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描述艺术体操运动员完成专项动作过程中的脊柱形态,结合躯干侧屈肌力的对称性特征,讨论专项动作和躯干肌力对脊柱产生的不对称负荷特征及其对脊柱曲度异常的影响。方法:红外动作捕捉系统获取脊柱椎体三维坐标,曲线拟合脊柱弯曲状态;等长肌力测试系统获得躯干两侧侧屈肌肉峰值力矩;配对t检验比较左右对称性,计算对称系数分析脊柱弯曲形态与肌肉力量的关联。结果:后扳腿动作脊柱矢状面上曲率最大椎体位置在左、右后扳腿两种情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03),后扳、侧扳腿动作脊柱额状面上曲率最大值和对应椎体位置左右侧间均未发现显著相关、亦无显著差异。躯干处于同15°位、反15°位和反30°位进行侧屈时,右屈的肌肉峰值力矩显著大于左屈。脊柱弯曲曲率最大值和椎体位置的两侧对称系数与侧屈肌力对称系数之间均未发现显著相关。结论:艺术体操专项动作对脊柱矢状面的影响更显著,与脊柱额状面的曲度异常无直接关联。对于已经存在脊柱曲度异常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来说,不能通过对躯干侧屈肌肉力量进行对称性训练的方式,直接调整专项动作已对脊柱产生的不对称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了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的某些特征及致因,以期为艺术体操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现状,探讨损伤的规律。结果表明:97.5%的运动员患有腰部损伤,10096的运动员表示有过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发病率前5位的损伤部位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峡部裂、棘突偏歪、腰椎错位和腰肌劳损;损伤多发生在重要赛事前准备期。腰部损伤规律主要表现在技术结构的特殊性、脊柱腰段过度的伸展性、技术水平的不均衡性、个人集体项目的差异性和形态与机能交化外显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包蕾  刘卉  高维纬 《中国体育科技》2020,(2):39-45,F0003
目的:描述艺术体操运动员在日常状况下和完成专项动作时脊柱异常的表现及左右对称性,探讨与之相关的因素。方法:以9名艺术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站立位脊柱X光片拍摄,获得脊柱额状面和矢状面的弯曲方向和角度;使用三维摄像方法定量评价运动员完成后搬腿动作和侧搬腿动作时的脊柱活动幅度;运用后伸肌群和双侧屈肌群测试系统对运动员的坐姿躯干后伸和双侧侧屈等长收缩力量进行测试。比较躯干活动幅度和躯干肌肉力量的左右对称性,比较不同脊柱侧凸方向间躯干活动差异。检验脊柱弯曲角度与躯干活动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后搬左侧腿时的活动幅度显著小于后搬右侧腿(P<0.01),对应躯干向左扭转的幅度显著大于向右扭转幅度(P<0.05)。侧搬腿时躯干活动幅度越大对应的躯干扭转角度越大。胸曲角度与右侧搬腿活动幅度角存在正相关(P<0.05),与右侧搬腿躯干扭转角之间为显著负相关(P<0.05),腰曲角度与左侧搬腿活动幅度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右侧搬腿躯干扭转角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肌肉力量方面,胸曲角度越大,3个位置躯干后伸力矩峰值越小。侧屈力量上,运动员绝大多数角度下的右屈力量显著大于左屈力量。胸曲角度、腰°曲角度分°别与不同躯干侧屈角度下右屈力矩峰值存在显著负相关。腰曲角度与左屈0、15°、30和右屈15°位置的躯干左屈力矩峰值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艺术体操运动员躯干两侧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存在不对称,后伸幅度左侧大于右侧,侧屈肌力右侧大于左侧;但这种不对称与脊柱额状面上异常弯曲无明显关系;集中于躯干右侧和躯干后伸动作的训练,可能是导致胸曲变直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脊柱形态的测量,找出长期冲击应力对蹦床运动员脊柱的影响。方法:通过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对8名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和20名正常大学生进行脊柱测量,并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异之处。结果:运动员和大学生脊柱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角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通过对测得的脊柱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长期的冲击应力使得蹦床运动员直立时腰椎的生理弯曲变小,骨盆前倾减小,但是对胸椎的生理弯曲影响不大。在脊柱动态活动时,蹦床运动员胸椎的活动度变小,腰椎的活动度没有变化,骨盆活动度变大,脊柱总活动度变大。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综合生物学和训练学两大学科视角,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脊柱腰段损伤的总体情况和致伤机制进行了细致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率高达83.3%,前三大损伤类型为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其生物学致因在于生理解剖结构弱点、过劳加速生理性退变以及违背生物力学原理的运动;训练学角度主观因素主要在于不合理的技术动作、注意力不稳定、局部负荷过重和力量素质欠佳,客观因素主要为高危的项目特征和技术动作的复杂性.最终从损伤防护、力量训练、技术训练和心智训练方面给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娟 《精武》2012,(17):19-19,21
在体育教学中,耐力素质的提高一直是个大难题,大多数女生不是积极的、主动地去从事练习,而是消极、被动地去应付,导致成绩普遍较差。本文运用跑跳健美操,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又进行了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组对象的X线片测量及方差统计,分析了女子皮艇运动对脊柱腰段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少年武术运动员生理选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武术运动员应具备的几种特别的生理机能,并进行了论证和对比测试。提供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可供选材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在女大学生中开展健美操锻炼的实验研究 ,探索一种既适合女生心理特点 ,激发女生锻炼兴趣 ,又能提高女大学生耐力素质的方法。实践证明 ,跑跳健美操可以有效地调动女大学生进行耐力素质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的心肺机能、 80 0M测试成绩均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外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发展阶段的特征与规律及各子项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发展表现出波浪趋势,但其振幅明显大于世界选手;我国与国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选手在速度力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提出发展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应以绝对速度为先,发展速度力量为基础,并贯穿运动训练始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动技能学在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多数学者对其研究局限于体育的教学与训练范畴,而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技能的研究相对很少。因此,此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我国优秀运动员运动技能特点,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为我国运动技能学科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袁运平 《体育科学》2004,24(9):48-52,6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运动员体能的研究成果和现状。研究表明,运动员的体能系统是由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三方面的众多因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构成的。提出了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的新观点,同时,时运动员体能的相关概念、专项体能特征与体能水平评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以睡眠研究的评价体系和临床诊疗推荐指南作为睡眠评价方法的前提下,重点讨论运动科学研究中实际涉及运动员睡眠评价的研究案例,分析睡眠日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运动员睡眠筛查问卷(ASSQ)、运动员睡眠行为问卷(ASBQ)、睡眠卫生指数(SHI)、多导睡眠图(PSG)、体动图、商业睡眠技术等主客观睡眠评价工具或手段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为对运动员的睡眠障碍和睡眠相关行为进行准确可靠的评价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在2009年8月柏林世锦赛和2009年11月山东西柳举行的全运会三级跳远的比赛录像资料与世界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爱德华兹在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决赛创纪录一跳的录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通过比较两者三次比赛的助跑速度,三跳的腾起角、速度利用率,膝角变化、和三跳比例等技术参数,得出李延熙打破全国及亚洲记录的真正原因;同时指出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为李延熙今后进一步提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20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启蒙训练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外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转为职业选手的年龄较早,所以其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限也较长。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之间的现役年龄的分布较为离散,中国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大于国外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并且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比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晚。  相似文献   

17.
为使我国男单健美操成绩明显进步,并早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有必要对我国男单健美操选手的身体形态、素质特征进行研究。由于我国优秀男单健美操选手一般集中在高校里,故本课题选取我国优秀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训练水平的现状与成绩的关系,及其与世界优秀选手在身体形态、素质发展水平中的差距进行对比,希望能为一线的教练员们在高级选材和训练中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力量型运动员能量代谢最大的特点是体内蛋白质代谢速度较快.进行合理的膳食营养是最主要的,但不能盲目的补充蛋白质,若过量补充蛋白质会增加内部一些器官的负担,使酸性代谢物增多,就会导致身体工作效率下降.所以进行合理的膳食营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理论研究薄弱是我国开展雪上项目的主要掣肘因素,也制约了我国对2022北京冬奥会的备战。本研究从运动员生物学特征、比赛技术及训练角度分析了冬季两项的项目特征,认为形态学的主要特征为身体强壮、体脂率低,运动员在滑行和射击中的主要生理指标特征分别为较高的HR、VO2max、乳酸阈值与机体总工作效率,及良好的身体感知与自我调节能力,运动损伤特征为日常训练多发,女性与7年以上运动员多发,下背部与膝部多发。技术特征方面,滑行中自由滑行技术的G2和G3分技术对成绩影响最大,ML站姿更利于射击中维持身体稳定性,而肩上夹紧枪托及较轻的双手持枪力度更利于持枪稳定性和射击准度。年度体能训练以LIT为主,MIT与HIT比例较低;陆地体能训练中滚轮滑雪比例最高,辅以较高比例蹬车训练,雪上训练以自由滑行G2、G3分技术练习为主;力量训练中,男运动员侧重均衡的上、下肢练习,女运动员侧重上肢力量训练;射击训练多采取分组竞争、模拟比赛的方式进行,并注重训练大风天气下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