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一代有一代之学”,“后世莫能继焉”.作为封建社会末世的晚清是一个众声喧哗、光怪陆离的时代,其时小说因士大夫们出于改良群治的目的而被置于“化最上乘”,新旧观念杂糅的新小说在给今人留下晚清“社会史料”的同时体现出的是巴赫金所言的“狂欢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喻兰 《文教资料》2006,(2):46-47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与晚清谴责小说在时代背景、内容重点、写作手法等方面存在类同之处;同时,由于时代的不同,二者又呈现为截然不同的思想倾向。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以周梅森为代表的当代政治小说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在帝国主义侵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争的结局使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甲午战争也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解体,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战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晚清谴责小说在发挥文学的批判功能时,采取了不同于精英立场的世俗化叙事.其叙事空间主要集中于家庭,从普通家庭生活情境中透视官场;批判的价值标准归结为生活中的人格品行,从最基本的做人层面剖析官员的人性心理;批判叙事效果追求趣味性,显示一种"笑"的艺术精神,表达出普通民众俯视官场丑恶而获得的心理愉悦感和批判主体情感宣泄后的理性缺失.  相似文献   

5.
晚清谴责小说作家群体是世俗化的知识分子,其文化身份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自由独立的社会政治身份,他们都属体制外的创作群体;二、边缘化的思想者,他们都处于社会主流思潮的边缘地位;三、职业化的商业文人,他们都走向了职业化的生存道路。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诗学的研究路径出发,通过文本形式解读,揭示晚清谴责小说鲜明的结构特征及其生发出来的批判精神特质.晚清谴责小说通过各故事单元同一的语义模式,形成了空间化的叙事结构模式,消解了忠奸对立的情节方式,将批判的锋芒对准"此刻的世界"和各个地域.  相似文献   

7.
传统小说大都以忠奸对立、善恶之争构成情节的主要矛盾冲突。在描写这些矛盾冲突时,又从奖善惩恶,寻求心理安慰出发,总是让正义战胜邪恶,以大团圆作为故事的结尾。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则不同,民族生存的危机感,改良社会的责任心,又鼓起了小说家们面对现实的勇气。因此,这些作品直接以社会上的种种弊端构成情节矛盾,把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拿出来示众,用嘻笑怒骂、冷嘲热讽的语言表示自己对这类丑恶现象的憎恶,以激发人们改良社会的决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8.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我国被迫打开了国门,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对我国造成了很大影响,在经济上更是冲击了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本文以典当业为例,试论晚清民国时期战争对典当业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晚清小说理论从文化学到文体学乃至美学的角度着眼,对小说与历史、小说与戏剧的本体属性的异同进行了辨析与界别,突破了传统文论中的“小说”观,使“小说”概念的理论指涉范围越来越逼近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其内涵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10.
晚清小说空前繁荣 ,作为一位影响很大的谴责小说家 ,除《官场现形记》外 ,李伯元的《文明小史》同样具有研究价值。《文明小史》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 ,最早从维新的角度 ,全面揭示了维新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 ,是一部反映晚清社会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翻译小说对我国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变革的影响有四大作用:(1)使中国小说的地位提高,改变了“小道”之说,使读者了解到小说作家在异域地位甚高;(2)使中国小说由“教诲劝诫”向描绘社会人生转变,成为近代小说革命和“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声;(3)使中国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变得多姿多彩;(4)使中国小说走向现代白话、通俗化。这些作用与当时社会的文化发展、文学的商业化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论甲午战前的晚清留学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午战争以前晚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留学,开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留学生的选派、管理和录用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逐步调整,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剖析这一时期留学政策的得失有助于了解整个晚清留学政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西方先进印刷技术的引入与“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促使小说的创作与出版步入近代意义的模式。图书市场迅速扩大,小说在图书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断增长,而各书局为争夺读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转换过程中,小说书价曾出现过波动,但激烈的竞争与媒体的监督,又使书价体系较快地进入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15.
湘军是以曾国藩为首的军阀武装,是为镇压农民革命而兴起的。它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晚清的政局:一方面,它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挽救了濒临灭顶之灾的清王朝,同时也造成了汉族地主政治势力崛起的契机。另一方面,又对晚清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分解作用,从此满、汉统治者之间的势力对比起了显著变化,地方督抚往往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相似文献   

16.
“三部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远在公元前5世纪时,被称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埃斯库罗斯创作了几部三部曲。如《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由《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组成。《俄瑞斯特斯》三部曲,由《阿加门农》、《奠酒人》、《报仇神》组成。叫做三部曲,是因为它们的情节互相连贯。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将内容各自独立而又有一定联系的三部文学作品统称为三部曲。  相似文献   

17.
在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仁"的思想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到了晚清,觉醒的知识分子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思想体系的合法性。在西方现代启蒙思想的冲击下,以"仁"为核心的传统伦理思想体系开始瓦解,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启蒙思想体系迅速建立。由于在对"人"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以梁启超和鲁迅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分别选择从"立群"和"立人"两条不同的路径出发,去承担文学启蒙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和思想上带给了读者新鲜的体验,使得读者购买意愿上涨,同时,读者阅读取向的选择也使得出版业更乐于出版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它们不断调整出版策略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晚清出版业与读者紧密相连,文章对此进行分析以展现出版业与读者相互影响的真实图景。  相似文献   

19.
晚清"新小说"观念的提出,是中华文明在走向贫弱的途中,力图复兴的一种应对策略,是其旨在借助外来文明的引入达到"新民"理想的表达,但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接过程中,他们在面对影响时焦灼矛盾的心态和对外来文化采取的"误读"策略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的"内核"是指对现代化动力的认识、道路模式的选择,现代化的"基点"则是动态的过程,包括态度、信念、动力、变迁等方面,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是在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动的背景下进行的,地处云南西部边陲的腾冲成为近代云南边疆地区现代化的缩影。亦侨亦商的腾冲侨商,通过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倡导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尝试工业化;培育人的现代化,为现代化创造内在动力,同时,保持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现代化创造外在动力,为云南边疆地区的现代化作出了开启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