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1](p30) <论语>中的"君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道德品质意义上的"君子",另一种是指身份和社会地位意义上的"君子",这句话中的"君子"显然是指前者,因为其中并非表述一个事实,而是蕴含着某种道德上的训诫.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在该书中,孔子提出了“君子不器”(《论语&;#183;为政》之十二)的通才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其内容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学经典之一,拥有众多的英译本。而把握“君子”和“小人”的内涵是正确理解《论语》精神实质的关键之一。“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成对出现,体现了两种人在政治立场、地位出身、道德伦理观等方面的对立,其蕴涵的意义十分丰富。而目前部分英译本试图在英语中找出一对词来完全取代《论语》中成对出现的“君子”、“小人”,不能将其丰富含义完全体现。  相似文献   

5.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作,饱含着儒家思想的精华,其中对"君子、小人"的表述是内容丰富的一部分,通过统计它们在书中出现的次数以及分析它们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对《论语》一书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有更加深入的、不同角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贞而不谅。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忧道不忧贫。  相似文献   

7.
李鸿显 《考试周刊》2010,(36):45-46
对《论语》中"君子不器"这句话,解释几乎千篇一律——君子不是器具,君子要做通才。但据《论语》整篇表达之意,"君子不器"应解释为"君子不谋器",因为器是由小人于肆中造作而成;君子谋道,学习治国平天下之术,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关系,实现治国平天下之大业。  相似文献   

8.
“君子不器”是孔子对君子品质的最高要求,它既符合“仁”对德的要求,又符合中庸对智的要求,是对君子之德及智等诸多美好品质的高度概括,它为封建知识分子进德修业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9.
"君子"一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出现频率较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而对"君子"的英译研究也应该引起翻译学者的重视。本文主要从古今对"君子"的不同理解,以及亚瑟·韦利、理雅各、庞德等人对《论语》中"君子"的英译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0.
凌运良 《考试周刊》2012,(23):28-29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文献,蕴义钩深致远,内容涵盖极为丰富,涉及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君子人格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至今仍对国人的君子人格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其理论加以诠释,对其现实意义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君子不器     
鲍鹏山 《新读写》2012,(4):56-57
孔子说:“君子不器。”这句话的内涵之一:器不是君子。器,即工具或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君子岂能像一件让别人称心称手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中的君子是一个复杂饱满的立体的形象,以仁为质,以礼为用,文质相兼,修德、治学、孝亲,形成一个立体的君子修养体系。该体系对今天的我们学会如何做人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君子教育是孔子开创并经后世不断丰富发展的一种主流的人才培养思想。孔子吸取商周时期的“礼乐教育”精髓,结合当时“学在民间”的文化发展现状,以“仁”“知”“勇”“礼”为主要教育内容,在私学教学中开创了“君子教育”。君子是孔子追求的人格理想,也是孔子在教育中对自身及弟子的要求。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君子应当具备“仁”“知”“勇”“礼”等品质;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张君子应当求学、养德、修己、笃行,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以身作则,教育他人;在教育特点上,君子教育主要表现为内容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形式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功能上情感培育与政治教化并重。在大力推崇时代新人培育的当前,君子教育依旧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与现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做到与众不同呢?我想,除了达到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最起码要求以外,还要有新的时代内容,还要有更加坚定地理想信念,还要更加与时俱进,掌握更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作品,其中产生的成语是整部《论语》的浓缩版,本文在文化语言学的视野下,集中阐释《论语》成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君子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前辈学者对于“君子不器”的理解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器”的内涵和功用出发,将“君子不器”理解为君子不只有一种功用;另一类则对“君子”进行深入分析,将“君子不器”与君子的道德属性联系起来。第一类理解没有全面考虑“器”和君子的特征,第二类理解则不免抓错重点甚至有过度解读之嫌。因此,两类理解都有所不足。“器”是指人像特定的器物一样,只能承担某些特定的角色,消极地发挥角色功用。“君子不器”则是指君子有能力承担无限的角色,根据所处的关系和情境选择最恰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雷红霞 《考试周刊》2013,(58):22-24
君子是《论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孔子及后世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论语》从知识才能、道德品质、社会政治、批判精神等方面对君子的价值做了多角度的充分阐释。君子不仅对历史上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理想和独立人格产生了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变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向他靠拢,温和可亲;听他的话,严厉不苟。’”“三变”即三种变化。子夏的话是赞扬君子  相似文献   

20.
孔夫子非常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 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变好的朋友,不要结交不好的朋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