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少数教师对式题教学不那么重视,认为式题是“死知识”,应用题是“活知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式题教学和计算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造成了计算的正确率不高。其实,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式题计算是解答应用题和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对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式题计算中出现错误的情况及其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重视对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式题运算的准确性、合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教学中的一题多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认识某一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能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领会某一类应用题中不同题型的解答步骤,对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颇有稗益。但在教学中应注意克服变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根据变题的方式方法,增强变题活动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就小学教材中出现的应用题而言,常采用的变题方法有下述三种。一、扩充性变题。就是把一道计算步骤较少、数量关系较简单的应用题变为计算步骤较多、数量关系较复杂的应用题。这种变  相似文献   

3.
典型应用题的教学教学典型应用题与一般复合应用题基本相同。由于每一类典型题有它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解法,在教学每一类典型题时,应分析该类题的知识基础,分析是从  相似文献   

4.
教学生编题     
小学阶段的应用题类型较多 ,教学难度相对也较大。我常采用让学生模仿例题编题的办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 ,我先精讲一道典型应用题(如“归一” ,“归总”应用题) ,然后让这生模仿这一类应用题的基本特征 ,编应用题 ,让学生互相解答 ,并将编得符合要求 ,切合实际 ,能引发兴趣的应用题收集起来 ,公布表扬。例如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P108例3 ,我在讲解这道例题之后 ,让学生模仿例题编题 ,结果很多学生当堂编出了题 :1 学校买6个足球 ,一共用180元。照这样计算 ,买12个要多少元?2 红日学校每星期3个班节约用电7…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刚刚听完(或读完)应用题的条件之后,不管后面问的是什么,就列出算式;有的学生在计算出结果后,不论是加法题还是减法题总是千篇一律地回答:“一共是……”,有的学生在解答比多、比少类型应用题的时候,只要看到题中有“多”字就用加法计算,有“少”字就  相似文献   

6.
数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上教学的难点,应用题的教学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上重点的难点。应用题是以实践生活为例举题。数学应用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学应用,一类是实际应用。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图表分析法和亲身体验法。小学数学应用题材非常广泛,题型也较为丰富,给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实际问题提供基础和理论。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语言理解能力、逻辑关系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并没有达到许多教师的预期效果。本文就如何行之有效的对学生们数学应用题进行教学为论点,进行思考与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体系中,简单应用题是学好复合应用题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以后学生学习复合应用题才能比较顺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为学生打好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的基础。 (一)搞好复述原题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因为记不住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而不能正确地列出算式,有的学生虽然看起来好象记住了已知条件的数量,可是并没有记住已知条件中各个量在题  相似文献   

8.
在应用题教学中,对题意不理解或理解不全面是中学生学习的障碍之一。究其原因是多数学生读题时没有认真思考,只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不求甚解所致。这样就造成了解应用题错误百出,严重影响了应用题部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生物遗传学的应用题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类的题:已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或比例),要求写出亲代的基因型。现就下面例题谈谈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学生能否正确地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将是学会解答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都能记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但也有少数学生往往会把用乘法计算的题错用除法计算,用除法计算的题错用乘法计算。还有极个别学生当用除法计算的把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颠倒。为了纠正这些错误,在复习过程中,我不是强调标准量,比较量和分率三  相似文献   

11.
九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系列讲座(之七)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刘北荣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数应用题的传统教学有如下三个特点:①分类型;②出结语;③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地教学。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按“结语”定算法,单纯教某一类型时,效果似乎还好...  相似文献   

12.
列比例式解应用题是解应用题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所有应用题都能用比例法解的。解比例应用题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发现题中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存在,并作出成什么比例关系的判定。加强这方面的判断训练,就能使学生从诸多的应用题中分辨出那些题能用比例法解,那些题不能用比例法解.这样,学生以后就能根据具体情况,自觉而灵活地运用列比例式解应用题这一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是学生学习复杂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应结合应用题的类型,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加强多种形式的思维训练,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一、图画应用题要注意“问”、“管”有序图画应用题直观、形象。表示的是学生所热悉的事物。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一类型特点,的目的提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考试检测的主要内容.近几年,应用题的教学有一定程度的改进,而应用题的考查方式方法都仍然是老样子,绝大多数的试题不管高、中、低,不管难和易,也不管是几道题,都是一个模式,一样的要求。这样的试题单调乏味,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考试效果必然不理想。无怪小学生普遍厌学怕学应用题!我想,应用题的考试命题该改一改了。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两种不同目标的思维活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正确处理好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异中求同,训练思维的条理性解答应用题之所以难,就难在这个“异”字上。如果在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某一类应用题之前,教师就把某一类应用题的特征和解法硬性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凭借特征去套题、解题,其结果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一旦题目稍有变动,将会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应用题作出数量…  相似文献   

16.
解答应用题往往需要用到题中的每一个条件,但有些应用题却不是这样,常出现多余的条件。因此,教学含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时,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找到题中的多余条件,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工程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 ,工程问题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知道具体的工作总量 ,求其他量的工程问题 ,另一类是具体工作总量未知 ,把其看作单位“1”的工程问题 ,学生在解答前一类应用题时较容易 ,在解答后一类工程问题应用题时 ,就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类应用题 ,我是这样做的。一、课堂教学一开始 ,我出示了这样一个应用题 :服装厂要加工4 80 0套西服。 (1)平均每天完成 30 0套 ,需要几天完成 ?(2 )如果由甲分厂加工要 8天完成 ,平均每天完成这批服装的几分之几 ?(3)如果由乙分厂加工需要 12天…  相似文献   

18.
<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学生普遍反映应用题难学,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方面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基本对策。一、引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题一直是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应用题的出题范围很广,变化性较强。传统的教材中往往将应用题分成不同的类型,对每种类型的应用题给出几种固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进行熟悉。这样也造成了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答一般应用题往往需要用到题中的每一个条件,但有些应用题却不是这样,常出现多余的条件,在解答题目时是用不到的,这样就使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可见,如何指导学生解答带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一、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可能会出现的多余条件,打破以往每个条件都有用的思维定势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教师如能抓住这一时机,在例题教学中有意地向应用题中增添多余条件,让学生在解答时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效果总是不够理 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方法不当。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对如下几个问题加以重视。 一、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是解答简单应用题的基础。 简单应用题的“简单”之处在于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将数学基础知识学好。对于加法应用题的教学,可分成两类:一是求总数的应用题;二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由于求总数的应用题同加法概念比较接近,因而学生比较好懂也易掌握。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学生往往会得出不完全正确的结论,即题中有“总数”、“一共”或“多”等字眼,就用加法计算。造成形如:甲班有学生45人,比乙班多3人,乙班有多少人?用45+3=48这样错误的解法。如果教学时把重点放在讲清数量关系上,而不是分类上,使学生懂得加、减、乘、除的意义及两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