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可采用一题多解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在发散中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他们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因而思考时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思维框框,开拓视野,在形成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1.同一个内容,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理解来。如在《草原》一文的教学中,有一女孩不解地问道:“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并不茫茫’是怎样一幅景象?作者为什…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是开阔思路、活跃思维、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培养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既要看发散的数量,更要看发散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以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人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培养流畅性和变通性,增加发散的  相似文献   

4.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有在解决难题时,才要求学生从多种渠道进行发散思维。实际上对于发散思维的培养,更应该注重从简单题目入手。  相似文献   

5.
<正> 中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手段,发散思维是抽象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多向性、求异性和创造性,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中学数字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一、关于多向性训练 多向性表现在:思考问题要不拘一格,思路宽广,是多方位的,既可以考虑问题条件的派生,也可以考虑问题结论的恒等变形。  相似文献   

6.
读了《数学教师》1992. 1期,1992. 6期刊载的有关高层次应用题对提高思维素质的作用的文章受益非浅。高层次应用题往往立意新、综合基础知识强,求解方法灵活多变,课堂教学中对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一个学生无论哪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思维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入门基础知识的训练。在此,笔者谈谈初中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教育功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应用题有三个特点,即有具体内容、有数量关系、有结构特征,还牵涉到许多数学名词术语,所以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但笔者认为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应用题教学也只有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使学生学得活、学得好。那种教师一例一例地教,学生按固定思路一题一题地练,甚至死记解题程式、解题方法、搞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有背应用题教学的初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品质等数学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应用题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可从以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训练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鼓励质疑问难、认真探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最好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多种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思维结果.它具有多向性、独特性的特点,可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特性,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对学生思维灵活性与发散性的训练,指导学生灵活地学习与运用知识,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发展.本文以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为载体,探究问题解决的多向性,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以达到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文就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谈点体会。一、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思维的多向性表现为思路宽广、考虑全面,在数学中一题多解就充分体现了发散思维多向性这一特征。例1用怎样的辅助线可以在等腰梯形中划出等腰三角形。(初中《几何》第二册第178页“想一想”)方法一:平移一腰:如图1、图2、图3、图4,分别过四个顶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方法二:延长两…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应用题是难点。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可帮助学生弄清应用题的事理、结构和数量关系。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1.语言发散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因此,语言训练是应用题教学的先决条件。从认数开始,就要给学生创设语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性思维是相对于收敛性思维而存在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具有多向性、跳跃性、独创性等主要特征。在地理教学中,依据这三大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特殊意义。其中多向性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和起点,跳跃性是其中间环节,独创性是其最高目标。基于它们各自的特征,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时,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等特点,对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如何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及不成熟的做法。一、一叙多问的训练发散思维训练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来的知识圈,在解题中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多种解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红旗大队要修1200米的水渠。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2,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根据上面的条件,可设计以下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①两天各修多少米?②两天共修了多少米?③还剩多少米没修?④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多少米?⑤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多少米?⑥已修的比剩下的多多少米?学  相似文献   

15.
正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最好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多种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思维结果.它具有多向性、独特性的特点,可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特性,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例已知a,b,c∈R  相似文献   

16.
现行教材对于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养成都还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科学化的训练序列。为此,我结合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思维的训练。一、培养学生语言思维的多向性传统教学中习惯运用讲解式,学生的思维方式因袭教师的模式,思路狭窄,不善另辟蹊径、别开门路,形成一种求同思维模式,这远远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国外一些教育学家认为:教育“最理想的结构乃是提出一命题,从中引出大量的知识(布鲁纳《论教学的若干原则》),就是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思维多向性…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需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典型题型灵活转变学习策略和解题思维,从而实现学习质量的持续改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三种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粗浅的分析探究。教师应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创设多种情境,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帮助学生系统性掌握典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语教学中,写作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语教学中,让我最烦恼的,就是学生作常常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学生作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语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眭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出发点,多角度、多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9.
《基础写作》教学中的"多向性"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写作》课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发散机制、换元机制及换向机制的“多向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更多的新异性的写作思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写出的章超出常规,别出心裁。  相似文献   

20.
陈琼 《考试周刊》2014,(25):69-69
<正>发散思维可以赋予思维灵活性、广阔性、独创性等可贵的品质,它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机会,拓展学生解题思路,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一般事物的质和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果改变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