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通过对热处理机组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了退火工艺优化的方向,对加热与冷却的控制工艺做了优化调整。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工艺优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退火制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ST15采用两种不同的退火工艺进行实验,优化ST15退火生产工艺,提高钢板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三个60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组织特征并分析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试样组织均由铁素体和马氏体岛组成。1#、2#、3#试样的马氏体岛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3.87%、10.48%、6.49%,对应的抗拉强度分别为723MPa、654MPa、594MPa,表明随着马氏体体积百分比增加双相钢的抗拉强度逐渐上升。2#试样中发生碳化物分解的岛数量最多,屈服强度最低,推测马氏体分解,产生体积收缩,铁素体中位错发生恢复和松弛,是降低屈服强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Tafel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测定不同浓度缓蚀剂在0.2 mol·L-1乙酸介质中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20℃、0.2 mol·L-1乙酸溶液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冷轧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缓蚀剂的浓度为3×10-3 mol·L-1时,缓蚀率达到85%,属于阴极型缓蚀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在冷轧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其吸附为自发进行的物理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5.
退火处理对紫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紫铜进行了退火处理,并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和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处理能改善紫铜的组织和性能,对后续的锻造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膨胀试验、热模拟试验和热轧空冷试验.研究了不同含锰量对15MnV钢相变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不同锰含量的临界点、等温转变开始时间,观察了显微组织,确定了化学成分与15MnV钢临界点的回归公式,找出了锰含量及控轧后的终冷温度与组织细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轧控冷试验。试验表明.通过合适的控轧控冷.降锰后的15MnV钢性能可达原15Mnv钢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DC53K模具钢的退火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到900℃保温3h的退火工艺退火效果较好,其退火硬度在21.9HRC左右,退火组织获得了类似共晶碳化物十二次渗碳体+索氏体基体组织。另外,850℃×4h后720℃×4h的等温退火工艺对DC53K模具钢的退火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平整对08Al钢冷轧薄板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鞍钢冷轧厂平整前后08AL带钢深冲性能和成型性能的测定实验,研究了平整对冷轧深冲板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平整有利于均匀08AL钢冷轧薄板的性能,提高08AL钢冷轧薄板的深冲性能,但是,平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08AL钢冷轧薄板的成型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现有T91钢热处理工艺为依据,结合T91钢管开裂原因,对T91钢分别在770℃,790℃,810℃,830℃进行退火,通过拉伸试验、硬度试验、金相试验并结合钢厂的实际得出,T91钢的退火温度为820℃~830℃,速度为0.13m/min,从进料到出料时间约为120min,管材的成材率提高12.8%.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C-Mn-Al系冷轧TRIP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其成形性能与传统的C-Mn-Si系TRIP钢相当,同样可以产生明显的TRIP效应;试样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7.5%,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l元素的TRIP效应作用可以替代Si元素。  相似文献   

11.
对工业化生产的C-Mn-Al系高强度、高塑性冷轧钢板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材料的抗拉强度为730MPa,屈服强度为470MPa,延伸率达到28%,屈强比为0.63;钢中的主要强化元素为C、Mn、Al,相应的最大含量分别小于0.21%、1.5%、1.6%,材料的原料成本低,生产工艺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12.
对退火过程中露点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生产与设备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退火过程中的露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带钢表面总的油含量、加热速度和H2吹扫速度,以及钢带所带的乳化液的多少;露点温度的高低对钢的氧化、炉辊的结瘤甚至汽车板产品后续的脱脂性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了双辊铸轧W9Mo3Cr4V高速钢薄带的退火实验。通过实验的研究找出了铸轧高速钢薄带合理的退火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用单晶Si(111)和载玻片制备了SiO2薄膜。对薄膜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测试不同退火温度下SiO2薄膜的微结构、透反射曲线和红外吸收谱。研究表明:退火后SiO2薄膜仍为四方结构,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晶格常数与标准值相比均稍小。退火温度对薄膜平均反射率影响不明显;薄膜平均透射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5.
本钢特殊钢公司轴承钢连铸坯生产初期,钢材质量低倍检验合格率低,消耗指标高,冶炼周期长。通过电弧炉配入40%铁水、采用炉门氧枪及炉壁氧气喷吹系统配合供氧的操作模式;优化LF精炼渣、中包保护渣、结晶器保护渣成分及操作工艺,使轴承钢质量低倍合格率明显提高,GCr15钢的化学成分全部达到本钢制定的标准要求,其中〔O〕=8~10×10-6、其它检验项目均满足GB/T18254-2002标准要求,GCr15钢实物质量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Raman光谱、紫外-可见透射光谱技术及原子力显微镜对非晶碳化硅薄膜结构和光学特性的热退火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拉曼谱带随退火温度的增加而逐渐红移和尖锐化,显示了薄膜中晶化有序度的提高。退火后薄膜包含大量紧凑的纳米团簇,膜面相对于未退火样品较为粗糙。根据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导出的光学带隙从原始样品的1.86eV连续增加到经1050℃退火样品的2.23eV。碳化硅薄膜中纳米团簇的形成及其晶化程度的增加导致了薄膜光学带隙的蓝移效应。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常规碳和低碳的成分设计开发出了屈服强度500 MPa级的特厚调质钢板,对比分析了其组织和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成分设计时,调质处理后获得回火索氏体,具有高的强韧性匹配,因此更适合高强度、大厚度产品的生产;采用低碳贝氏体的成分设计时,经较低温度回火能获得较高的低温韧性,但力学性能的热稳定性较差,因此更适用于较低强度级别的特厚板或薄规格的高强板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