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择善而从     
编者推荐:此文将‘打狗’一事放在‘被聪取笑’的背景下来写,提升了文章的主旨——选择宽容。第四自然段中‘伸出长长的舌头’,宜改为‘露出尖尖的牙齿’。文章的标题要更换,原因有二:一是太宽泛,‘宽容’只是‘善’中一种;二是太虚,标题宜实,结句才虚——升华题旨。标题可更换为‘泪’,从第二自然段的‘泪’到最后自然段中的‘泪’,‘泪’承载了题旨。  相似文献   

2.
创造月亮     
编者推荐:按照表现“心理调适”的主旨引述材料——三个有“月”的故事,其引述的落点是“那不知名的作者定有‘创造’月亮的博大心胸”——只有“心中要创造‘月亮’”的人,才能聚焦;唐山地震中”女孩“的故事,其引述的落点是”最后在心里唱“——只有”心中能创造‘月亮’”的人,才能听得到!  相似文献   

3.
编者推荐:此文用例有代表性,一则社会科学,另一则自然科学。但是,‘蛙’和‘虾’可略去,应写‘西瓜’——怎样才能做到‘计上心来’——在‘机智是什么’的基础上,提升‘机智’的层面。  相似文献   

4.
①材料详实。围绕"浮躁"提供了实在而又新颖的事例。②引述能变通。"忽略了一个小数点",本是事关"细节"的事例,但能从原因上做分析——"一次‘浮躁’的检查"——扣住了论题。此文还需要升格:应就首段"木偶"对"浮躁"定位为"不深入",对后面事例,围绕"不深入"分析其独特之处。文末"浮躁者难成功"应改为"浮躁者不成功"。  相似文献   

5.
“折旧费”     
先写"从口袋里摸出2元钱,买了一包红豆烟",后写"一个崭新的车铃……两只崭新的脚踏板"——对比揭示"诚实守信"的深度;先写"那位中年男子融入到了人群之中",又写"中年男子早已融入茫茫人海"——反复强化"诚实守信"的广度。此文可变格用于"宽容"命题作文:在文章后面增加一个自然段:"老爸经常伫立在十字路口,张望着……张望着……";标题变为"退回‘折旧费’"——从"坚持"的角度说"宽容"!  相似文献   

6.
《同学少年》2015,(4):12-13
<正>有的同学在写记叙文时,虽然知道要如何选材、组材,如何使记叙文的五个要素俱全,但写出来的文章还是难以出彩。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笔者认为,写记叙文,唯有将趣、情、理灌注到写作的过程中,文章才能有吸引力,从而获得读者的认可。写文章首先要有"趣"。曹文轩教授曾说:"写东西不一定非要瞄着‘有意义’,也可瞄着‘有意思’。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本来就是一个‘有意思’的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义’的事情才能渐渐多起来。"这里的"有意思"就是趣味,而‘有意义’指的是思想性。要做到写出的内容有趣,  相似文献   

7.
标题中的"帮助自己",范围很宽;但是,行文做了限制,只指"宽容"——选例及其引述有了明确的方向。林肯和蔺相如出发点都是"为国"——"宽容"具有高度!  相似文献   

8.
《同学少年》2012,(10):53
"以德报怨"一直被视为宽容、仁爱的大义之举而被力加倡扬。很多人以为"以德报怨"出自《论语》,为孔子提出并主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德报怨"确实见载于《论语·宪问》,但原文如下:"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说一个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孔子说,如果你以德报怨,那么以什么报德呢?显然,  相似文献   

9.
正"共能""异能"是福建师大文学院潘苇杭与潘新和二位先生在《写作"共能""异能"论——"议论"体式写作应成为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语文建设》2011年第10期。以下简称"潘文")一文中使用的两个重要术语。潘文说:"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分为‘共能’‘异能’两种。‘共能’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具备的写作能力;‘异能’是指学生个人特殊的写作才能,不是人人都要具备的。"潘文同时指出:"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应适己而学。由此  相似文献   

10.
第三站的事最能彰显"帮助能双赢"之旨——双方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文中"小彪"中的"小"字宜删除;为了情节更集中,可构思"彪将斑纹献给尤十木"的故事。此文成功与不足均在"彪"——其成功在于"由‘彪’联想到‘虎’";其不足在于"由‘彪’到‘虎’,只是字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是老话题,但作者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新颖的载体——农村"插班生新来乍到"城市。特别是能将"插班生"定位为"学画",其载体更具个性——用"我的心在这铅笔与宣纸的磨擦中褪去了色彩"引出下文,用"我的黑白画开始有了生机,有了‘彩’色"给标题释疑。此文可变格用于以"传道重于解惑"或"循循善诱"为主旨的材料作文:将"美术老师阳光般灿烂的脸上写满微笑"展开写。  相似文献   

12.
沉着是金     
编者推荐:用例基本上做到了‘必要而又充分’,古代和现代各举了两个事例,都能做到各有侧重;只是,从第四例的‘叙述’中发现不了‘沉者’的蕴含。本文不仅回答了‘沉着是什么’,而且回答了‘怎么样做到沉着’,还回答了‘沉着的重大意义’——在多个层面上论述了论题。  相似文献   

13.
来凤华老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一文说道:"当下的整本书阅读存在‘茫然无措’‘无所作为’‘越俎代庖’‘急功近利’‘模式僵化’等困局,整本书阅读的推进是个正在探索的课题。"[1]笔者认为,走由课内到课外,由局部到整体的道路为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4.
残缺的美     
编者推荐:此文从自然现象说起,再从艺术说到人生——步步深入揭示‘残缺的,也是美的’的主旨。还可锦上添花的是引用罗丹的话后,应紧接着表述‘发现残缺的美’意思的句子,引用苏轼‘词’前面的句子应放到所引‘词’句子的后面去。引用是为了强化立论者的新意,不只是肯定前人的见解。第一自然段中‘苹果’前应加上‘完整’词。  相似文献   

15.
编者推荐:此文主旨多元。第一,从正确对待生理缺陷提升到正确对待人生缺点——"额上有块疤没什么要紧,别拿放大镜去看它,每个人都有小缺陷,但它不会影响到你——你仍然是美丽的珍珠"。第二,从伤情中发现亲情——"这‘月亮’是我和妈妈共有的,它凝聚了妈妈对我的爱,我要永远守护住它"。此文可变格为以"正确对待不足"或"珍惜亲情"主旨的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作文题灵活、开放,但也容易让考生失分,失分的最大原因便是跑题。怎样从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中准确地提炼出观点呢?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三步‘破题’法":第一步,引述材料;第二步,评析材料;第三步,提炼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此文出彩句是现在第一自然段中的“如何才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文章不是罗列“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材料,而是从中找出可资借鉴的思想:用夫差的材料,蕴含“国家至上,从而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思想;用司马迁的材料,蕴含“有事业心,从而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思想。作者从两个方面回答了“如何才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问题。此文还可锦上添花,将现在倒数第五自然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放到文章的最前面——先交代“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效果,再写实现“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根本思想——层层深入,升华文意。  相似文献   

18.
    
编者推荐:此文有一超常举动"奋力向墙撞去,血溅了一地",它为"药"的义项转移——从"药物"到"救治"——架设桥梁。最后自然段的议论太直白,宜议"虽然‘狗’未能用‘心’为喜儿治病,但愿能用‘心’治愈有些人的‘眼病’"。  相似文献   

19.
一、今天,"知人论世"引发的迷茫与困惑. 拜读了徐江教授的《"知人论世":语文教学的哲学错位》(《人民教育》2009年10期)一文,虽然文中诸如"哲学错位"、"表现的表现性"、"表现性探究法"等术语玄虚深奥,让我目瞪口呆,徒咽口水,但其宏论的基本意思我还是懂的:"知人论世"这种语文教学法是"坚硬"的、传统的、糟糕的语文教学法,用社会上粗俗的话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现代语文教学法当然要体现现代性,破"坚硬"的"知人论世"而代之的是"表现性探究法".所谓表现性探究法,就是"面向事情本身,从文本中事物的‘表现’追问‘表现性’,"对‘表现’之‘表现性’的追问,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思维世界","当广大的中学老师接受‘表现性探问’研究理念之后,他们会有这样的意识——引导学生从事物的‘表现’去追问‘表现性’,那时,我们语文教学的革命才算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八月桂花香     
文中"医生不会因为收了患者家属的红包而在手术中格外卖力,也不会因为没有拿到红包而不把手术当回事儿"一语,由点到面拓展"廉洁"之风。全文从两个层面揭示"廉洁之风"形成的原因:第一,"把钱拿去给嫂子补补身体"——医生把患者当亲人。第二,"‘廉洁’两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政府树正气。"这钱我真的不能要"中的"能"字,应删除;"刻着‘廉洁’两个字"中的"刻"字可改为"闪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