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句子形式是只有句子形式而无句子作用的语言单位。它应有三种类型:单句形式、复句形式和组句(句群)形式。50年代,句子形式在讨论包孕句时应运而生;八九十年代,它在讨论复句定义时被确立下来;而今,它在从宏观上认识语言与言语之间转换变化关系的时刻,被充实完备起来。它必将对静态与动态结合起来研究语法、运用动态发展观点来研究语法、运用语用观点来研究语法,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中“言语失误”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言语失语是产生于口语交际中的一种必然的语言现象,它表现出停顿,重复,改正,口头禅,口吃,失言等特征,它的产生原因是言语的产生中编码与发送的同时进行,而且受到认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语言因素的影响,导致言语失误不可避免的产生,从言语顺畅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言语失语,然而,言语失误有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帮助我们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茜 《海外英语》2011,(7):349-350,353
"意思"一词在我国汉语词汇中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衍生、分化出许多重涵义,研究"意思"一词,以及在这个词语背后隐藏的汉民族的心理驱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通过对"意思"一词具体含义的一一归结、解释,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阐释它的内在蕴含,结合其在中国体现出的特殊性,实现"意思"的语用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意思”这个词可真有意思。它不仅含义丰富,要是用得好,还能够使行文活泼生动、妙趣横生。“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茶馆》里就有这样的台词:“每个月您得给我们哥俩意思意思,别把这点意思弄成不好意思。到时候可就没有意思了。”你看,这里出现了五次“意思”,而这些“意思”的意思却各不相同,体现了老舍先生驾驭语言能力的高超和语言风格的幽默与诙谐。  相似文献   

5.
韩刚 《现代语文》2007,(8):26-27
语言是人际间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媒介,言语是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具体运用.言语单位可大可小,词语、句子、语段、篇章都属不同层次的言语单位.言语的充分理解意味着应解读出它所传递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将"言语"这一概念进行语用梳理,并结合相关语料来举例分析,以求探究"言语"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独特含义,从而指出"言语"概念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7.
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有一条源于泰山自北而南贯通市里的小河,这是一条有着传统文化色彩的河,名为河。也就是传说中每个人死后要趟过的河。传说中,这条河以西是阴间——鬼魂居住,河以东是阳间——人间。此河在穿过泰城时由北向南分别坐落着大众桥、岱宗大桥、泰山大桥、下河桥。泰安城区著名的宾馆如泰山大酒店、华侨大厦、御座宾馆、泰山饭店悉数坐落在河的东侧。一天早晨,下榻于御座宾馆的外省游客一行数人,乘车自西而东去游览泰山,当车就要驶过岱宗大桥时,随车导游即兴介绍:请注意这座桥,桥下的河就是河,过去这条河就是阴间了。听后,游客…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汉语中极为普遍,“意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老舍的话剧《茶馆》中有这样一幕:茶馆老板王利发把后房租给大学生住,特务吴恩子、宋祥子为了领到津贴,硬说大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要查房抓人。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星期天,小猴邀请动物朋友到他家,用“意思”一词做造句游戏。大家都到齐了,小猴却不在,大家很生气。  相似文献   

10.
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知道词义的词语。这样就造成了阅读的困难。直接导致了对文章内容的不恰当理解,考试时还会失分。因而好多学生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我的教学中,我曾多次尝试两种方法:组词法,联想回忆法。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不断实践,我发现对解决学生上述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很有帮助。下而略作介绍,和其他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1.
“言意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论争之一,也是一个涉及语言哲学的理论问题。以先秦“言意之辩”为切入点、勾勒中国古代语言哲学讨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语言与客观对象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由此凸显出中国先秦哲学家们对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先秦的“名实之辩”主要是在认知领域讨论语言与客观对象的关系,“言意之辩”则是在“名实之辩”基础上的思想上的转进,主要涉及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人的关系,讨论问题的层次有两个:一是具体的语用层面,在日常生活中语言的表意功能,二是在哲学层面,语言对于形而上问题能否把握,如果能,又如何表达。  相似文献   

12.
言语义是词义的一种变异,反映了认知新视角,具有临时性和创造性特征。语境与词义的内在可变性有机结合,则形成了言语义的衍生机制。言语义在语言交际中具有特殊的语言学功能、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被公认、通用后,言语义回归为词的新义项,形成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公设义和专化义是语义的一对重要范畴,它廓清了语言义和言语义的纷乱和纠葛。公设义向专化义的转化,凭借不同的方式,经由不同的途径。文章概括了锚定、落实、敛藏、双关、泛化、添加、显潜等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传统文化观念、社会文化背景及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阐释了造成英汉词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翻译的对策:直译、直译加注释,借用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意译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与言外之意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言语交际中,发话者有时候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含在字面意义里,以言外之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受话者常常又不能准确理解言外之意。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发话者没有提供恰当的明示信息,另一方面在于受话者没有联系到最佳语境。  相似文献   

16.
从索绪尔的"言语"入手,阐述了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引出了"言语的语言学"的概念及内容,论述了研究"言语的语言学"的必要性及该语言学和其它语言学的关系,从四个方面归纳了"言语的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而激发人们对该语言学进行探索,向认识的更高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7.
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在解读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有效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语用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格莱斯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语言交际时都应遵守合作原则,但是在实际言语交际中,人们又常常故意违反这些准则以获得特别的会话含义。以语用学理论为依据,对一些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规避言语交际过程中出现歧义和误读等现象的几点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阐述了日词词语中的文化内涵。用常见的实例,指出了日、汉词语中文化内涵的差异。说明了区分这种文化内涵的差别,是学好用好日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话语听辨和产出“不对称”的研究概况,并评述了解释该现象的主要研究视角:语法内部属性视角,接口视角,优选论视角,心理理论视角,信息处理视角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对比角度分析了英语和汉语词汇文化意蕴的差异。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因此在词汇运用上各有特点,但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共性和差异,对于语言学习,特别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