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可考试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考试就像部队练兵那样频繁,能叫得出名称的,诸如“单元测”、“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质量检测”、“毕业考”、“摸底考”、“模拟考”之类,没有名称的即兴考试随时都可能有。对于语文这一科而言,那些平时认真听从老师教导、刻苦地去做大量习题的学生想每次考得“高人一筹”,就像那些平时只喜欢看“闲书”、读“闲报”,不愿意做习题,看起来不热爱语文学习的学生,你希望他每次都考得一塌糊涂一样,很难。既然如此,学生就很容易得出这…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 ,也不可能取消考试 ,至少目前还不能。考试作为教学检测手段和激励机制 ,能为“应试教育”服务 ,也能为“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是我们怎样利用考试。在省“九五”课题《改革语文考试 ,营造主体实践环境的实验与研究》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以一切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出发点 ,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考试的功能定位在有利于检查教学质量 ,更好地改进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自主意识 ;有利于把语文教学引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广泛的语文实践上来。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往往会遭遇一些尴尬和困惑,即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学习语文或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原因有三:一是当前语文教学本身的功利性作祟,当下的语文考评机制逼着教师和学生紧跟考标,用大量的时间去机械地训练字词句篇,学生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美文、欣赏美篇,提高语文素养;二是学生的功利心作祟,普遍认为语文学科的成绩提高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立竿见影,且课本内容与考试联系并不是很直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相似文献   

5.
王慧 《中国德育》2010,(2):71-71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比”的现象。如:拿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相比;拿不善言词的学生与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的学生相比……甚至在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情况下,所有的学生往成绩跟前一站就“比”出来了:他语文好,数学差:他画画好,可成绩太差;她唱歌好,学习却不好……于是,  相似文献   

6.
断想一:静态与动态   考试强调“静”,学生得静下心来,全面回忆梳理,安静地用标准去答题。可是语文考试怎能一个“静”字了得 ?静态的考试只能考固定不变的知识,而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它应含有大量的鲜活的内容,不进行动态的语文考试显然是不全面的。   同其他考试一样,语文考试是应看结果,但学科的特殊性提示我们更应看学习的过程。学生在亲身体验运用语文知识和锻炼能力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会产生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这个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的过程,是“结果”的一个尺度衡量不出来的,然而却是十分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如今凡事讲“快乐”似乎成了一种时尚。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一些学校和老师也大力提倡“快乐学习”,“快乐考试”。据报载:山东省某市不少小学在期末考试时就进行了所谓的“快乐考试”。这是一种“无考试时间,无固定考场,无标准答案”的考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害怕考试,而是像平常学习一样宽松自由。  相似文献   

8.
学生们刚升上初中。最近的一次考试,我布置他们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真烦)”为题,写一篇作文。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以“长大的感觉真烦”为题,无不在作文中大谈学习压力太大,成绩不理想。竞争激烈,休息、娱乐的时间少了,书山题海?……怎一个烦字了得!有的学生甚至还流露出厌世情绪,不清楚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一味地怀念已经逝去的童年.不想长大!  相似文献   

9.
杨裕海 《江苏教育》2007,(24):16-18
考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其目的必然就是:促进师生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引领有效教学的方向,让教师更好地教,让学生更好地学。  相似文献   

10.
大多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潜心研读一篇课文.会发现太多的教学内容.可构想到太多的教学方式,于是乎。满怀激情地将它们在课堂上“全盘托出”,但结果却令人沮丧;虽然看上去课堂气氛如节日般“热闹非凡”,学习内容如商品般“琳琅满目”.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收获甚微。不由想起课文《剪枝的学问》,“减少”有时是为了“增加”。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每堂课的学习内容不苛求丰盈,学习方式不苛求缤纷,学会取舍,追求“一课一得”的简单语文、扎实语文,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考试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考试命题要注意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这样,考试作为一种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才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并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考试命题应凸现“五性”——人文性、整体性、工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让考试命题与课程改革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读懂一篇课文,更不是为了考试获得高分,而应该在提高学生素质上起作用,在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收获,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打基础。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从小养成创新的习惯并有创新的体验,应该是语文教改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中学招生考试,语文只考一篇作文,我非常赞成。过去一度盛行考繁琐的语文知识,招生考试如此,学校的毕业考试、期终考试以至平时测验也就竞相模仿。影响所及,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助长了教师教学中的繁琐哲学和学生学习上的死记硬背的风气。所以现在改考一篇作文,是改得对的。只考一篇作文,能不能反映学生平时的语文学习成绩呢?我认为小学高年级以上只考一篇作文,是完全能够反映学生平时语文学习成绩的。因为作文是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使用标点符号等各方面语文基本技能的综合表现,是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艺术和文字艺术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实现“语文”的语言功能.作为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读书。读书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始。常态的语义学习的媒介是一篇篇阅读文本.因此,常态的语文学习活动也应该从文本阅读开始。要让学生学会读书.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在语文课上做好如下几件事。一、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新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课程的语文考试怎么考,这是新一轮课改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新课程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作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客观评价标准化考试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所谓的“标准化考试”。考试嘛 ,很简单 ,找一两个人出一套题目拿给学生做 ,然后老师给一个分数就完了。在学习外国的同时才发现还有“标准化”考试一说 ,中国人才明白什么“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别。为了追求科学性 ,追求准确性 ,在“风”的推动下 ,“标准化考试”飞遍神州大地。客观性试题铺天盖地。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考试” ?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标准化考试 ?有人说 ,标准化考试是当前语文教学问题的病根 ,这种评价公正吗 ?新时期 ,语文教育界响亮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受制于考试,时间久矣。因为考试,“读、写、感、悟”并没有让语文成为学生思维的翅膀,反而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负担。那么语文到底应该在学生的心灵间留下怎样的印迹呢?语文应该留给人以怀念。我上中学时,有幸遇到一位“懂语文”的老师,更有幸遇到一个不为单纯考试而学语文的年代。我的语文老师不反对我们看课外书,更不反对我们作文时“信马由缰”地自由发挥。他让我们读愿意读的书,他让我们写愿意写的文,他让我们说自己愿意说的话,而这一切都与考试无关。因为与考试无关,我们的“语文”似乎不在意是不是切题,是不是准确。我们在语…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语文教学伴随着巨大的惯性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伪科学的泥淖 ,教师和学生束缚在一个虚拟的学语文的环境中 ,本末倒置地去“研究”语文 (为了应付考试 ) ,而不是实事求是地去“学习”语文。文章针对这一现状 ,从课程与教学的结合上提出了科学地界定“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看法 ,即处理好课内、课外语文学习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光明 《四川教育》2003,(12):19-19
语文兴趣不浓语文教师成天在忙碌些什么?翻烂的课本、教参、试卷,一篇篇被肢解的文章,一次次乏味的考试……真正的语文连影儿都没有。语文教师喜欢语文本天经地义,然而调查情况并非如此。调查显示,中学语文教师看过“四大名著”的仅占调查人数的20%,看过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更是凤毛麟角,国内知名度最高的“茅盾文学奖”作品,接触者也很少。布鲁纳说:“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一个不喜欢语文、不喜欢广泛阅读的语文教师,一个不懂语文“妙处”的语文教师,怎能让他的学生感到语文的“刺…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传统作文教学偏重于对作文形式方面的指导而不注重对作文内容方面的指导。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研究作文的具体写法,在指导学生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过多地考虑“炊”的问题,而较少考虑“米”的问题。由于忽略了对作文内容的指导,导致学生作文内容空泛、单调,反映的生活面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