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只列式,不计算"这种形式的题目在小学数学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程度,是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一项。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容易混淆公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不理解等等。那如何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列对综合算式呢?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粗浅地谈一谈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列对综合算式,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实验教材删除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章节,给一线教师造成了错误的理解,认为新课程的"解决问题"只重视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强调数量关系的教学。从此,数量关系不敢讲了,生怕"套模式,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发展"。其实,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已经把数量关系的教学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如何进行数量关系的有效教学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多数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过多关注对问题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而忽视对数量关系的运用,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有效思考,缺乏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不能正确形成解题策略。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数量关系的运用,从构建数量关系到活用数量关系,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生本教育"思想,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搜集合理信息;引导筛选信息,提出有效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方法;关注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演绎拓展变化,引领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解决问题的步骤,从"捕捉有效信息,读懂关键词""巧用解题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学会回顾反思,概括提升""挖掘拓展,建立模型"四个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在小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利用有效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构建解题模型,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解决问题"教学,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解决问题”教学中,不少教师关注情境的创设,关注.信息的搜集,而数量关系的分析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数量关系的训练是机械训练,与新课程“解决问题”教学的理念相违背,应该抛弃。其实,新教材中并没有完全忽视数量关系的教学,只是摒弃了死记硬背,重视情境的创设,重视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强调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课改伊始,问题解决教学中对数量关系的教学一时忌讳极深,课堂上避而不谈,生怕被扣上"新瓶装旧酒"的帽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问题解决教学重新进行理性审视,我们发现数量关系不仅要教,而且需要浓墨重彩地教。这是因为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元素,学生只有基于所求"问题",把握全体"框架",找到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才能打开"解决问题"的正确通道。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低年级的问题解决结合数的运算意义的逐步推进,导致"重计算轻问题解决"的现象普遍。再加上教学计算时问题  相似文献   

9.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通过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数量关系等策略,促进学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新教材中"解决问题"板块是由老教材的"应用题"板块不断演变而来的,但这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方式、优劣分析等方面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三套教材变化的情况来解读新教材"解决问题"板块。提出对"解决问题"三个基本步骤的重视,对"阅图"与"分析数量关系"的传承,利用情景"事理"去理解数量关系——"数理",再利用"数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观点,探索新教材"解决问题"教学有效策略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自己的做法谈几点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就是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知识面,在语言技巧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扎实教学,勤奋钻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提前感知体验中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3.
课标第二学段要求“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数量关系知识。六年级学生对数量关系有了感性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精心点拨,适时引导,落实数量关系教学。下面结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编排特点,就该册数量关系的教学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课标在第一学段没有要求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导致部分教师淡化了对基本数量关系术语和关系式的教学,使学生缺乏清晰的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和思路,到了高年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认为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现结合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的分析与思考,与大家探讨一些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笔者曾经搜寻官方网站查找到关于"算用结合"最具权威的解释:计算应该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也就是说,计算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  相似文献   

16.
正发散思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当前,解决问题教学虽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还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解决问题的教学既要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应用题的编排方式,将与之相关的数量关系教学分别融入“解决问题”等教学中,一般不再总结、提炼出明确的数量关系。也几乎没有强调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方法。有些教师认为新教材淡化了数量关系教学,在教学中降低了对学生提炼、分析数量关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教学不单再是例题教学、分类教学的方式,而是与各领域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时空,变"教解法"为"策略指导",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把认数和计算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数量关系运用于实际,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既培  相似文献   

19.
课改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十分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但第一轮课改后,数量关系教学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倾向。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过多地关注信息的收集、整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往往一带而过,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思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常常是在生活经验或者直觉的支持下完成的。虽然他们把问题解决了,但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缺少有意识的体验,不利于学生形成解题策略、提炼解题经验。《课标》修订时,明确指出:“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量关系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华章》2007,(11)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让头疼的一种类型,对找到方法的学生来说非常简单,但对于有些学生就很困难了,找不到解决的"钥匙"犹如题海捞针。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好策略。所有解决问题的题目中都有数量关系,只有分析清楚题里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