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持人语:从本期起,我们开展“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我们对笔谈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将要持续几期的笔谈能“谈”出一些有真知灼见的东西。中国现代诗学已经诞生近百年了。是时候了,需要回顾和科学地总结近百年积累的正面和负面的艺术经验,肯定应当肯定的,发扬应当发扬的,批评应当批评的,推掉应当推掉的;向伪诗学宣战,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推动当下中国新诗的振衰起弊。这是现实提出的问题,时代提供的条件,诗界普遍的希望,历史赋予的使命。对新诗的“新”和自由诗的“自由”,切忌误读。任何艺术都是有“规矩”的。这既是局限,又正是特殊魅力之所在。现代诗学的规范是新诗规范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本期“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发表四篇论文,分别对现代汉语诗歌与现代汉语诗学、现代诗学的三维结构、现代诗学的内涵和古今诗学对话发表了作者的真知灼见。作者都是专门研究现代诗学或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不少思考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与诗歌创作实践密切结合的余光中现代诗学 ,反对狭隘单一 ,弃绝趋时媚俗 ,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特征 ;但又不同于古典诗学、浪漫主义诗学和现代主义诗学 ,并超越“五四”后新诗的多种既定模式 ,主张生命与“庞大而沉重的现实全部”相碰撞 ,在时间中燃烧 ,在“火浴”中蜕变 ,回到古典而又不同于古典 ,从而创建“中国化的现代诗”的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中国现代诗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中国现代诗学关于诗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探索,主要围绕“做诗与做人”、“完全融合”、“入”与“出”和“小我”与“大我”四个命题展开,本试图从这些命题入手,厘清中国现代诗学关于诗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独特内涵,探讨中国现代诗学的某种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5.
讨论中国现代诗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对新诗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做出清醒的判断。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过去成绩与问题并存,现在机遇与挑战同在,将来鲜花与荆棘相伴。已有的新诗创作和研究成绩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经典的现代诗。通过现代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让其从多个角度感受到现代文学的艺术魅力。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从诗意诵读、多元解析、指导仿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现代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为其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教学将生活情景数学化.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符合新理念。通过结合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性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学故事创造生动的情境等三种方式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诗学话语体系具有浓厚的西方特征,与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谱系,其术语、概念、范畴主要是从西方输入的。在如何对待中国古代诗学话语和当代先锋诗论话语方面,中国现代诗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中国现代诗学不应该只是新诗理论,还应该包容古典诗学;不应该只是“现代”诗学,还应该包容“当代”诗学,特别是当代先锋诗歌理论。重建中国现代诗学,应该充分吸收中国古代诗学思想和当代诗论思想,使它既能够有效地言说古代诗歌现象,又能够有效地言说当代先锋诗歌现象。  相似文献   

9.
吕进是中国当代名的诗歌理论家。他从理解诗歌作品、诗学精髓出发,通过对优秀作品和其他诗学主张的全面打量,以诗歌的视点特征、语言方式为核心,提出并建构了独特的现代诗学体系,即新诗体学体系。吕进的诗学体系以新诗的内部研究为中心,将古今融合、中外交织,切近新诗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对中国诗学所进行的既求实又创新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诗论中存在着许多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反映了现代诗人探索诗歌特性的各个侧面,主要有“自由地表现我自己”,“我生活着,故我歌唱”,“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诗是经验的传达”和“以哲理做骨子”等五种命题。对这些诗歌本质论的清理与论述,对于现代诗学体系的建立和当代诗歌艺术的发展不无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诗学与禅学之间存在着深层的思想渊源关联.其一,从思维方式看,禅学讲妙悟,重视奇妙的刹那间,而灵感的触发恰是妙悟生成的基础;中国现代诗学认为,诗是心绪的传达,是天机的意外泄露,是灵感的刹那闪现.其二,从情感体验看,不立文字,推重个体的亲证,讲究个人的体验领悟,是禅学的主要特征;中国现代诗学强调,诗人或诗论家应结合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以意会的态度来与诗情相契合,玩味其中的韵味与情致,而不以分析的、逻辑的、科学的方式去肢解诗.其三,从生命境界看,在禅学中,灵感并不神秘,妙悟亦不诡异,要以平常心态,靠个人直接体验,感受活泼泼的生命意趣;中国现代诗学提倡活鲜鲜的、运动的表达效果,而活鲜鲜的审美情趣不离日常生活世界,就在平常被忽视的普通事物当中.  相似文献   

12.
潘月俊 《德育信息》2002,(10):26-27,40
情境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智慧,鼓励受教育者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内化和道德习惯形成的道德教育模式。这是一种在情境之中,充分利用情境的激情、明理、启智、导行、悟德等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和自我成长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译介学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起而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其在比较文学视野下对翻译展开迥异于传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重点探讨文学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中的中介作用、不同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的国别归属等。中国现代诗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轫于中国新诗诞生之前,译诗与中国新诗的“姻缘”决定了其与中国现代诗学之间的特殊关系,而译介学的兴起又为二者的联系提供了学理性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现代诗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传统观点认为祥林嫂的悲剧完全是由于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造成的,但笔者认为此观点不够全面,并从哲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仅是造成祥林嫂的外因,导致该悲剧的内因是祥林嫂在内疚感和恐惧感的折磨下形成的病态矛盾心态,这是其精神崩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诗体进化论是刘勰《心雕龙》形式本体论及诗本体论的重要内容。是确立刘勰为体学大师的基础,刘勰的诗体进化论主要由“诗有恒裁”说与“随性适分”说构成,是传统与个人才能对抗与和解的结果。在现代诗学视野中不难发现“诗有恒裁”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刘勰的诗体进化观对现代汉诗的体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情境者,情趣境界之谓也,主于美。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整个艺术审美活动中。艺术没有唯一的和绝对的摹本,也没有终级价值标准,有的便是一件件具体的作品和一次次具体的活动。一件作品就是一个独绝的情境,这情境是别人创造不出的,甚至创造者自己都是不能重复的。在此情境中,包括每一个细部,即使如绘画中的一处空白,音乐中的一个休止,小说中的一段铺垫,等等,便有着特别的意味,特别的美质。  相似文献   

17.
“诗学”一词,源于亚里斯多德《诗学》,本是以古希腊戏剧艺术为对象,从创作论的角度来谈戏剧尤其是悲剧创作技术的一部理论著述,后来在西方引申为探讨所有文学艺术之基本特征和规律的理论,相当于今日高校通行的“文艺学”。1980年代以后,“诗学”之名始通过比较文学研究引入汉语知识界,有了“比较诗学”、“中国诗学”、“中国现代诗学”之名。故此,“中国现代诗学”的命名,包含着如下知识学假定:亚氏从创作论的角度出发,以古希腊戏剧为经验对象而获得的结论,具有超越具体的艺术门类和思想范式的普世性。  相似文献   

18.
吕进 《红领巾》2004,(3):78-80,93
中国现代诗学面临两大前沿问题:实现“精神大解放“以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和实现“诗体大解放“以后的诗体重建.当前诗歌精神重建的中心,是对于诗歌与社会、时代关系的科学性把握.提升自由诗、完善现代格律诗、增多诗体是诗体重建的三个美学使命.两个前沿问题关系到新诗的兴衰,甚至关系到新诗的生死存亡,现代诗学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罗国丹 《考试周刊》2011,(45):144-144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营造美好的活动氛围,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学习掌握课堂内容,并能够积极地和教师一起创造性地完成课堂作业。  相似文献   

20.
诗学这个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的诗学指文艺理论,狭义的诗学指关于诗歌的批评理论,本文在狭义上使用中国现代诗学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