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盛起 《家教指南》2009,(8):13-14
据说我出生时窒息了几分钟,因此自打我记事起不下一万次地听妈妈这样说过我:“这孩子的大脑很可能因为出生时缺氧受到了损伤,所以难免反应慢智力差。”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襄阳市的一位草根学者刘炳银,多年收集顺口溜达一万余则,并将用心研究撰写的《顺口溜初探》书稿送给我征询意见。我正好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怀着不胜欣喜的心情读完书稿,特写下一点读后感。本书以顺口溜的起源及流行来开宗明义,其实顺口溜本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口头文学样式之一,一点也不陌生,只是尚未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学理上须加说明就是了。  相似文献   

3.
某小学二年级一堂数学课片段:师:好,接下来我们用10分钟做课本第45页的第3~6题,听清楚了吗?生:听清楚了。师:第1、2题做不做?生:不做。师:第7题做不做?生:不做。师:好,下面开始做。师(刚说完,忽然发现一学生已全做完,怒斥):老师没要求做,你为什么要提前做?赶紧给我擦掉,重做!(生战战兢兢地擦掉后,开始重新做)(10分钟后)师:大家都做完了吗?生:做完了。/没做完。师:还没做完?别人都能做完,你们几个为什么没做完?(生沉默)都放下笔,听老师讲这几题,没做完的不要做了。(见学生A仍在做第7题,生气地):A,没听见老师说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用"编"吸引1.编故事学拼音。j、q、x和ü的拼写规则是一年级上学期拼音学习的一个难点。课伊始,我利用情境图编故事导入:j、q、x带着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说:"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再带你去。"小ü连忙擦掉眼泪,拉着j、q、x的手出去玩了。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专专心心。2.编顺口溜识汉字。有些汉字笔画繁杂,我采用编顺口溜方式引导,记忆效果较好。如编"善"字的顺口溜:一只羊,袋里装着两颗糖,坐在凳子上尝。一口尝不完,分给同伴尝。这只羊真善良。顺口溜生动,形象,学生个个倾耳倾听,兴趣盎然地记住了"善"的音、形、义。  相似文献   

5.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没有水泥路,没有公交车,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宽阔的校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城读书,我的心底也萌发了要进城读书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第一年父母没答应,说我年龄还小;第二年,我又一次缠父母,父母还没答应,说城里花销大,家里负担不起。第三年,我就要上初中了,我再次强烈要求进城读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教育方针的学习,掀起教育改革的高潮.历史课一星期只有二小时,史料多、时间少,过去虽然突出重点讲解,但同学们对历史知识不易巩固.因此我想出了一个方法,把每一节的教材中心,自编成顺口溜,给同学们课后朗读.这样,对加深巩固记忆,的确起了良好的效果,还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情绪.现附上几首顺口溜于下面,希望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7.
阿健 《师道》2002,(9):7-8
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乡里的初中时,好多人都劝我父母快想办法让我转学,说念那所中学没多大意思。他们把那所学校说得非常可怕。父母何尝不想让我转学呢?可最终我还是进了那所最没希望的学校,因为家里没门路,也交不起那一笔数额不菲的转学费。  相似文献   

8.
妈妈,我没病     
据说我出生时窒息了几分钟,因此自打我记事起不下一万次地听妈妈这样说过我:"这孩子的大脑很可能因为出生时缺氧受到了损伤,所以难免反应慢智力差。"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次"六一"儿童节,幼儿园邀请家长进园和我  相似文献   

9.
《对〈师说〉几条注释的补充》(载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85年6月号)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其第三条对“不齿”的补充,似乎值得商榷。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将“不齿”注释为:“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补充》批评说,课本注释过于简略,没把问题说透。说“意思是看不起”,似还“引申”得过去;但直接释为“不屑一提”,(按《现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10.
小明今年上三年级。在班级里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老师几次找家长反映说,小明在学校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一会儿玩铅笔、摸橡皮;一会儿撕纸条、扔垃圾,几乎没一刻消停。小明在学校  相似文献   

11.
对爷爷讲的北斗星的知识,小张衡并不盲目相信,因而在第5自然段第1句话就提出质疑“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张衡“一夜没睡好”,心里总是想爷爷的话是真是假,“几次起来看星星”,从“一夜”、“几次”可以看出,一个小孩子,为了证实爷爷说的话,整夜没睡好,多次起来观察北斗星的运行规律,表明小张衡宁肯不休息,也要搞清楚问题,他多么有毅力呀!第3句话是讲张衡整夜观察的结果,从“果然”一词可体会出张衡的观察结论与爷爷说的完全相同。通过朗读第4、5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对别人的说法、对新知识不盲从,肯动脑子认真想,并在…  相似文献   

12.
学生离校了,寒假开始了.我们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不知谁将话题引向了寒假作业.多数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大同小异,无非课外书、日记、作文、实践活动等.但有一位老师的寒假作业却别出心裁,他说:"我的寒假作业布置了三项:第一项,寒假里玩得快乐而有意义;第二项,记住第一项;第三项,贯彻好第一项和第二项."话一说完,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议论.有的老师半开玩笑地说:"领导要找你谈话了,工作这么不负责."有的老师替他担心:"一个寒假没作业,家长会不会向领导告状?"这位老师笑笑说:"我在乎的是孩子们."  相似文献   

13.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没有水泥路,没有公交车,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宽阔的校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城读书,我的心底也萌发了要进城读书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第一年父母没答应,说我年龄还小;第二年,我又一次缠父母,父母还没答应,说城里花销大,家里负担不起。  相似文献   

14.
据说我出生时窒息了几分钟,因此自打我记事起不下一万次地听妈妈说我:“这孩子的大脑很可能因为出生时缺氧受到了损伤,所以难免反应慢智力差。”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的一首顺口溜反映了当前学生写作的状态:"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一个小时没开头。"应该说,这首顺口溜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目前习作教学处在一种低效的尴尬境界。一、当下习作教学的积弊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  相似文献   

16.
儿子丧气地对父亲说:“看来我在学习上真的不行。我已经很努力了,可这几次考试都没能做到优秀。”做石匠的父亲没正面回答孩子,他拿出一个小铁锤,说:“孩子,你看我敲开门前那块大石头吧!”大石头很硬,石匠举起锤子重重敲下第一击时,没敲下一块碎片,甚至连一丝凿痕也没有。他继续一下接一下地敲,一百次,二百次,三百次,大石头依然没出现任何裂痕。  相似文献   

17.
方德俭 《教育文汇》2013,(18):25-25
这节课,施林又忘了带课本。一周内,他已第三次没带课本了。我没好脸色地说:“马上回家,把书讨回来再上课!没有书,就不用上课了!”  相似文献   

18.
清代赵翼归纳“射石饮羽”故事的主人公共有4人,但古代文献的记载并不完全如此,楚熊渠和养由基才是真正的“射石饮羽”者,李广和李远只不过是“射石没镞”。论文主旨有四:第一,厘清文献;第二,分析了“射石饮羽”大体上是不真实的,除了一种难得的可能性以外;第三,“射石没镞”有很大的真实性;第四,“射石饮羽”有可能就是“射石没镞”。  相似文献   

19.
最近听到的一件事情使笔者大为愕然。据说,上海某区教育局的一位副局长竟然在一次干部会上说:“有的学生学习不自觉,不刻苦,归根结底他们不懂得规划人生,没有目标糊里糊涂。他们不知道这样下去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今后最多能够当个收银员,他们是为人家数钱,而数到的最后几张才是自己的……”弦外之音,做具体的工作没有出息。  相似文献   

20.
一、神秘的同桌 女孩吴晓和左小闹是同座。 男孩左小闹几次都想搭讪着和吴晓说话,但吴晓就是不搭理他,而且从和他同桌的那天起就没搭理过他。 左小闹嘴上说:“小样,不就是学习好点吗?装什么深沉。” 三年级的左小闹根本不懂“深沉”是什么意思,但他经常听舅舅这样说别人:“玩什么深沉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