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人类所面临的食物安全、清洁能源、人口健康、环境优化和脱贫致富等自然与社会问题,都与生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说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如科学家利用日本矮杆基因,育成了“奇迹”的墨西哥小麦,一举使这个粮食进口国成为出口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中国低脚乌尖水稻的矮杆基因,培育出了系列水稻品种,从而掀起了闻名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科学家利用海南岛野生稻的不育特性,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大面积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水…  相似文献   

2.
从原境保存、异境保存及设施保存三个方面阐述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有效方法,并从森林物种、遗传和变异三个方面分析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意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铢  杨湘云  王雨华  蔡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5(5):565-569,550,472,571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保护、保藏、研究与利用是当前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曾将2001-2002年列为国际生物多样性观察年(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Year,IBOY);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创新环境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构建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域创新环境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估与聚类分析;解析了区域创新环境差异的主要特征.以期为弥补国内学术界在区域创新环境的定量研究方面的不足做些努力.  相似文献   

5.
遗传资源是重要的战略生物资源,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在生物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国际上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高度关注,尤其是对野生植物的收集保存。我国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建设和储量上已取得比较好的进展。文章建议我国未来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整体布局;扩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加强资源评价力度;完善和出台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促进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管理、执法的合作与联动;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确保现有体系的良性运转;加大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相关的基础研究攻关和技术标准研制;制定公民对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概述了该项目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进展与所得的成果,以及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从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品种类型,表型分化、生态环境、遗传背景等都充分显示了西藏油菜种质资源具有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菜的自然分类系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以往的分类系统;提出了油菜演化的二阶段假说和可能存在的演化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油菜演化系统,提出了西藏是白菜类型和芥菜类型油菜起源地之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源诅咒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力剖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资源诅咒系数计算出我国30个省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偏离程度,并按照其大小将中国分为资源诅咒高危区、资源诅咒严重区、资源诅咒边缘区和无资源诅咒区。选择了4个省份作为不同资源诅咒类型区的代表,分析1990年-2007年期间资源诅咒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这4个代表区域的资源诅咒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资源诅咒严重区和资源诅咒高危区的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资源诅咒现象产生的内外部动因主要是:短期行为导致资源开发的同时忽视了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过于依赖资源禀赋,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畸形发展;投资环境较差,缺乏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资源费(税)政策偏差,导致地区资源和经济利益双重流失。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国外在数字资源保存领域的成果,如德国的NESTOR项目、日本的WAP项目等,通过对国内外数字资源保存的运作机制、理念、技术、发展策略等分析比较,指出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及对我国数字资源保存事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运用基尼系数法,研究湖南省工业企业科技资源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湖南省工业企业科技资源区域分布差距悬殊并有两极化趋向,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的发展中大国,在这个广袤的国土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千差万别。在这样的前提下,各区域间,各区域内部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如人才、技术、原材料等。正如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所说:“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性,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随情况和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证明,区城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足正常的、必要的,有助于形成一定竞  相似文献   

12.
柳坤  张旺  曾春水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31-34,39
选用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这三个指标运用熵值法构建区域R&D产出指数,将全国分为四类水平区并进一步运用指数的三个分指标分析其时间序列上区域分异特征,以期全面认识2001年以来我国R&D产出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R&D产出指数总体差异明显,四类区域之间及其内部的差异有分化;区域R&D知识产出不平衡性有所改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呈分化趋势;区域R&D成果商品化能力的差异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二次差分法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应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后,中部地区的优势主要体现为物质资本存量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第二产业物质资本存量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在其他方面相比于其他地区并不具有优势,甚至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17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原始数据的采集处理,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中的自组织映射网络(SOFM)及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的两种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差异进行分类研究,最终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强弱划分为4类,即经济综合竞争力最强、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强、经济综合竞争力一般及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弱4类地区。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东部和中、西部及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异。研究也表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可以相互检验分类结果,易于发现问题,提高分类的准确性,是一条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机制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金融发展是否会走向收敛,其收敛的机制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本文从决定金融发展的生产者受教育程度、社会福利水平、商品交易效率、金融交易效率和地域固有因素出发.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机制,并考察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特征与变动趋势.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路径可能呈现"草帽"型特征,而改革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表现的"U"型特征只不过是市场化趋异期的片断特征.而不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全程特征.实证分析还显示,在1992-2004年,中国省际间金融发展差异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卫真 《情报科学》2000,18(6):491-492
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环境已有很大变化,面对新的环境及人的需求的改变,高校图书馆必须重新制定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此,本文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背景分析,说明自然条件,人文资源和优惠政策不能根本说明地区差异扩大的原因,传统经济理论也不能做出可信的解释,从制度分析入手,指出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在于制度环境差异,并提出缩小差异的对策--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郑萍 《现代情报》2013,33(11):61-64
数字文献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高校图书馆通过采购和自建使数字文献数量快速增长,为了保证这些数字文献资源能长期、稳定、可靠的使用,对其长期保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通过分析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与保存现状,就区域联盟开展数字文献资源联合保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区碳排放强度差异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佳  杨俊 《资源科学》2014,36(3):557-566
中国地区碳排放强度的较大差异,将增加CO2减排目标实现的难度。本文通过将化石能源细分为17种估算了1997-2010年中国各省的CO2排放强度,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3个视角,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成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可以解释70%左右的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其中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是形成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视角的平均贡献率依次为30.78%、28.54%和26.23%;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是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21.40%与20.93%、24.92%与21.07%、22.43%与21.08%。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也具有重要影响,二者平均贡献率之和接近30%。  相似文献   

20.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张晓平 《资源科学》2008,30(6):883-889
能源消费强度反映国民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其变动方向及影响因素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研究中大多以我国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为对象,对地域差异关注不足。本文选取多项指标,构建能源消费规模份额指数、能耗强度指数、增长速度指数、综合消费指数,从不同角度刻画中国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法,定量研究了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与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化程度、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存在直接关系,尤其是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的提高将会显著增加地区经济能耗强度。现阶段,控制高耗能重化工业的重复建设与盲目投资。对于减小能源消耗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我国能源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必须制定相应的地区政策才能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