是重点书、好书)? ②当地读者有一定需要量的书(尤其是好书),书店不进货怎么办? ③读者有经常性需要的书,基层书店大都不可能充分备货怎么办? 应当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决策者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出发点来设计改革蓝图的。但经过十年改革实践,这些问题并未很好解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图书广告是传播图书发行信息、加速图书商品流通的一种宣传方式。它通过各种媒体,包括报刊、电台、电视台、橱窗、征订目录和其它宣传图书或报道图书服务内容的各种印刷品和书写品,把读者和发行者、出版者联系起来。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图书广告是出版发行工作的“信息工业”。要活跃图书市场,解决或缓解“买书难”和“卖书难”,使“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不成为一句空话,就必须重视这项“信息工业”的建设,尤其是重视它的基本建设——图书广告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