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教动态     
21世纪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趋势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刊讯(特约记者郭扬):由上海职教研究所主办、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协办的21世纪职教发展与改革趋势国际研讨会,于1998年10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千鹤宾馆举行。来自中国(含台湾省)、泰国、韩国、新加坡和德国的代表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孟广平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沪专家瓦格纳博士主持。上海市职教研究所所长成永林、德国技术合作驻沪专家组组长洛伦茨致欢迎词。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薛喜民讲了话。此次会议旨在交流各国各地区优其是亚洲地区)职业教育(TVE)发…  相似文献   

2.
国家劳动部和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在河南郑州联合主持召开了职业培训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圭亚、亚太技能开发署技术顾问路。丁、德国驻我国职教所专家朗巴赫、顾德,以及劳动部、建设部、中科院、中华职教社、北师大和部分大企业的职业培训专家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劳动部职教所所长陈宇作了总结发言。这次会议的宗旨是通过对世界各国职业培训的政策、模式和体制的比较研  相似文献   

3.
9月10日,浙江温洲亚龙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继权就越南职业教育研讨会组委会之邀请,参加了第一届越南职业教育研讨会。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法国、西班牙等10余个国家的职教界专家以及越南各地教育界人士共500余人。陈继权总经理作为中国职教界的唯一代表,在会上发表了精辟的演讲,并介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亚龙公司及产品。陈总的讲话及有关亚龙教仪卓越性能、显著特点的讲解,引起了与会职教专家们的关注。会后,越南政府官员与很多专家特地会见了陈总,仔细询问亚龙…  相似文献   

4.
德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职教师资队伍保障,而高质量的职教师资队伍得益于德国职教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职业性、专业能力的复合性和专业学习内容的专业性。作为职教教师专业教育基准的“职业性专业标准”是德国职教教师在专业科学及专业教学领域发展的根基,其开发的核心问题在于应抉择科学取向还是职业取向。当前已开发的标准在突出职教教师教育的专业性与职业性、融合专业科学与职业知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未来还需继续发展作为其理论基准的“职业科学”,为职教教师特有的“职业性专业”提供学科根基与内容源泉。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0日,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昌北校区联合举办了南昌市中职学生公共素质教育研讨会暨《体验生涯》课程师资培训班。莅临研讨会暨培训班的领导和专家有南昌市教科所所长周卓涛,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出版中心副主任、综合分社社长禹天安,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旅游烹饪研究会秘书长王江华,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暑假,由福建省教育图书发行中心主办,五个设区市职教教研单位承办的省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规划教材展示活动,先后在漳州、泉州、莆田、三明、南平举办。高等教育出版社、福建省汇众创新创业研究院和福建省海峡教育研究院参与组织活动,并派出专家为研讨会作了国家规划职教优质精品特色教材信息发布、职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生态体系构建教学理念和教法分享、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解读。中国职教学会教材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暑假,由福建省教育图书发行中心主办,五个设区市职教教研单位承办的省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规划教材展示活动,先后在漳州、泉州、莆田、三明、南平举办。高等教育出版社、福建省汇众创新创业研究院和福建省海峡教育研究院参与组织活动,并派出专家为研讨会作了国家规划职教优质精品特色教材信息发布、职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生态体系构建教学理念和教法分享、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解读。 中国职教学会教材  相似文献   

8.
模块化柔性制造系统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筹建开放式的自动化综合实验室,开发模块化柔性制造系统,有助于改变传统工科教学存在的弊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总结了同济大学职教学院引进德国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发模块化柔性制造系统的经验,并对这一系统的特征及适用范围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主持召开的职工教育干部培训教学研讨会五月份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提高职工教育干部自身的素质。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市职教办,中央部、委、局职教部门,大企业职教部门的同志;有部分高等院校、管理干部院校的专家、学者及部分职工  相似文献   

10.
由教育部与德国国际继续教育和发展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交流研讨会日前在重庆召开。据悉,2003年至2008年,通过实施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等合作项目,我国共派出近1500名职教教师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能力本位的德国职业教育有着完善的引导和分流体系,从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并通过"立交桥"型的教育体系为学生重新选择专业提供机会。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德国创设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并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节开发了配套课程。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以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为基础,为落实能力本位的职教理念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2.
易玉屏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43-45,94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法律法规非常健全,确保了高标准培养目标的实现。德国依靠大学严格教学,确保职教师资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德国职教师资实践能力培训属于继续教育范畴,一般要求与生产同步,主要由企业完成。德国职教教师取得资格必须经过两次严格的考试。  相似文献   

13.
成果主要内容 该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在国内对德国职教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和理性思维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明确提出了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的内容,其主要的结论与观点涵盖职教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课程方案、教学组织和专业教学论五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中德两国召开职教研讨会本刊特邀记者王显仁本刊讯:由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联邦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德职业技术教育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1月13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德国有关部门、我国有关部委、中德合建的三个职教研究所、六个...  相似文献   

15.
学习领域是在面向21世纪德国职业教育改革中诞生的课程模式,它体现当前德国职业教育的主流思想。2011年11月,德国专家罗塔·格莱夫(Lothar Grf)先生(原中德唐山农村职教合作项目一期德方长期专家组组长,以下称格老师)再度受邀,来我校指导数控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和相关实践活动。他以学习情境"滑轮的制作与装配"的教学为例,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示范课,他把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演绎成了学习领域课程,让我们大开眼界、倍受启发。一、教学突出一个"人"字,以学生为本,促进学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中德合作 项目总结暨建所十周 年庆祝活动之际,上海 市教科院职业技术教 育研究所于去年10月 24日举办了所庆国际 学术研讨会,来自德国 的职教专家与国内各 地的职教工作者近百 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 就新世纪职业教育如 何深化改革与持续发 展进行了广泛而热烈 的交流和讨论。 这次研讨会的主 题是“经济全球化与职 业技术教育发展”。中 国职教学会常务副会 长孟广平研究员在“面 向21世纪的技术与职 业教育”的主题报告中 指出,面对当前经济全 球化等因素的挑战,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TVET)已形成了新的范式,它已…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2月19日,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主办,杂志社承办,职业教育研究院、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同协办的《职教论坛》创刊30周年暨职业教育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南昌举行。来自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期刊评价与管理部门,《职教论坛》顾问、编委,兄弟期刊,高等院校与高职高专学校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职教版主编和我校相关部门、编辑研究人员90余人莅会。校长左和平出席并致欢迎词,副校长徐景坤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左和平校长向参加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8.
职教信息     
教育部拟成立《全国职教教学指导委员会》本刊讯:1999年1月6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职教中心研究所召开了小范围的研讨会。教育部职成司刘占山副司长主持了研讨会。刘司长向与会者通报了组建全国职教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方案,并围绕这一问题征求了与会者的意见。参加研讨会的有:教育部职成司教学指导处、教材处、职教中心研究所、10个部委以及北京市教委职教部门的负责同志。教育部机构改革完成之后,职成司迅速着手研究1999年和今后3~5年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内容、基本做法和教学过程的若干环节,并结合当地职教情况进行了比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对借鉴德国职教专家Eicker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七步法"及其如何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做了相应的分析,旨在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