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对东北亚地区的武力冲击下,满清政府与德川幕府先后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近代中日两国遂结束”锁国时代”,被动地打开国门,直面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1862年,幕府当局首次向欧美国家派遣留学生;  相似文献   

2.
16世纪中叶以后至18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形成的西方新世界观念在中日两国传播。中国被动地接受了部分新世界观念,但更多表现为排斥西方文化及其世界观念;日本主动地吸取新世界知识,形成兰学思潮,世界观念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刻的发展。中日对新世界观念的回应是两国适应新的世界形势的重要表现,也为19世纪中叶以后两国历史不同的发展际遇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3.
19世纪30~40年代,英、美等国的现代化已取得决定性的长足发展,而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仍处在封建时代的晚期。虽然西南诸藩与幕府矛盾尖锐,并推行一些改革,但并未触动传统封建社会的根基。对于19世纪以来西方诸国屡屡提出的开港通商的要求,幕府严辞拒绝,只是在中英鸦片战争后,幕府才稍作让步,允许外国船只在某些日本港口加煤上水。但西方资产阶级的贪婪欲望及其驱使下的凶猛炮舰,推动了现代化不可阻挡地向东方迈进。1854年3月,在武力的逼迫下,日本与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被迫“开国”,身不由己地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新秩序。随后,美、英…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叶前后的远东,正是东西方文明相激相荡的冲突时代。自16世纪发轫的西势东渐的浪潮,冲击着中日文明的海岸。中日两国都面对着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挑战。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则深深地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泥潭。中日两国在相同的国际形势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探索中日近代发展道路问题,成了两国史家久谈不衰的话题。笔者认为。决定中日两国走上不同道路有很多因索,而19世纪中叶前两国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程度,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认识”,决定了两国由“闭锁”转向“开放”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两个民族对其未来的“自我设计”。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近代以前同属封建国家.所不同的是,当时中国的文明程度比日本要高.然而到19世纪中叶以后,中日两国的形势却发生了惊人的逆转:中国日益衰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而日本则迅速崛起,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6.
自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世界化潮流给东方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客观上给中日两国的近代化提供了发展契机。近代化之初,中国在与外部世界联系方面比日本更具有条件和优势,但日本却走向了成功。寻其原因,主要在于中日如何应对世界化潮流方面的差异。总结中日近代化在此方面的成败得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中日两国必须尽快从封闭自守中走出来,积极向西方学习,并主动地“走出去”,融入世界。  相似文献   

7.
作为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崛起的强国 ,德国对于日本影响极大 ,中国亦明显受到德国的影响。本文从中日两国接受德国大学影响的特定角度切入 ,试图探讨在接受外国文化影响的过程中 ,中国和日本的决策层和知识阶层是如何面对并进行抉择的 ,他们所作出的决策和采取的措施又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到各自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的。  相似文献   

8.
幕府末期,长期的闭关锁国致使德川幕府在政治和经济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严重削弱了日本的海防实力,德川幕府的统治式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机频频叩关,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正式开国。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在教育方面都出现了新局面,其中一共同之处即都开始派员赴海外留学。说起来中国人到欧美学习并不晚于日本,早在1847年,被称为华夏第一留西学人容闳即赴美,并在以后著成《西学东渐记》,而日本幕府正式派遣留学人员则是在1862年(此前某些强藩也曾派人赴海外学习)。当然,当时容闳之留学尚属私人性质,并非“公派”,但已开启近代中国人到西方求学之风。1866年,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以西欧学校教育为主要内容著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随着西方列强的东来,西学东渐,西方科学文化的输入,在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度中发生、发展。西方崭新的文明文化观冲刷着中日两国陈腐的传统观念,给封建传统文化增添了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境界,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两国在西学输入过程中的差异也是明显的。面对西方科学文化的汹涌波涛,中国逐渐形成了“中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外国来华传教士花之安撰写的《德国学校论略》、丁韪良撰写的《西学考略》、李提摩太撰写的《七国新学备要》是晚清研究西方教育的几部代表作。它们不仅介绍了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而且开展了中外文化教育的比较考察,曾在19世纪后半叶中国知识阶层中广为传阅,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阶段特征日本各岛很早就住有居民,5世纪大和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本土,646年,日本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到10世纪中期,出现了武士阶层。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六百多年的幕府封建军事专政时期。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出现明治维新,日本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德川幕府及其所维护统治的一整套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日本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在封建领主、新兴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层层剥削下,广大农民处在…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 6 0年代 ,东亚两个大国先后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兴起洋务运动 ,日本出现明治维新。这不是偶然现象 ,它们都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产生的。19世纪 40、5 0年代 ,西方诸大国英、法、美 ,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继续发展 ,需要不断地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种需要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海外殖民地 ,而这时的中国和日本 ,却日益闭关自守 ,越来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造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正是这种情况下 ,中日两国先后遭到了西方…  相似文献   

14.
尚贤华 《考试周刊》2013,(45):21-23
19世纪中期,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下,同为东亚封建国家的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社会转型、谋求民族生存的重大课题。两国由此开始了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近代化进程。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的屡次变革不但没有使国家富强,反而沿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越陷越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决定了两国近百年来不同的遭遇。以史为鉴,分析他们成败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处在落后的封建统治之下,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摆脱西方列强的羁绊,尽早实现富国强兵之梦,两国志士仁人都曾为如何实现近代化进行过长期不懈地艰辛探索。然而,中日两国早期近代化的命运竟是如此迥然不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不仅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且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  相似文献   

16.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年代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俄日两国从此步入现代化进程,开始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同时,俄日两国现代化的途径:即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实施经济和社会大规模改造,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并逐步适应现代化世界发展环境的特殊经验,以及改革后半个多世纪各自社会发展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值得分析和冷静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19世纪下半叶推翻幕府统治,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二者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是:一、变革前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二、中国封建旧制度对变革的阻力大于日本。三、从中国统治阶层营垒中很难分化出像日本那样的一支革新势力。  相似文献   

18.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纷纷到东方活动,因而中日两国均与西方文化发生大量接触,出现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中国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建筑艺术、自然科学等,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绘画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武器制造技术和生活习惯等。由于日本和中国政府先后实行闭关政策,这一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在日本和中国先后中断。本文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作了全面考察,并分析了两国在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9.
当历史的车轮轰轰行进至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大东方民族却走向了歧途:在此之前,他们曾同样被西方列强所侵略和欺凌;而今,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由与中国同病相怜的近邻,一跃而成为堪与西方列强比肩的强国;中国则革新变法屡道失败,进一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觉得与两国不同国民性格亦极相关。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中后期,面对着本国国力落后,帝国主义强国用武力打开国门的情况下,中国和日本都不同程度上地掀起了西学的浪潮,开始寻求富国强民之路.但是在西学的过程中,两国分别针对自身特点,学习西方的不同方面来增强自身国力,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局.中国迫于形势,在技术面上的引进采取了主动,而对西方的制度文化的接受却是极其有限的,但在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然而在政治制度上则并未改变.而日本则全盘式西化,不仅从技术、制度,而且在文化等深层方面都接受和吸纳了西方文化,因而从整个社会开始了改革的变通,这使得日本经过短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自我意识西方化的国家,从而在世界立于一席之地.学习研究两国在对待西学方面的差异,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两国在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对于我们今天吸取他国先进经验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