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备课已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其实,备教材与备学生并不矛盾,备教材是备学生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教师不能为教材所限,要学会“用教材教”。笔者认为,“用教材教”主要是指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所涉及知识进行深挖与拓展。下面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曲辕犁为例,谈谈自己在备课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备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组织学生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备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以及拓展伸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习题,这就是备课中的“四备”。  相似文献   

3.
张琦 《四川教育》2001,(11):35-35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做个有心人,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和运用教学中的童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备课时“挖”童趣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孩子学会多少个单词,记住多少组句型,而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切实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的需要为需要。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 的过程,既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把传统的备课时“备”知识,变为备课时“备”学生,尽可能地挖掘一些充满童趣的材料。备课中“挖” 童趣时应…  相似文献   

4.
终生备课     
报载:一个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他的课讲得非常好,听他课的教育局干部和外校老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可以说我准备了一辈子;而对这节课的教材,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如果我们把直接准备叫“小备课”的话,那么终生备课就是“大备课”。 所谓“大备课”,就是教师为了教好书,育好人,在自己从教的整个生涯中,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以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永不停息地去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去研究教学和提高教学。一句话,教一辈子书,备一辈子课。  相似文献   

5.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我教小学数学近二十年了,许多教材教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我还是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有时上一节课,我备了二、三次才到班上去讲。下面谈谈我对备课的认识和做法:1.备教材,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各册教材、各个单元、各个例题、各个练习,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我钻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抓备课是重要的一环。但是什么才是语文课较为理想的备课呢?本文试图联系语文课的正反两面经验作一些探讨。一、要备读“备读”是什么意思呢?目前有不少老师备语文课,只是满足于将语文书翻翻看看,对照“教学参考资料”、“备课用书”,“教案选集”一类书籍,“熟悉”一番内容。仅仅这样,实际上是够不上“备读”的要求的。所谓“备读”就是教者切忌一不开口,二不经心,务必花一番功夫研读一下教材本身,求其烂熟  相似文献   

7.
吴坤 《学语文》2011,(4):29-29
所谓备教“陌生化”,是指备课时,对熟悉的课文、传统的教法进行“陌生化”处理,力求有新颖独到的见解.力求有新的突破。即人们常说的“素备教材”、“熟课生备”: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说说备教“陌生化”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行政领导上布置“备课”工作的初期,我校老师的思想认识是多种多样的。教龄较长,业务水平较高的老师表现得自高自大,认为“自己教了几十年的算术,课本中主要的内容和定律几乎全在肚皮里了,莫说用不到备课,就是不带书本进教室上课也不成什么问题;只有没经验,没能力的人,才用得着备课哩。”有的老师认为“领导上要我备,就只能服从领导,不得不备。”有的认为人家都备,自己不备也不好意思,抱着敷衍的态度。有的公开说:“备课笔记是形式主义,徒然浪费时间,增加麻烦,倒不如备在肚子里来得灵活、机动。”个别老师很想备好课,但又不知从何处着手。因此,在开始写备课笔记时,就流於形式主义,效果很不好。通过较长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同时在学习中逐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加上行政领导一再强调加强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的重要,因而老师们在思想上转了一个弯,多种多样的思想也逐渐统一起来了,大家一致认识到只有认真备课,才能提高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油画总要用浓重的色彩把画布涂满。中国画大多留有空白 ,齐白石画虾 ,没有画水 ,却活灵活现。在教学中 ,巧妙地留下“空白” ,是活跃课堂、铸造学生高素质的良方。人的素质 ,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影响(主要是教育)的“合金” ,“空白”艺术是铸造“合金”的艺术之一。一、教有取舍1 备课要“吃透两头”。所谓“两头” ,一头指大纲精神和教材内容 ,一头指学生实际。吃透了“两头” ,就懂得了备教什么 ,备教师怎样教 ;备不教什么 ,备学生怎样学(自学)。2 推行“先学后教”。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效果的信息 ,作为“教”与“…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械制图课的特点,从备课要备内容、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和学法、备习题入手,提出“掌握和熟悉教学内容,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教学理念,从而通过科学备课,达到机械制图授课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师语文“每课一得”教学法伊春师范学校刘春龙当前.中师语文教学有各种方法,本文试从“教师默课”、“学生每课一得”、“教后小结”三个方面谈谈“每棵一得”教学法。一、教师默课教师默课是备课的一种好形式,而通常备课是说一备教材,二备学生。似乎了解了教授...  相似文献   

13.
吃透“两头”上好思想品德课所谓吃透“两头”,就是指教师必须吃透学生思想和教材内容这两头,认真备课,把备课和备人结合起来,做到备课先备人,备人先备思想。吃透学生思想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教学有针对性。如,教学《谁最美》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调查、访问。课堂教...  相似文献   

14.
主备试教以“互助、互动、互启”的方式,克服了传统集体备课方式无课后研讨的弊端,使“教什么”和“怎么教”不仅贯穿于课前主备、课堂实践之中,而且与课后研讨很好地融合了起来,教学反思成了教师日常的教学习惯。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以研促教、发展学生、提高教师等方面对主备试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械制图课的特点,从备课要备内容、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和学法、备习题入手,提出“掌握和熟悉教学内容,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教学理念,从而通过科学备课,达到机械制图授课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世军 《黑河教育》2011,(10):36-36
新课程改革已经大张旗鼓地进行好几年了,但我们的美术教学却还在重复着“天高皇帝远,我教没人管”的状态。我们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绝大多数是很认真地备课的,但他们仅仅是备“课”,而不是备“人”;仅仅考虑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数学备课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数学备课水平是衡量数学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新课程背景下,应全面深入理解数学备课的内涵,关注数学备课的主要工作,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备数学教材、备学生、备数学教学方法的目标与要求。备数学教材重在吃透数学教材,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数学思维空间;备学生重在全面理解学生,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个性心理差异的基础上激发其学习需求,开启其数学智慧,活化其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能动地学习数学:备教法重在考虑如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从而不断提高数学备课的实效性,并以此促进师生共同经由数学教学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备课”之惑想上好课、教好书必须有备,才能无患;反过来说,如果无备,可能就有患了。——可想当年自己实习,苦苦备课一周有余,教案背得滴字不漏,待到上课仍没有解患;再看如今学生实习,备课苦苦不止一周,教案熟得倒背如流,轮到上课还是有患。——不知道应该写多少“通过……使得……”才能真的“通过……使得……”;也不知道要有多少“启发…  相似文献   

19.
备课是一门学问,备好课应该是一种艺术,它是教好课的前提,是学生学好的重要保证.备课的重点是“三备三写”.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创造性的备课 ,这是创新的教与创新的学的重要环节 .而传统的备课对教法、学法及学科思想、能力培养挖掘较少 .创新的备课是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禁锢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变备教法为备学法 ,变备教案为备学案 .用创新的眼光审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 ,做到把好“两关”、“三个吃透”和“三个转化” .“两关”即学生关和教材关 .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心理、学习态度、情趣等 .其次 ,要过好教材关 ,一是吃透教材教学内容所占的地位、作用、主要线索及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