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生态社会主义,但生态社会主义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挖掘,对经济理性、生态帝国主义以及消费异化的批判,对商品使用价值和社会公正的强调,对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无疑是有帮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据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学院式的思考往往难以解决现实的问题。因此,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借鉴其有价值的思想,但更重要的还是立足于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为此,清晰界定生态文明的内涵,弄清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前阶段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措施,对于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践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西方的绿色运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三者结合的产物。它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的思潮,它设想了未来"绿色社会主义"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和措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坚信社会主义能够克服生态危机,培养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新发展,是对先前的人类文明的超越,尤其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内容推进人类文明在当代的进步,也为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创造更加文明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生态社会主义兴起于西方社会的绿色运动,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与思维逻辑,以生态危机为视角,对现当代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了批判,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生态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主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这对于我国构建生态文明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统文化基本生态观以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方面归纳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渊源,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统文化基本生态观以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重要来源以及合理借鉴,以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有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其自身特有的理论源流,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近代西方的法兰克服学派对高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政治报告,昭显了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认识和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问题,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生态文明的理论溯源之一,它立足于“人类尺度”着重分析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出发,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致力于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安德烈·高兹是法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另辟政治生态学路径,主张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理性来揭露生态问题的根源,进而指出只有生态社会主义才是走出生态危机的出路。纵观国内的研究现状,只是从宏观层面笼统界定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乌托邦色彩。尽管高兹对社会主义的独特阐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我们仍需结合现实意义从微观层面去剖析其理论局限性,从而全面推进高兹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应有之意,它反映并深层地折射出了人类整体和谐生存的目标与图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总体性”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世界观意义,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因此,这一“总体化”进程有助于我们深入反思生态中心论、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由人性危机所导致的生态危机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左翼社会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绿色运动,是一种以建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型社会需要为目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该理论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亍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于是生态文明呼之欲出。为实现生态文明.我国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丽晶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42-14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体育的要求也更加强烈。生态体育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理论基础指导下,对生态体育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生态体育的发展、如何发展生态体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构建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生态文明的构建,要求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选择合理可行的构建途径: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借鉴吸收国外生态文明构建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我们过上真正的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表征着人类群体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觉醒程度和实践水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提出了加快生态道德建设步伐、提升生态道德建设水平的现实要求,因为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搞好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其基本进路是提高党政机关、企业等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的生态道德意识,注重生态道德的实践,完善生态道德建设法律保障,构建生态道德建设体系,确立生态道德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土地污染较为严重、农村乡镇企业污染显现、畜禽养殖业污染突出、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污染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民和地方政府生态意识淡薄、乡镇企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农村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环保的法律体系不健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参与主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完善农村生态法制体系、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