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净化各类水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铝、硫酸铁、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聚合硅酸铝铁(PSAF)絮凝剂,研究了用PSAF处理板桥水库、练江河和驻马店某造纸厂废水的絮凝性能,并与用PAC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考察了不同絮凝荆对水样的去浊率、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有效浓度下,聚合硅酸铝铁处理水的性能明显优于PAC.  相似文献   

2.
实验采用激光微米粒度测试仪在线测定混凝处理时絮粒的成长过程,并初步探讨了搅拌槽内三种絮凝剂Pac、PFC、PAM以及复配的絮凝剂PAC与PAM、PFC与PAM处理长江水时的絮凝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絮凝初期絮团的生长过程可以用絮凝动力学方程lnN/N0=-kt描述.其中,k值为初始速率常数.k值越大,絮凝速度越快,最终的混凝效果越好;反之,k值越小,则絮凝速度越慢,最终的混凝效果越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k值的大小来确定混凝时所需要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钛白粉厂副产物为原料制备高效复合絮凝剂聚合氯硫酸铁(PFSC),对其进行了废水处理实验,考查了废水的pH值、絮凝剂用量、沉降时间等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确定了PFSC絮凝剂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FSC的絮凝效果和絮凝沉降性能均比PFS和PAC好,处理废水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氧化还原-中和-絮凝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中铬,研究了还原pH值、絮凝pH值、絮凝剂的用量、沉降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还原六价铬的最佳pH在2.0~2.2之间时,絮凝最佳pH值为9时,加入PAM,絮凝时间为0.5小时絮凝效果最好,处理后的Cr浓度最小.  相似文献   

5.
炼油废水用PAC絮凝剂处理,形成污泥沉降性、脱水性差,污泥量大。本文介绍用研制的SPM—Ⅲ型高效絮凝剂处理炼油废水,对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质等8个因子,按综合评价数学模式进行评价,表明8项指标均优于PAC,收到高效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絮凝法处理COD_(cr)达1000mg.dm~(-3)以上的废纸再生厂污水。发现适量的硫酸铝和一种助凝剂复配使用,能提高絮凝性能、加快絮体沉降、污泥密实且含水率低,去污率90%以上,达排放标准。为该类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低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与弱酸性橙GS构成的絮凝脱色体系中,所生成的絮体颗粒细小难以沉降,导致絮凝脱色效率偏低.当外加微量的碳质残渣、高岭土、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等固体颗粒物时,所得絮体的沉降性能有明显的改善,有利于提高脱色效率.这表明这些外加固体颗粒物对该絮凝体系的成核有促进作用,即絮凝除浊对脱色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8.
改良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铝矾土、废盐酸及丙烯酰胺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分子量无色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试验了其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性能并与其它四种絮凝剂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PAC投加量对絮凝速度、沉淀分离效果、废水pH值、PAC用量对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该产品在常熟市承禹化工厂投入生产,经常熟市自来水厂和常熟市双鹰集团公司等企业应用,结果表明该絮凝剂的絮凝性能优于其它几种絮凝剂,完全适用于河水、造纸工业用水及印染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污水的最佳pH值范围在7.5—9.0之间,最经济的使用量是使得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在100nlg/1左右;常温条件下,采用先快速后慢速搅拌,能加速絮凝作用的进行;延长沉降时间,能提高絮凝效果。同聚合氯化铝相比,壳聚糖的絮凝速度较快,形成的絮体颗粒也较大,整体絮凝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0.
该实验以生物絮凝剂为水处理材料,以松花江的水源水为被处理对象,将生物絮凝剂应用到动态流混凝沉淀试验.通过絮凝率验证絮凝剂应用于松花江水的处理效果,絮凝率达到85%,以及生物絮凝剂对浊度和色度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87%和70%,并且UV254去除率达到32%.同时,对松花江的水源水和絮凝后的沉降水进行色谱-质谱联机分析(GC/MS),比较其中有机物的变化,结果显示,松花江原水中含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硝基苯等优先控制污染物被生物絮凝剂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浊矿井水的水质特性,进行了矿井水的混凝实验研究.分别采用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及复合铝铁盐三种混凝剂进行烧杯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力条件,同时确定了对最佳GT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铝铁盐的混凝效果最佳,最佳投药量为16 mg/L;最佳水力条件为:混合G值256.5 s-1,GT值15 390;反应G值7.7 s-1,GT值6 930;投药量对最优GT值有较大影响,随着投药量的增加,最优GT值减小.  相似文献   

12.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ole of micro-electrolysis in removing chromaticity and COD and improving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micro-electrolysis technology could remove more than 90% of chromaticity and more than 50% of COD and greatly improved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Lower initial pH could be advantageous to the removal of chromaticity. A retention time of 30 minutes was recommended for the process design of microelectrolysis.  相似文献   

13.
以某电声元件公司电镀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为实例,通过分析废水来源及成分,确定工艺流程,运用分质、分类进行物化和生化的方法处理,并运用反渗透(RO)膜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装置实现废水回用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切实可行,使种类复杂的电镀废水处理后能达标排放和回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电镀生产线为虚拟对象,设计以PAC Systems RX3i系列PLC作为控制器和以IFIX工业控制组态软件为基础的虚拟控制对象,同时给出虚拟控制对象的设计思路,以及用工业控制组态软件设计虚拟控制对象对高校实验室的建立和运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大多数工业运用场合,三相整流电路由不可控二极管或相控晶闸管组成。这种变换器具有功率因数低、输入电流谐波成分高等缺点。利用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论文对最常用的单、三相开关功率因数PFC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功率平衡和相量图,建立了三相电压型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静态数学模型,深入研究了系统参数与功率因数之间的稳态关系。在分析系统静态模型和稳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间接电流控制(PAC)方案,该方案与传统方案相比,并不检测输入电源电压,因而能减少硬件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应用PSB处理黄姜皂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皂素废水是一种酸度高、色度大、可生化性差的工业有机废水,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黄姜皂素生产废水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预处理后的废水中添加4.0‰酵母膏,pH7.5,接种量30%,光照条件2000Lx,温度30℃环境下处理6d,CODcr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印染废水脱色难的问题,实验采用Fenton氧化正交试验法对活性红、蓝、黑SNE 3种单体活性染料配制的模拟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脱色和去除COD的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法对印染废水色度有90%以上的脱色效果,其最优化实验条件为:水样初始pH=4,30%H2O2投加量为2 ml/L,FeSO4.7H2O投加量为400 mg/L,反应时间为30 min.优化条件下,在废水有效脱色的同时,Fenton氧化还能使实际印染废水COD去除率达91.88%,降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An improved configuration of the membrane stack was adopted in the electrodeionization (EDI) cell to prevent precipitation of bivalent metal hydroxide during the running.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d the removal of copper ions from the dilute solution were optimi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 moderate decrease in the inlet pH value and a moderate increase in the applied voltage could achieve a better removal effect. The steady process of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could be achieved with a removal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99.5% and an enrichment factor of 5-14. The concentration of copper in purified water was less than 0.23 mg/L. This demonstra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recovering heavy metal ions and purified water from electroplating effluent for industrial re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