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贵在寻求疑问,对疑问挖掘得愈深,学习的进步也愈大.因此,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有效的巧妙设疑,借以激发引导学生去求疑解疑,无疑是帮助学生解决认知矛盾的一条捷径,我的做法是;1.在授课伊始设疑旨在引导学生入“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授课伊始适时适度地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创设疑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疑境之中去求疑解疑,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时,向学生提出不上山可以测山高,不过河可以测河宽之类问题,学生想那应该怎么,教师趁机引入新解直角三角形,由已知边角求未知边角的过程.这样做,不但使学生注意力快速自然地聚到焦点上,而且还搭桥引渡,营造一个极为有利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学好这一章的兴趣.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疑,首在快速突破中心一般来讲,教材的重、难点处多是教材的中心所在,课堂的教学重点也应围绕这个中心.教师若按教学常规而平铺直叙地分析处理教材,学生多易因心理疲劳而打不起精神.此时不妨另辟蹊径.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疑,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做往往会收到意外的功效.如在处理“倒溶液”部分的应用题时,学生自来就觉得应用题难,倒溶液就更糊涂了,而教  相似文献   

3.
结合化学课的教学阐述了设疑导学的类型及其应用,指出设疑导学是搞好课堂教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合理地、科学地设疑,恰当地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本文用实例,简要说明了设疑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评价是促进教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构建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多元化的手段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设疑就是创设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设疑贵在“巧”,“疑”设在学生不以为疑的地方,就能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激起自主思考和积极探究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设疑一般设在教学的开头,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结尾,教学的衔接之处,以及较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一、教学之初设疑,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教学能从提问、设疑开始.那么,学生渴望解决问题的愿望就越强,思维也就越活跃,学习的自觉性也就越高。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7.
无问不成课,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能提出“少而精”———既能统率全文,又能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那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设置呢?首先,关注文本,抓住文章要点设置问题。要根据文章要点设置问题,文章标题是其中一个必须关注的因素,因为,有很多文章,标题就是解读这篇文章的钥匙。抓住了这个关键要素,再设置一个明确、简洁的问题,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故都的秋》,笔者就是紧扣“故都”一词设置问题。“故都”就是北平即现在的首都北京,作者为何不用明确表明地域的“北平之秋”而用“故都的秋”为题?教师由设问到引导学生研讨,使学生很快领会了作者所描绘的北平秋色中所暗含的文化底蕴,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真情以及不时的流露出的忧郁、孤独的心境。另外,不单是标题,在文本的关键处、疑难处、矛盾处设疑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创设情景,让学生展示自我。高中这一学段的学生,其个体意识、自我意识的生成、自我形象的塑造正是他们的共性。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学生创设足够的空间来展示自我能力,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创设好问题就尤其重要,当学生意识到回答这一问题,有可能把自我形象塑造起来时,注意力将高度集中,...  相似文献   

8.
历史设疑教学法分三步进行:首先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然后以学生研讨为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以师生共鸣为主,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巴尔扎克曾言:“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只有教师精巧的提问,才能诱使学生登入科学的殿堂,促进学生去探索真理。语文课堂提问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张志公先生在论及此时指出:“提问这种教法,可以使课堂教法生动活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学会怎样发现问题,使他具有勤于思考的习惯,使他增长解决问题的本领。”的确设计一些艺术化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它也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  相似文献   

10.
设疑,就是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当今创新教育已是主潮流,怎样设疑才能真正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我们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能促使学生思索,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设疑才是成功的设疑。根据此要求设疑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设疑,能够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能完善知识链条,形成知识网络,为下次教学作好铺垫。本文旨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设疑技巧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14.
《小桔灯》是一篇以小见大,以平凡事物表现深刻思想含义的文章。理解其深刻含义,难度较大。就以小桔灯的光倒底有多亮这个问题来说:有的同学认为小桔灯的光很弱,还不足以照亮脚下的石板路;有的同学则认为它的光足与日月同辉。两种答案,体现了两种思路,此乃教师提出问题的结果。由此可见,根据学生特点设置问题,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制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其共同特点来说,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许多同学在课堂上好胡思乱想……那么,何不投其所好!因此,教师不妨多设几个“圈套”引诱他们‘跳…  相似文献   

15.
16.
有效教学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特殊岁月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新课程改革旨在增效,而绝不是减效或失效。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合作学习变成了无效的玩耍,一些自主探索变为了低效的“放养”,一些情景教学消减了学生的独力感悟,一些启发式教学堆砌了太多无聊的提问……种种现象都说明:新课程改革需要有效教学!现结合本人实践,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从以下两大层面谈点肤浅看法,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劫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非智力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一、关爱学生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喜欢哪位…  相似文献   

18.
动手操作能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从实践开始,认知实践活动在学生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动手操作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以辅助间接经验学习。学生如果不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就很难达到对前人总结的知识经验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所以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深刻理解了知识,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许多老师都说数学难教,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概念及原理的教学尤为艰难。常常是事倍功半。教师费力讲,可学生理解模糊,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待进生对数学概念及原理的理解更是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学习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创造,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是生硬的传授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我在教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一节内容时,就充分体会到了学生动手操作,自己总结的优越性。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前一天放学,我就让学生回家自己准备一个平行...  相似文献   

19.
能否提出问题是衡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化学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角度出发,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意义,教师如何设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和案例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设疑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科书中的几何初步知识,包括四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内容的学习,将几何变换,尤其是平移和对称变换应用到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大有裨益。通过课堂教学实例阐述几何变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