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六世纪处所介词词组南北存在差异。选取《世说新语》、《周氏冥通记》、《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四部载籍来讨论,发现南方文献中处所介词词组更倾向于居VP前,南方文献中传统介词"于"在处所介词词组中所占的比例比北方文献中的要低。总体上北方介词词组位置比南方稍显保守。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改革,顺应了道教更具有官方化、成熟化的趋势.在改革道路和形式上,北方的道教改革官方强制性推行,南方则是官方推行的特点与个人影响并重;北方的道教活动介入政治过深,南方的道教改革在后期则有意回避政治,这是道教改革南方成功而北方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妈祖信仰是中国社会中一个极富特色的民间信仰。沿海漕运北上催生了妈祖信仰向北传播,而沿海和运河贸易的发展促使北方妈祖信仰进一步扩展。与南方相比,妈祖信仰的北方传播无论是传播路径、信众来源,还是价值功能都体现出了北方特性。通过简单归纳北方妈祖文化的特点,政府或民间可在今后的倡导和推进工作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针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武林中有“南拳北腿”的说法。南方的拳术一般以拳法、手法为主,腿法为辅;北方的拳术除拳法外,更注重腿法,故有“南拳北腿”之说。南拳,是主要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南一带  相似文献   

5.
人在江南,若是不和江北人说话或是干脆去了北方或者更南的南方,很少自省到是身处江南的。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兼并群雄,统一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但观其文献,仍未摆脱三代严格图案式的周之系统。刘汉王朝灭秦之后,遂使重飘逸之美的南方文化中心北移,这种与周文化迥然异趣的楚风,同此前统一的北方文化相融合,并为之注入了生动的气韵,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审美观。兼融黄老之学和儒学的西汉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楚人建立在北方的新型文化。因此,刘汉王朝的大一统,就美学思潮而论,不仅取之于南方的飘逸,而且也融入北方的崇高,形成后世盛赞不已的“汉家威仪”。“汉家威仪”作为一代新的美学思潮,在更高层上弘大了以崇高、厚重为美的北方文化,是起于南方的刘汉王朝在审美追求上勇于吸收北方审美意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因为我有暖气。"北方纬度高,自然冬季气温更低。然而,并非气温更低的地方就更冷。现在,我们要请出一位名人——伟大的牛顿先生。对,就是那个传说被苹果砸了头的牛顿。牛顿先生发现了一个物理定律,叫做"牛顿导热冷却定律",给我们解释了这个问题。我们都说,冬季时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但你也许不知道,湿冷并不是说空气中的水蒸气多,而是说空气中布满了直径只有几微米的  相似文献   

8.
内战结束后,美国南方面临着重建的历史任务,除了政治与经济层面的重建,文化重建也不容忽视,教育新获解放的南方黑人成为当务之急。内战爆发后不久,北方教师即跟随联邦军队与北方慈善团体进入南方,开始了教育南方黑人的使命。以新英格兰地区白人女性教师为主体的北方自由民教师将文化知识以及北方的道德、价值观念带进南方,试图提升南方黑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并重塑战后南方的黑白种族秩序。面对南方艰苦的生活、教学条件以及南方社会的敌视,北方自由民教师努力从事教育南方黑人的事业,为南方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名花报     
花,谁不喜爱?名花,就更可爱了。经群众推选和园林界专家以及知名人士评议,我国南方和北方各有十大名花。其中,除南方独有中国水仙,北方独有君子兰以外,南北都榜上有名的是九种: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兰花、山茶、荷花、桂花。下面介绍几种名花,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散文诗《雪》(见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虽然区区几百字,但方寸之中见天地。文中。鲁迅先生画了两幅图,一幅是南方的雪,一幅是北方的雪。南方的雪,滋润、美艳;北方的雪,冰冷、坚硬、灿烂。鲁迅先生生在南方.写作此文时居于北方。对于不同地域的雪,他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正三角梅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喜充足光照。其品种多样,植株适应性强,不仅在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在寒冷的北方也可栽培。此花原产巴西,在我国南方通常栽植于庭院、公园,北方则栽培于温室,是美丽的观赏植物。本次教学,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三角梅的画法。  相似文献   

12.
两晋南朝时期,北方流民大批南下,经过侨州郡与土断,南下北人逐渐与土著汉人融为一体。南北汉人之融合,既壮大了南方汉族队伍,更提升了南方汉族素质,为南方社会进步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一种会上树、在天然树洞中繁殖的珍贵鸟类。它又是一种夏候鸟,每年3月末,从南方飞往北方,繁殖于内蒙古西部的呼伦贝尔,黑  相似文献   

14.
<正>自小生长在北方,很是向往南方的秀山丽水,偶于文字中读到一方钟灵毓秀的所在,总能使我心驰很久。想着那样的水乡泽国,最好是有着戴望舒笔下的雨巷那般的迷离与朦胧;最好还能像陶渊明眼中的南山,远离尘世喧嚣,自有一种宁静与淡泊;或许再有点王维心中的禅境,就更美了。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大多出现断层甚至衰亡现象。中国文化却延绵数千年而传承不辍。南方的楚文化,作为长江流域几千年原始文化发展的结晶,与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交相辉映,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宝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和北方黄河流域富于理性色彩的文化相比,从总体特征上它更趋于想象、情感、体悟、更具有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16.
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夏抵达中国,同年冬离华回国。他只游历了中国南方,未到过中国北方。《白图泰游记》中关于中国北方情况的记述,恐系得自传闻,或为后人所加,因此有很多失实之处。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2月6日《工人日报》上撰文说,最近杭州三名小学生给教科书编辑提出两个疑问:一个是语文《称象》的插图中,尽管是同一水平面,曹操看起来却比大象还高;另一个说“燕子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孩子们查找资料后认定,候鸟燕子一年三季呆在北方,仅有冬季到南方过冬。因此把“回到”改为“飞到”更妥帖。这种不惟书、不惟上的劲头令人耳目一新,孩子们的质疑给所有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上了意义深刻的一课。  相似文献   

18.
词花花     
燕子的故乡□张瑞孔秋天的天气渐渐变凉,燕子从北方飞向南方;春天的天气渐渐变暖,燕子又从南方飞到北方。燕子啊燕子何处是你的故乡?南方的鲜花处处芳香,燕子在北方向往南方;北方的春色天天变样,燕子又在南方思念北方。南方啊北方处处是燕子故乡。邮编:461400地址:河南省太康县实验小学春游的感觉,真好□罗晓航春游的感觉,真好,那一天,我们走进了春天的怀抱。微风里,闻一闻泥土的芳香,田野上,听一听乡村的欢笑。春游的感觉,真好,那一天,我们唱起了春天的歌谣。池塘里,数一数游来的蝌蚪,山坡上,看一看绽开的花苞…  相似文献   

19.
水果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可是,过去,南方的很多水果在北方都是相当难吃到的。一方面是因为交通运输条件的不便利,更主要的是因为一些水果成熟  相似文献   

20.
周远喜 《初中生》2004,(36):24-25
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 (1)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____、持久; (2)北方的雨,下得豪爽、____、粗犷、干脆. (3)南方的雨,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 (4)北方的雨,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