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很喜欢迟子建。在我的印象当中,迟子建的文字总是凝固 着一团融化不了的白雪,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她很少刻意地去 诠释和展望什么,而是把温情的批判和人格的光芒作为打动读 者的精神力量。那大量采用的儿童视角和宁静而辽阔的艺术视 界,那犹如天籁般的至真至纯的自然气息和灵性而诗意的本色 语言,都使我们的阅读始终充满着一种舒心和快意。  相似文献   

2.
迟子建作品《越过云层的晴朗》关于人对自然万物的关切与尊重的动人的描写,并以其那固有的温情之光和悲悯情怀表现人类对个体生命价值更普泛的尊重,这是对人性的独特的理解,这种独特的理解使迟子建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轻灵、博大而又朴素的宁静之关。《越过云层的晴朗》展现了迟子建对“伤痕”的别一样书写。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步入文坛直到今天,迟子建一直执著地抒写着她的故乡“北极村”那一片神奇的土地。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她神奇的感觉,神奇的感觉又使其作品有一种神奇的氛围,从而构成了迟子建作品的一种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是黑龙江省走出去的知名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特色为人们所熟知,她笔下的人物众多,但是始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在地域特色之外我们更能够发现人类最为真挚的情感,那就是作品中温暖的情调和悲悯情怀,这是她作品中始终如一情感,本文试图探讨迟子建小说中的温暖与悲悯。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的中篇小说《起舞》,向读者呈现出了女性与城市同构的历史景观。这些女性居于城市,她们以率真自主、善良坚强、大气爽朗的女性特质,宽广博大的母性情怀,书写着城市精神;她们对日常生活的自觉体认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为了捍卫城市的灵魂,主人公丢丢用她那壮烈的起舞表达了自己对家园最深沉的眷恋。《起舞》无疑是迟子建的创新之作,作者首次将笔触深入到城市化进程中,直指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体悟。  相似文献   

6.
牧歌远去 如果你有机会去大兴安岭旅行,别忘了带上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那片林海会因迟子建的文字而永埋记忆……读这本书的确有一种恍惚感.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雾月牛栏》《白银那》《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  相似文献   

8.
刘松 《文教资料》2008,(15):18-20
儿童叙事视角和童年叙事话语的运用是迟子建小说的一大特点,它赋予了小说自然的灵性,以及纯朴而简单的风格.学界对于迟子建作品的解读和评价也多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作为切入点.作为作家创作的重要特征,任何对于迟子建作品的分析都必然离不开这一点.但是当我们以一个理性的阅读者的身份走入迟子建的童话世界,似乎又可以挖掘到这个审美视界中所蕴藉的某些深刻内涵,透视出童年视角下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或许这也能够作为我们理解迟子建的一种角度.  相似文献   

9.
迟子建是东北女作家乃至中国当代女作家中比较独特的一位,她对乡土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感悟都深深的烙印在她众多作品中,在这位女作家身上,我们总能感受到别样的情致,领悟到宽容与悲悯。在她的中篇小说《鬼魅丹青》中展现出来的,除了作者一贯的温情风格外,还有更引人深思的内容,那就是关于两性关系以及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确切的说,是迟子建又一次用她的灵性吟唱出的女性悲歌。  相似文献   

10.
东北民俗文化是迟子建文学创作中难以分割的文化命脉。东北民俗文化的融入使迟子建的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东北特色和民族特征,同时也增强了她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历史纵深感。迟子建用三十余年的创作,塑造了一个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民间风俗世界,斑斓丰富的民俗文化是她永葆创作活力的秘密所在。多重民俗叙述视角的选取可以看出迟子建的民族文化情结和叙事冲动。迟子建小说创作呈现出的民俗化倾向,直接体现出了她对东北这片土地的深切观照。  相似文献   

11.
正"所有的翅膀都渴望飞翔——迟子建新书《候鸟的勇敢》朗读首发会"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蓬蒿剧场共同策划,以朗诵的方式发布迟子建的小说新作《候鸟的勇敢》。小说中,迟子建选择金瓮河候鸟保护站为故事的主要场所,主人翁周铁牙和张黑脸在保护候鸟的过程中,呈现出人性善恶的方方面面。迟子建以干净唯美的笔触,直面现实世界的罅隙和日常的波澜,书写精神迷途之人的爱与悲痛、欲望与沉溺,以及  相似文献   

12.
迟子建小说有着浓浓的乡恋情结.这种浓浓的乡恋情结,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小说的乡恋情结缘于迟子建对乡土及乡人的热爱,因此,她的小说一以贯之地闪烁着一种人性的温情之光.  相似文献   

13.
阅读迟子建的小说,总有一种心旷神怡、如临其境的感觉,眼前浮现一个清纯、质朴的唯美的世界。迟子建的文字细腻,感情激扬,蕴含着诗美的律动。本文从语言风格、环境描绘、人物刻画等方面加以探讨,浅论迟子建小说的诗性美。  相似文献   

14.
道家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深远,迟子建小说中就有很浓郁的道家色彩。与道家的反智主义相关,迟子建喜欢塑造弱智者形象,借之表达人生理想。道家深谙祸福相倚之道,倡导安柔守雌,迟子建也强调"必要的丧失"。迟子建还像道家一样主张返回自然,寄希望于那些与物同情的小说人物。道家思想使迟子建小说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作品信息     
迟子建推出新作《福翩翩》每年春天,我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作家苏童曾如此描述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迟子建。新春,迟子建最新中短篇小说集《福翩翩》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据悉,该书由迟子建2006年、2007年间创作发表的七部中短篇小说结集而成。收录的第一篇作品《福翩翩》,讲述了乌吉河畔百姓的琐碎生活,两对夫妻怀揣希望经营着曾经遭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迟子建创作及其人生经历,找到迟子建早期小说中悲悯情怀的表征及其演变,另外从整体上把握迟子建早期小说对“悲悯情怀”的践行和坚守,并尝试从中发掘“悲悯情怀”推演出的种种丰富蕴涵.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小说近年来在众多创作流派和创作风格中独树一帜,她的小说有鲜明的死亡意识,这种死亡意识是迟子建体验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她所写的死是死生契阔的人间感情,也是大自然的轮回替换,传达出作家对于生命的关照,并且以死亡的方式表达对于不尊重生命的强势社会力量的失望与抗拒,构成迟子建小说的深层话语。  相似文献   

18.
迟子建是一位从中国最高纬度的黑土地上走来的女作家,她以绚烂而平淡的笔触和悲悯的女性情怀描画了自然、人生的画卷.迟子建画面感强烈的作品与西方绘画艺术有着内在关联,她与米勒一样钟情于表现底层小人物,与梵高一样执著于强烈的情感表达,与高更一样在对现代文明的逃离中寻找着理想的精神家园.迟子建的创作不断从西方绘画艺术中汲取着灵感,西方绘画艺术对迟子建的影响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在文化和文学领域的对话,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作家获得了俄罗斯读者的关注与青睐,迟子建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迟子建幼年时独特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及自身对俄罗斯文学的钟情与偏爱令其诸多作品浸润着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底色,为其在俄罗斯的传播提供了广阔平台和可预设的接受语境。通过对迟子建作品在俄传播情况的爬梳可发现,俄国学者在民族文学、乡土文学和神秘意蕴的视域下对迟子建小说的研究与接受呈现出边缘化与滞后性的特征,从中可以管窥我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整体态势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每年春天,我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作家苏童曾如此描述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迟子建。新春,迟子建最新中短篇小说集《福翩翩》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据悉,该书由迟子建2006年、2007年间创作发表的七部中短篇小说结集而成。收录的第一篇作品《福翩翩》,讲述了乌吉河畔百姓的琐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