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古文献用例,从语义、语法两个方面来看,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是有区别的。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对应于《集韵·证韵》的“澄应切”;同时,从四声别义的规律出发,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覃远雄先生把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混为一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安康方言南北融合的现象。所谓“南”,指移民从原居地带来的湘、鄂、赣、吴、闽、客家方言;“北”,则指官话方言。安康移民经过200多年语言接触,融合成现代安康方言,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汉语语音演变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赤峰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汉语多种方言及北方少数民族语言长期渗透,逐渐融合的结果。其归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朝峰片。  相似文献   

4.
罗彩文 《文教资料》2010,(14):40-41
忠县地属重庆地区东部,忠县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区四川方言片,而忠县方言作为很有特色的方言,语言研究特别是词汇研究还处于空白。本文结合汉语史,对忠县方言中极具代表性的词语如“身扩、“痨”、“费”、“魁头儿”、“瘘”等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5.
广西十二个民族中,使用汉、壮、勉、布努、拉珈、苗、侗、仫佬、毛南、水、仡佬、彝、京十三种民族语言.广西的汉语包括粤、官、客家、平话、湘、闽六种方言.各种语言和方言的分布和使用情况相当复杂,不少人是兼通几种语言(方言)的多语人.广西境内主要通行汉语的粤语和官话.众多的语官和方言蕴藏着极丰富的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宝贵材料,对于语言学、汉语史以及民族关系史和地方文化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浊声母的演变及语音特征是汉语方言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主要探讨酸汤话中全浊声母的今读情况。酸汤话是湘黔交界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会同县苗族同胞说的语言;是一种区别于西南官话和湘方言的汉语方言,是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7.
白龙江流域自古到今都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语言也相互影响和渗透,因而在今天的汉语方言中留下了不少藏语的“底层词”。西南官话第一次冲击藏语而成为清代前、中期流域的优势语言;中原官话由跟西南官话抗衡到居主导地位,成为清代后期到现今的优势方言。  相似文献   

8.
谭雄 《现代语文》2007,(6):77-79
宜都地处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处,隶属湖北省宜昌市管辖,东北与枝江市隔江相望,东南与松滋市相连,西面和西南分别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北面毗邻宜昌市。宜都境内方言为西南官话成渝片宜昌方言片的一种土语。宜都土语的"得"句法功能十分丰富,也由此  相似文献   

9.
桂东北地区是我国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官话、粤语、客家话、土话平话、湘语、闽语等6种汉语方言,有的方言内部还有差别较大的次方言;有勉语、壮语、标话、苗语、侗语、茶洞话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章对桂东北地区内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地理分布、人口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是了解本地区语言生态的难得材料。  相似文献   

10.
黔东南汉语方言在贵州方言中有特殊的地位,其内部包括湖广、桂北、川黔三种西南官话类型,另外还有属于湘方言的“酸汤话”。讨论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深化贵州方言研究。文章认为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明清时期汉族移民的直接结果。黔东南汉语方言在明朝时期渐具雏形,清代“开辟苗疆”时期在州内各县基本形成。在其形成过程中,移民来源、历史区划、民族语言、自然地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湘西自治州吉首、保靖等地地处西南官话的覆盖区,其汉语方言具有湘语的语音特点。因而语言学界就其归属问题一直存在分歧。本论文结合湘语及西南官话的特点,运用比较论证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该地区的语言特点,最后证明湘西自治州吉首、保靖等地的汉语方言也应属于西南官话。另外,又根据湘西自治州八县市汉语方言各自的特点,对其分属西南官话不同片区的原因也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2.
贵州剑河方言归属汉语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其特色词语的来源主要有:传承古代通语或古代方言的词、借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创新方言词等三类。这些词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在不同地域发展的渐变与不平衡性规律,也体现了社会变迁、民族接触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松滋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为湖北境内的西南官话三个片中的武汉-荆州一片下十几个地区中的一个。本文以松滋新江口的方言为调查对象,主要介绍了松滋北部地区方言的声韵调、语音特点及音节结构特点,大致上反映了松滋北部方言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泸溪县处于湘语和西南官话之间的过渡地带,对于泸溪方言的归属,学术界分歧很大。文章从声、韵、调三方面入手,把泸溪方言与西南官话及湘语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泸溪方言是一种带有浓郁西南官话特色的湘方言。  相似文献   

15.
东北官话是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从历时角度看,它承继了古幽燕方言,同时又在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等因素的推动下,融合了不同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成分。因此,东北官话与辽宁地区的胶辽官话在源流上不尽相同,它并非移民方言,而是在古代幽燕方言的基础上,受山东、河南、河北等汉语方言及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而渐次形成的,同时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吸收了不少外语词汇,是历时与共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铜陵方言概貌及其音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方言”并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既有隶属于现代吴语宣州片铜泾小片的“本地话”,也有隶属于江淮官话或西南官话的“外地话”。本文主要探讨了形成这种语言面貌的原因,并对“本地话”的音系进行了描写.对其音韵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湘南方言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湘南方言的形成至少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在战国中前期主要通行瑶、壮等少数民族语言;唐宋以前形成了以古湘语为主的汉语方言;唐宋以后受以客赣方言为主的江西移民方言的影响,湘南方言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湘南土话;明代以后,官话以读书音的方式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湘南地区的强势方言。  相似文献   

18.
<正> 每每与文化界人士谈及黔阳方言,均认为是典型的西南官话,黔阳人也纷纷认为自己所操语言为西南官话。这种西南官话之说,最迟恐怕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方言普查,流传了将近三十年。《方言》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上刊载了复旦大学周振鹤、游汝杰两位老师的《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背景》一文以及湖南鲍厚星、李永明老师绘制的《一九八五湖南省汉语方言分区图》,亦均将黔阳方言划归西南官话。笔者认为,这种西南官话说是值得考虑的。  相似文献   

19.
郴州地区西南官话、赣语、湘语、客家话和湘南土话等多种方言并存,呈现犬牙交错分布的复杂状态.不同属性的方言,有的通行较大面积地理范围,有的则散落各处形成远离源方言中心区的方言岛,某些地方同一语言集团内部并用双方言,形成了纷繁多姿的接触局面.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可分为地缘接触引发的方言接触,双方言区内的方言接触以及综合性...  相似文献   

20.
湘西花垣县的语言比较复杂,汉语方言是该县的通用语,但其方言性质学界历来有争议。文章通过描写花垣县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归纳其主要的音韵特点,指出花垣县汉语方言具有湘语、西南官话的混合性特征,是一种混合性方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