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铭华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147-149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育核心所在。立足于教师这一教学主体,从教师课程理念、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论述行业英语的有效教学,指出行业英语有效教学要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行业英语课程特点:以培养学生职场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为原则实施教学,既关注\"教\"的效果,又关注\"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夏纪梅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2(1):6-9
本文就学术英语课程在我国高校的设置、开发、建构以及推广意义进行论证,包括其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开发的必要性、构建的基本原则、对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端人才培养和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意义等。文章从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视角,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增设学术英语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接轨的需要、高校办学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高校外语教育改革深化与推进的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是高职办学的依据,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个根本属性,高等性和职业性两者相互统一,共同组成完整的高职教育系统。高职教育须紧紧围绕高等性和职业性要求设置教学体系,在充分体现高等性和职业性要求的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美云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4):10-1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只是教育对象的扩大,而且高等教育的概念、办学模式以及质量观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导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但无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怎样的变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的发展,即培养有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与我国高师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平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2):88-90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现行的高师教育应从课程结构、培养模式、训练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6.
改革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正是近年不争的事实,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职教育自身特色不明显,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社会期望值相差甚远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关键在于目前高职教学模式存在缺陷,必须扬弃理论导向型教育观念,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建立主题化仿真性专业实训基地和良好的社会实践教学环境;整合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等等,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和拓展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Tim Pitman 《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2020,39(1):13-25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ocial contract formulated between state and university, in the period 1850–1930. Using contemporary records – for example, legislation, parliamentary debates, university acts, newspaper articles, senate and professorial board minutes, and similar –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Australia’s early scholarly community contested and negotiated what it believed to be the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a sometimes-conflicting view held by the state.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from the outset, certain paradoxes have inscribed into these foundational negotiations. Conflicting narratives of opportunity and privilege positioned universities, simultaneously, as agents for social inclusion and maintainers of social privilege. The purpose of knowledge as either/both pure and practical has been another point of contestation. Consequently, universities vacillate between acts of social conservatism and progressivism. These tensions remain apparent in the modern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8.
陈仕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81-84
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状态。分析了人才职业化能力结构,论述了高职教学中体现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并阐述了高职教学中体现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沈高峰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3):39-41
职业素养不仅体现在\"显性\"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还体现在\"隐性\"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知识方面。以隐性职业素养促进显性职业素养,是培养合格职业人的关键因素。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隐性职业素养。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当构建\"自信、尊重、责任、成熟\"四位一体的隐性职业素养体系,并以之为培养职业人的先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专业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梅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2):90-95
专业性是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本质属性之一。本文从组织的工作、技术、人员、权力四要素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专业性的内涵,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存在工作专业性不强、评估技术不太成熟、评估人员不够专业、专业权力地位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提高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发展评估技术的专业性、加强评估人员的专业性、促进专业权力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媒介技术的革新使新闻学教育不断受到挑战。新闻学教育应建构以新闻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主体框架,建构以专业价值观为导向的新闻学教育理念,坚守人文教育的灵魂,认同价值教育的引领作用,并将新闻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新闻学专业教学体系,这些措施是新闻职业素养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的筹措始终是困扰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发展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希望通过借鉴国外私立高校成功的筹资方式,能够拓宽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一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1):103-109
认真反思20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认清新世纪给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有助于我们建立崭新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并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作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突破口的课程体系改革应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视角的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结构与通识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德霞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9-62
基于企业的视角,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来研究高职毕业生通用职业能力结构,得出了4个维度19项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这一能力结构导向下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目标、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喀麦隆高等教育在1993年改革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喀麦隆高等教育机构自1993年改革以来在行政管理、资金筹措、战略规划、教学质量控制、知识创新等能力建设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
梁卿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4,24(3):53-56
基于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框架,对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演变的历史研究并不鲜见.但已有研究主要是基于高等教育思想层面而不是史实层面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对相关概念的重新界定,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对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并从高等教育规律的角度解释了这种演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赵斌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8,7(5):1-5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是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价值判断并促进其提升与改进的活动, 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代价问题。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代价是指由于评价价值主体需要的多样性以及评价价值客体属性的制约性,而导致的人们为选择某种(某些)评价主导价值而造成评价价值主体所承担的价值损失、牺牲,和由此引起的与评价价值主体的理想目标相悖的消极后果。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代价有各种表现,从不同角度可分为多种类型,文章主要分析了必要性代价和不必要性代价,并且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代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如何进行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代价控制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的聋人高等教育改革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成功改革。这次改革在指导思想、具体操作和改革力度等方面都对我国现代聋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通过对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和结果的梳理反思,认为对我国当前聋人高等教育有三个方面的启示:以公正公平作为指导思想;努力实现高校互相支持和资源共享;建立有针对性的高校培养机制,以充分满足聋人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目的、功能观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或偏重于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目的,或陷入“单功能”的泥淖。试从新世纪经济、科技、教育发展新趋势的视角,论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目的和功能的重新定位,以求对成人教育工作者有所触动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
在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课程大纲是高校教师开课之初必须向选课学生提供的文件。本文在讨论高校课程大纲的功能和基本内容后,报告了我国两所重点高校相关调查结果。对N大学社会科学本科生专业课课程大纲使用情况的调查表明,该校教学中缺乏课程大纲制度和文化,严重影响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对N和X大学部分教师的调查表明,90%受访教师认为大多数中国高校教师提供的课程大纲不符合国际规范。中国大学课程大纲现状,是其整体教师队伍尚处于前职业阶段的写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