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天盛律令》是仁孝时铲除任得敬分国势力后,为加强皇权而颁布的一部法典。这部新法典修改的是天盛时期实行的旧法规,成书于乾初三祐早期,不晚于1182年.  相似文献   

2.
西夏道教研究,是西夏学中一个有待开拓的新领域。以前,人们仅仅从《续资治通鉴长编》、黑城所见汉文文献等史籍中极其有限的材料得知,道教曾经流传于西夏,至于具体详情则无从知晓,因而也就谈不上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西夏文文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译释出版,法典中40多条有关道教的新材料,使西夏道教的研究出现了转机。通过对《天盛律令》中有关对道士的规定和处罚等材料的条分缕析,可以探究西夏道教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以及道教在西夏流传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3.
和智 《家教指南》2021,(1):78-85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名略》是西夏人借鉴唐宋律令基础上用目录学方法编纂法典目录的首次尝试.《名略》中的门目借鉴《宋刑统》,条目借鉴《唐律疏议》.门目和条目可看成全书主要内容概括.门目、条目前的"第X计X门分X条"可看成全书篇目.《名略》有系统性.从形式看,层次分明;从内容看,每卷、每门大都有一个中心,门目归纳、条目概括大体合理.《名略》有助于页面整理、文字识别,同时对重新认识《天盛律令》,深入研究西夏社会有重要作用.《名略》可补26个门目、201条条款.但《名略》存在体例不统一、错误、条目与门目不相符、条目归纳不合理等问题,其整理和翻译亦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仁孝时期货币已渗透到西夏社会的方方面面;西夏政府对货币的铸造、流通非常重视,制定了很多货币法规;货币兴盛的原因是西夏境内商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这些情况在《天盛律令》中可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5.
"盗"是中国古代政权严加防范的一种行为,历朝历代政府都制定出严密的法律条文进行控制、打压。西夏在盗法的制定上,对于宋代既有沿袭,又有根据自身国情做出的改变。通过对比《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与《庆元条法事类》这两个朝代的综合性法典中所涉及的盗法条文,可以看出这些沿袭与变化。  相似文献   

6.
西夏手工业已同农业分离,从《天盛律令》可以看出,西夏手工业在冶矿、金银加工制造、铁器制造、铸铁、采盐、酿酒、纺织、陶瓷、印刷等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夏政权是以党项为主的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由于民族的迁徙,传统的继承及文化的交融,西夏政权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凸显了与其周边政权的差异之处。妇女地位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不例外地显现出了其自身的特点。如在经济生活中,西夏妇女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拥有特殊的经济权力。文章以《天盛律令》为中心,探讨西夏妇女的经济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夏对佛教道教在法律上的规定是多方位的,对其法律地位的确认、管理体系的完善、僧侣道士的法律保护、主要犯罪及刑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又细致的规定。通过这些法律的规定,反映出西夏运用法律手段对宗教的扶持与利用,亦体现出西夏时期佛教道教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国内已公布的俄藏黑水城西夏文文献,将《天盛律令》卷一重新进行翻译和注释,并对通行的中译本中所出现的错误提出纠正,对难以理解或与笔者译文分歧较大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弄清事理,并将这部法典同唐宋律统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希望人们对西夏中期法律中所反映的"十恶罪"有一个较为深入的把握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西夏是党项羌人于1038年所建立的西北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巩固其统治,西夏建国前后广纳贤达、为其所用,发展教育培养封建御用文人,颁布法令笼络人才,这是西夏政权立国长久,创造出灿烂的西夏文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浅论西夏军事后勤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军事后勤制度形成于景宗元昊时期,完善于仁宗仁孝时期。早期对粮食、马匹、武器等重要物资的供给管理做出了定性规定,晚期以《天盛律令》为代表.形成了重要的军事物资后勤保障的量化制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介绍武威发现西夏天盛元宝新版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天盛元宝版别,及武威西夏货币考古对探究西夏商品货币经济,揭示西夏货币流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西夏法律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以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为例,其法律制度既大量吸收了秦汉、唐宋以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许多内容。同时,又针对本民族的实际情况,使其立法不囿于旧有律令,司法不囿于旧制,尚新务实,多所变革。  相似文献   

14.
西夏将储存物资的场所皆称库,有畜库、粮库、钱库、物库几大类。各库物资主要用于再生产、国内外贸易、供给军需、济荒振恤、兴修城堡渠道、构筑王陵寺院、翻印佛经、官吏俸禄、行政开支、各种赏赐以及皇室贵族消费。库有十分严密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从侧面反映出西夏粮食短缺,国家对利润丰厚的酿酒、盐铁业实行专营,官商在国内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新公布的《天盛律令》中的资料,考察了西夏内宿机构的设立,人员的配置,以及宿卫人员值待命制度和内宫中种种工匠用具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自北宋天圣九年(1038)元昊建立西夏王朝起到西夏宝义二年(1227)西夏末帝李睍被杀,西夏共存在190年。在这近二百年的时间里,佛教一直是西夏所崇奉的宗教,拥有国教的地位。在西夏王朝中期,尽管执政者企图提倡儒家学说来抑制佛教势力的过分膨胀,但这种政策的执行是短暂的,也是无力的。从西夏王朝建立到灭亡,佛教对这个政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可能与西夏特殊的国情,以及西夏王朝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受这种环境的影响,西夏王朝存在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疾病和自然灾害等问题,再加上多次对外战争,使得西夏国力和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稳定统治,统治者需要佛教,同时普通民众也需要佛教的精神慰藉,所以在整个西夏王朝统治时期佛教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西夏文化一个突出特点是多元性,这与西夏实行开放的国策密不可分。深厚的民族基础,以及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西夏文化的多元性。西夏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制度、艺术、宗教等等。  相似文献   

18.
黑水城出土俄Инв.№.5147文书有一件以牲畜为质物的典畜贷粮契。结合《天盛律令》与唐代敦煌契对比分析,发现此契对西夏典借制度有如下补充认识:首先,西夏继承了唐代的质押类型,但在收息方式上灵活多变,表现出"以典充息"和"典息两立"并存的特点;其次,在债权担保制度方面表现出"使军"担保的意义,其担保方式有财产担保和劳工担保两种形式;第三,西夏民事契约关系中违约罚款的官方收缴机构为罚赃库。  相似文献   

19.
西夏时期的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文字的创制与使用,使西夏境内的书法艺术在汉字书法之外,形成了更为独特的西夏文书法。西夏文字在间架结构上的突出特征是,整个字的笔画显得比较匀称,就字体的局部而言,则撇笔、捺笔使用过多,因而西夏文字的四角往往比较饱满。西夏文字的这些特点,使其比汉字更像方块字,充分显示了方块文字的古典美的艺术魅力。西夏文字亦有楷、草、行、篆等多种书体,但是其它书体使用的程度远不及楷书体频繁。同时,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西夏一代无著名的汉文书法家。  相似文献   

20.
伍纯初 《天中学刊》2004,19(4):93-94
姓氏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在由唐到宋的几百年历史中,西夏王族的姓氏数度更改。由此可以反映出与中原政权关系的变化,这种现象不排除有其民族特性,但也曲折地反映了西夏政权与中原政权势力的消长,并可看出,姓氏更改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西夏王族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