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12月4日的严重霾日天气各层形势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中层高度场中(500hpa)有东亚大槽减弱趋势,导致局地风速降低对流减弱;在对流层中低层高度场(700、850hpa)中有弱前倾槽,是霾维持的动力因子;在近地面气层(925hpa)中显示我国陆上东亚季风偏弱,对流减缓,使风梯度变小。这些系统的配合都可预报霾天气的出现和持续。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自2000年1月1日~2015年2月28日期间我国华北地区大范围霾天气现象的天气要素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其中重点以2011年12月4日发生在京津冀一带严重霾日天气过程为例进行了地面场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场显示气压较低且梯度小,近地面为静风或微风,温度层结稳定,静稳、微风天气、东南风向霾可能性大;空中有弱逆温层或中性层;相对湿度不超过90%;气压较低且气压梯度较小等都可预报霾天气的出现和持续。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资料对比分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2014年5月15日和5月25日两次霾天气,研究发现:两次霾天气存在异同点。相同点是:两次霾天气过程最严重时段均发生在西北气流控制之下,且都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级别。不同点是:15日过程霾天气发生在地面低压移近、气温升高,露点温度降低,温度露点差增大,湿度较差过程中,风力小的情况下,且有逆温层存在,垂直切变大,地面弱暖平流控制,下沉运动较弱,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散,霾天气易发生;25日过程霾天气发生在地面高压移近、气温下降,露点温度降低,温度露点差基本不变,无逆温层,地面冷平流控制,此种情况下,风力大会将灰尘及大颗粒污染物吹起导致霾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61~2007年湟水河谷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对湟水河谷霾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和霾天气过程中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月至次年5月是霾的高发时段;霾主要发生在阻塞型、南支槽和纬向型三种环流形势;霾发生时的气象要素有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1年—2020年乌兰浩特市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近60 a乌兰浩特市高温日数、极端高温、高温热浪事件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近60 a来乌兰浩特市年均高温日3.1 d,年高温日数以0.6 d/10 a的速率增加;极端高温为42.5℃,极端高温以0.3℃/10 a的速率增加,几乎所有的强危害性高温日均出现在21世纪;高温天气、高温热浪事件主要出现在6月—7月,近10 a高温日和高温热浪事件呈显著增多趋势;利用高温热浪有效积温法对高温热浪事件进行评估,1997年6月的高温热浪事件为历史上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  相似文献   

6.
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除了直接受局地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空气质量也受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详细阐述了2001-2010年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假设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对稳定,结合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探讨未来各气象要素的可能变化及其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气压、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3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气压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气象要素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未来京津冀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降水量在202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在2020s和205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③SRES A1B排放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北京的API指数变化幅度远大于天津和石家庄,3个城市在不同时段的API指数变化峰值均出现在6月份。  相似文献   

7.
霾和正常天气下西安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西安市大气颗粒物在霾天气下水溶性离子的组分特征,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对西安大气TSP和PM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大气TSP和PM2.5在霾天气的总水性离子浓度分别为135.0和72.4µg∙m-3。分析的11种阴阳离子(Na+、NH4+、K+、Mg2+、Ca2+、F-、Cl-、Br-、NO2-、NO3-和SO42-)中SO42-、NO3-、NH4+是TSP和PM2.5中的主要成分,这三种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的百分比霾天气明显高于正常天气。pH测定的结果显示,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均比正常天气偏酸性。对比了不同天气下的SOR(SO2转化率)和NOR(NOX转化率),发现霾天气SO2和NOX转化率高于正常天气,尤其是SO2在霾天气更易转化为SO42-。  相似文献   

8.
利用内蒙古通辽地区10个台站1961年~2011年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分析本地区小于等于-20℃低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结果得出:全市小于等于-20℃低温日数空间上由北向南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通辽市历史极端最低值达到-36.6℃,出现在巴雅尔吐胡硕站。通辽市近51年来低温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各台站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巴雅尔吐胡硕,最高值均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最低值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9.
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除了直接受局地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空气质量也受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详细阐述了2001-2010年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假设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对稳定,结合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探讨未来各气象要素的可能变化及其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气压、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3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气压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气象要素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未来京津冀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降水量在202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在2020s和205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③SRES A1B排放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北京的API指数变化幅度远大于天津和石家庄,3个城市在不同时段的API指数变化峰值均出现在6月份。  相似文献   

10.
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化是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本文采用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地域分布、转移主体和技术领域等三方面对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中国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征开展研究,并对京津冀地区技术转移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注重区域内部专利技术转移,而专利技术外部转移较频繁的多是沿海发达地区;北京地区注重信息和通信行业的技术转移,天津地区注重现代医学的技术转移,河北地区则注重化学化工产业的技术转移。专利技术转移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率相对较低,并已开始逐步形成小团体现象和一定规模的技术转移联盟。根据京津冀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征,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国十条"),提出了京津冀地区2017年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μg/m3左右的目标。"大气国十条"实施以来,北京、天津和河北相继出台了对应的行动计划,分别从"控煤"、"控车"、"控尘"、"控工业污染"和"控新建项目污染"等方面部署了防治措施。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研究团队从观测和模拟的角度对该区域控制措施的实际效果开展了评估,以期为后续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与2013年相比,京津冀2014年SO2和NO2大气平均浓度下降约20%,PM2.5大气平均浓度下降约10%;其中河北SO2、NO2和PM2.5的下降幅度最显著。上述污染物浓度在冬季比夏季降低更显著。与2013年冬季相比,京津冀2014年冬季PM2.5中硫酸盐的比例略有下降,硝酸盐的比例略有增加。模式模拟表明,2013年和2014年该区域气象场无明显变化,由于控制措施的实施导致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变化,进而导致2014年冬季京津冀PM2.5浓度下降,但对夏季PM2.5浓度无有利影响,并存在臭氧污染的潜在风险,与观测结果吻合。在实施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过程中,控制重点应向河北倾斜。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地区粮食供需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跃  鲁春霞  马蓓蓓 《资源科学》2009,31(4):566-573
本研究以地级市和直辖市为研究单元,利用1980年~2005年京津冀地区的粮食生产、耕地面积和人口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各市粮食产量的比重以及粮食生产区位熵,并利用更具表现力的值定面积图的方法制图,分析该地区粮食供需格局的变化特征。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粮食生产大致经历了波动上升期(1980年~1998年)、快速下降期(1999年~2003年)和恢复增长期(2004年~2005年)三个阶段;耕地面积持续下降,其中北京市的耕地面积自1995年下降速度加快。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等在内的京津冀北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相对于整个区域萎缩明显,而南部地区成为粮食生产增长的中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京津冀北部地区粮食供需缺口增加,多属于粮食供需紧平衡区和缺粮区,南部地区的小康水平余粮量增加,粮食供需的空间极化趋势加剧。  相似文献   

13.
郭将  贺勋 《科技与管理》2021,23(4):19-26
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地区专业化结构的演变一直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解释地区差距,研究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视角.以区位熵作为衡量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指标,根据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京津冀专业化程度与城市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专业化和基础服务业专业化对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而高端服务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同时发现基础服务业存在过剩供给,京津冀地区专业化程度虽有改善,但结构不合理,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采集那曲6个气象观测县近40年(1968~2008年)各月大风日数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和线性回归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近40年来那曲地区的大风日数变化趋势,发现那曲地区的大风日数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选用镶黄旗国家气象观测站1992年—2021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2 min平均风速、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对镶黄旗地区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1992年—2021年镶黄旗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397℃/10 a的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以15.231 mm/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以23.362 h/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2 min平均风速以0.414 (m/s)/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大风日数以1.646 d/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沙尘暴日数以1.646 d/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8/101/EC内容和发展的分析,深刻评价了EU ETS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影响,认真总结了国际社会应对EU ETSDE策略。通过以京津冀地区为代表,深刻剖析了EU ETS对我国民航业会直接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影响航空市场,降低航空公司竞争力;增加消费者的成本等,进而进行京津冀地区民航业应对EU ETS的策略分析。可以通过企业结构内部调整,航空公司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国内碳市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并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以京津冀地区科技金融政策为研究对象,设计科技金融政策量化标准手册,从多维度定量分析该地区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通过拓展的C-D生产模型进行科技金融政策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的相关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科技金融政策投入差异明显,科技金融政策作为科技投入要素之一与科技产出的关联较为显著,但有效性差异较大,三地间的科技金融政策间的有效协同不足。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巴彦淖尔市1991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沙尘天气过程特点从环流背景、传输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近30年巴彦淖尔市沙尘天气呈波动减少趋势,北部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率高于南部,春季最多,占比70%;2021年沙尘天气频发、时间早、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出现近10年最强沙尘暴和近30年第二...  相似文献   

19.
根据通辽市10个站近51年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本地区≥30℃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市≥30℃高温日数空间上呈中部偏多南北偏少的态势;各站高温日数的年变化趋势都是呈上升趋势,上升最快的也都是扎旗站,各站与全市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通辽市历史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扎旗高达43.7℃,出现在2007年6月10日;全市高温日数年代最高值出现在21世纪的前11年。  相似文献   

20.
利用MICPAS高空、地面资料,对2021年11月7日发生在朝阳地区的特大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相关地区的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