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径运动竞赛具有紧张、激烈、竞争性强和胜负偶然性大等特点,在客观上使运动员承受比平时训练更为强烈的刺激,因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心理反应。其中心理反应异常是应该特别重视的心理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士气、信心和运动竞赛能力的充分发挥。如何调控运动员临场  相似文献   

2.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必然会产生各种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也一定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因此,掌握竞赛中心理活动的规律,使运动员在赛时能控制自己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能在比赛中发挥出  相似文献   

3.
以2005年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男运动员赛时心理状态为研究内容,从参赛的192名男运动员中抽出60名运动员进行赛时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参赛时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竞赛局势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在激烈的散打比赛中,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心理潜力,以便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4.
射击属于个人间接对抗、以静力性为主体的技能项目,比的是精确度。在训练和比赛中对运动员心理稳定性要求十分突出,高水平的竞赛更是以0.1环之差定胜负。运动员细微的情绪波动就有可能影响发射的精度。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心理应激的反应往往能决定胜负的结局。本文以应激反应的概念,射击运动的特性为切入点,分析射击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探讨内在、外在原因以及心理应激的控制方法。提出通过系统应激控制训练,针对性地使运动员的自我调控方法,从转移压力向转化动力改变,实现变压力为动力目标。从而使运动员掌握更好的自我调节方式,产生较好的适应力,有效防止过度应激,使运动员的即时心理状态达到紧张而不慌张,保持冷静大脑意识清醒,本体感知觉清晰,并积极行动,有利于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正常稳定发挥,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5.
浅谈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游泳竞赛日益激烈,游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就越来越显著,游泳运动员要想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除了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训练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因此,赛前心理调控在游泳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调控 射击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调控,是一个多因素的有机的系统,就其调控的方法、手段而论,必须根据运动员的不同个性特征、不同的心理反应、制订出长期的、系统的心理训练计划,结合赛前的任务、对象开展短期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大脑对内脏器官活动和思维过程的调节支配能力。加强情绪的稳定性,尤其是要加强运动员在比赛前过程中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体育与心理训练的联系密不可分,射击项目的特殊性决定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作用。比赛时异常紧张的气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机体感觉、注意指向、行为动机、比赛信心以及技术状态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射击比赛就是比心理”已成为射击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对速滑运动员竞赛期心理状态及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速滑运动员竞赛期应激、反应比赛动机、情绪变化和注意能力等心理因素的认识,以及主要调整方法的归类和简要分析,试图为教练员在竞赛期对运动员的心理调整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田径运动员的心理准备与比赛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田径运动员竞赛的心理特征和最佳心理状态的表现及赛前心理控制与调节及促进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形成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心理表现及自我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尝试运用摄像资料编码的研究方法,对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表现与自我调控进行研究,并比较新手与优秀运动员间的差异。以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新手和优秀运动员各半。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和新手在比赛间隙时段内的心理表现和自我调控行为呈现出某些明显差异,涉及信息回避、注意集中、情绪表现、紧张反应和准备程序一致性等方面。此种研究方法可在实际比赛情境中对运动员比赛心理进行研究,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是运动心理学未来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学角度,详细分析了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期的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适应不良问题,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在整个比赛期的心理适应能力。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掌握足球比赛期心理适应不良的调控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散打比赛中,大部分运动员在赛前都会控制体重,这对散打运动员能否取得理想成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控制体重能发挥运动员的优势,保持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而不科学合理的控制体重,不仅会抑制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还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减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对竞技能力保持阶段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运用调查问卷、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科学控制体重的手段与方法,为散打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控制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心理的控制能力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就此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比赛中的各种心理表现 ,如何有效地控制心理 ,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参加比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高速摄影拍摄及解析方法对全国大奖赛男子标枪比赛前8名运动员“交叉步”技术中有关速度特征的运动学进行分析,旨在诊断中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导和改进中国男子标枪的技术训练,为加强教学、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心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河  冯凤玲 《体育学刊》2005,12(6):122-124
采用"福莱斯特心理负荷症状调查表 "对影响竞走运动员的竞赛心理因素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因素使不同性别、组别、年龄的竞走运动员参赛时的心理表现不同.各种不利因素的出现使运动员主要产生"这是我经常失败的原因"和"成绩总是不好"的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是造成运动员经常失败的原因之一.认知因素和刺激因素的出现使运动员的心理表现主要为"这一情况对我无所谓",其次是"激励我去夺取优异成绩".影响成绩的因素主要为"失眠"、"情绪过于紧张"和"出师不利"、"自我感觉身体不适,竞技状态不佳".  相似文献   

16.
运用运动心理学有关理论对CUBA前八部分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挫折”、“冲突”、“失误”、“比赛”、“自我概念”、“限制”、“实力”、“身体状态”。与此同时 ,针对这一特点提出高校教练员在赛中、赛前所要注意心理调控艺术及日常加强运动员心理适应能力训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体育团队凝聚力与健美操运动成绩的关系,指出健美操队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分为训练技术和团队合作的两大类,并提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消除自卑心理,建立信心、敢于挑战,只有在这种心态下,运动员才能有高昂的激情和出色的表现力,使成套动作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陈进慧  熊鹰 《体育科技》2003,24(2):37-39
对少儿运动员在艺术体操竞赛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并结合少儿心理、竞技心理及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 ,对竞赛中少儿运动员的心理调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及竞技状态的分析,给出了大赛前竞技状态的诊断与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从运动员的生物节律、生理、运动心理等方面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自信心是竞技水平发挥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宜的心理自信是比赛成败的关键。笔者通过竞赛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自信,并获得了重要的数据,即运动员在胜负比率2∶1的情况下,心理自信最佳,为教练员在以后的竞赛安排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