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名运动员(共51名)的体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即体型分布较为集中;男子运动员体型特征为:体型匀称,肌肉、骨骼发达,皮下脂肪含量低,身材高大,其体型三因子均值为212441318;女子运动员体型特征为:体型较匀称,皮下脂肪较发达,肌肉、骨骼发育一般,身材较高,其三因子均值为3.192.173.04;男子运动员随级别的升高,体型由外胚叶性中胚叶型向中胚叶型转变;女子运动员随级别的升高,体型由外胚叶型向内胚叶型向转变;女子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应注意适当减少体脂,增加瘦体重的比例,加强肌力训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山西大学141名男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大学生健美锻练方法,并运用多种指标对其锻炼方法、应用效果进行监测,制定了健美形态评价对照图。实践证明,把有氧练习、肌力练习和柔韧练习有机科学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发达肌肉,健美体型、陶冶情操,还可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水平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当今的大学生渴望自己能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匀称的体型。而人的体型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生活条件、营养、锻炼等)的影响出现各种变异。有的学生体型过于纤细,显得消瘦而不够丰满;有的体内脂肪过多而显得肥胖。他们感到自身不足,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善体型,而健美运动对塑造体型有着特殊功能。青年学生在性成熟期对外界因素的反应敏感,体重可变幅度、身体各部位围度变化较大,这是塑造体型的好时期,因而健美锻炼正符合学生的愿望。 如何进行健美锻炼?根据多年的实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以121名男子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为对象,对健身健美锻炼方法与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把有氧练习、肌力练习和柔韧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发达肌肉,健美体型,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水平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逆向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的作用,本研究以329名19岁左右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体育常规教学,一组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倒退走、倒退跑等逆向训练方法,两组受试对象在锻炼开始前和锻炼12周后,检测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研究结果发现:逆向训练可以通过改善本体感觉功能提高机体的平衡能力;逆向训练对学生下肢肌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学生体型与“个性”,初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他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对四千名学生进行了体型上的分析和研究,将学生体型分为三组,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外胚叶型,并根据这三组不同体型学生的表现,把他们的“个性”分成三类;体内型、躯体型、脑髓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等特征,以南京理工大学19~22岁7204名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为依据,运用数据截取和数理统计法,根据体质指数大小进行分类,并对4种类型的男女大学生的体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学生体质指数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体重偏低组男生多为瘦长体型,超重男生多为身体敦实类型,体重偏低的女生多为瘦长体型,肥胖组女生身材多属矮胖体型;体重偏轻学生得分普遍较高,肥胖学生的得分普遍较低,其运动能力受到体重的制约,超重组女生爆发力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河南省留守儿童健康体适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留守儿童健康体适能发展水平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相对滞后,其中身体质量指数(BMI)较低.体型偏瘦;心肺耐力、身体柔韧度、肌力和肌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与非留守儿童持平,甚至略大于非留守儿童。同时本文对影响留守儿童健康体适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校正在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的二年级大学生的体脂含量和胖瘦观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的大学生体型分布呈正态分布,课堂上的运动强度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体脂含量。虽然大学生重视体重对健康的影响,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体型胖瘦的标准并不清楚。男大学生中仅有58.7%对自己的体型有正确的认识,女大学生中仅有56.8%对自己的体型有正确的认识。一些体型偏瘦或过瘦的男生没有意识到自己体型偏瘦或过瘦,一部分体脂正常的女生则认为自己偏胖。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胖瘦观念和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历年来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与分析,发现上海市区与郊县青少年学生“豆芽”体型仍呈高发生率状态,这些体型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程序的营养不良,其身体素质与机能水平也不如一般体型的学生。建议今后对青少年学生评价体质与健康状况时,要采用身体形态与机能、素质、运动能力作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7名中老年女子锻炼前后的血三脂含量的变化研究,提出身体锻炼可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三脂。为运动延年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黑龙江作为监测地区,组织并开展了此项工作。此次监测采用了实验法对采样地区学校的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斜身引体、引体向上、50m×8往返跑、1000m、800m)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调研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学生体质除身体机能中呼吸机能有所提高外,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身体素质中的爆发力、耐力素质下降明显,且男生下降较女生显著;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状况呈稳定趋势,但身体素质下降显著,说明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大学生身体素质较2005年总体有所下降。此监测结果应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及学生的高度注意,各级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加强宣传、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以更好地改善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Current concerns about a childhood obesity crisis and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have combined to justify fitness lessons as a phys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New Zealand primary (elementary) schools. Researchers focused o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s of fitness lessons argue that they construct fitness as a quest for an ‘ideal’ (skinny or muscular) body. The conflation of fitness with thinness, however, is complex and problematic. In this paper, we draw from research conducted with a class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 New Zealand. Drawing on the theoretical tools of Foucault and utilizing a visual methods approach, we examine how children experience school fitness lessons and construct notions of fitness, health and body. The children's responses illustrated that obesity discourses and body pedagogies ‘collided’ in a way that shaped understandings of fitness lessons in ways inextricably connected with the avoidance of being fat. The children assumed that fitness lessons increased fitness and that being fit was demonstrated by a ‘correct’ corporeal appearance. We argue that body pedagogi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gates shape children's ideas about the body in ways which exclude other understandings of bodies, health, and phys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了解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近10年的体质健康变化情况,采用实验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003至2012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立定跳远、台阶实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对比10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10年,学生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变化不大,其中男生平均体质批量数较高,女生正常;台阶指数、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立定跳远和台阶指数总本上处于良好水平,坐位体前屈虽呈下降趋势,但各年级均处于优秀水平;肺活量和握力出现波动,且处于及格水平,但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其他普通高校,与同类体育院校相当;所有年级中2004级、2(107级和2012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年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则较差。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各年级学生呼吸机能一般,心肺功能和下肢爆发力较好;男生超重,上肢手臂力量偏低;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正常,柔韧素质好。  相似文献   

15.
调查男女大学生板鞋运动员身体形态及体能特征。受试者为大学生板鞋运动员18名(男、女各9名)。身体形态测定项目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WHR(腰围/臀围)、上臂围、大腿围、体脂肪率以及LBM等指标。体力测定包括最大无氧能力、最大吸氧量(VO2max)、血乳酸(La)、心率(HR)及运动成绩等指标。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板鞋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各指标的特征、最大血乳酸浓度、VO2max,与同年龄同性别的体育系大学生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大学生板鞋运动员的无氧功率,与同年龄同性别的体育系大学生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大学生板鞋运动员的VO2max和最大无氧能力都存在性别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大学生板鞋运动以乳酸供能为主,建议采用最大无氧功率评定板鞋运动员的最大无氧能力,这对板鞋运动员的选材和专项运动能力的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总结中国奥运会冠军体能训练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弱势项目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面谈和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251位奥运会冠军的体能训练特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以下结论:体能是奥运会冠军竞技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中国奥运会冠军的体能特征是身体形态符合专项需要,身体机能优异并符合专项对身体机能的特殊要求,一般运动素质良好,专项运动素质突出;不同的项目对体能有不同要求,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体能训练,提高体能水平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前提;随着人类体能潜力的开发,未来的奥运会冠军体能水平和竞技运动成绩还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测试等方法对黑龙江省8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指数分布曲线呈"细峰右尾"型,BMI值基本分布在18.5~24之间,但有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BMI偏低或偏高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低于BMI正常的学生;BMI偏高的学生又低于BMI偏低的学生身体素质。BMI异常都可能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BMI偏高的主要影响是使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相对肌肉力量素质的下降,BMI偏低会使学生的力量素质和柔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三个方面对四川外语学院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将结果与2002年京、沪、渝、粤、川等省市和该字1996年的相应指标作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得出该院学生身体形态良好,身体机能较低、身体素质稳中有降的结论。提出在体育课向体育向健康课程转型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体质现状,应做到领导要重视,教学思想要正确,措施要得力,后勤要有保障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忻州师范学院体质弱势群体(选修保健课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健康跑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身体形态方面无明显的变化,学生体脂差异性显著;身体机能方面,心率、收缩压、肺活量有显著性差异,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表现为心率降低、血压下降、肺活量水平上升;身体素质方面,握力、背力、闭眼单足站立无显著性差异,坐位体前屈和反应时有明显差异。建议今后在山西省高校中大力宣传健康跑的经济性与时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摆脱体质的困境,为我校乃至我省体质弱势群体身体健康的改善和体育保健课内容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